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发扬工匠精神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机务维修一线的一名党员,我认为要深化认识,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契机,增强政治定力、提升维修能力,持续保障飞行安全,护航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向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机务维修一线传承的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代名词,“精”涵盖“精通”“精准”和“精细”。这六个字不仅是每名机务工作者的追求,也应是党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

业务“精通”方知对错,学纪“精通”可明底线。业务“精通”是机务维修工作的基础,大量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维修经验都是业务“精通”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就无法完成繁杂的维修任务。读书也是如此,“读书在精不在多”。对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先要坚持逐章逐条学,反复精读,在精读中弄清楚“底线红线”在哪里,在细悟中明白“干净干事”要求;其次要抓好以案促学,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好警示录、忏悔录,来一场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给党员心灵注入强有力的“清醒剂”,让党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从而坚定信念、锤炼党性、优化党风、牢守党纪;再次要加强对《条例》的解读和培训,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进行研讨,准确掌握《条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帮助党员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精”弄“通”、知行合一。

排查隐患“精准”可以保证持续飞行安全,查摆问题“精准”才能提高自我“免疫能力”。就像医生开药方,相似的病情在不同病人身上,需要根据真实病因“对症下药”,机务维修工作也需要擦亮双眼,在故障的表象之下剥茧抽丝、化繁为简,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判断,“精准”排查隐患,从而保证飞行安全。《条例》就是党员自己手中的“药方”,党员要以党规党纪为准绳,自觉对照《条例》各项规定,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及时发现问题,看有没有因“小甜头”而忘乎所以,因“小便宜”而坦然占之,因“小问题”而置之不理。要视日常为经常,反复排查违纪风险,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精准查找思想深处是否存在不良倾向,生活工作中是否存在违纪的不当行为。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深入群众近距离听呼声、听意见、听牢骚,反复排查问题,从中看清自己的“隐患”和“病因”,对照“药方”,“精准”查摆问题,才能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精细”是机务维修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是党员整改落实问题的基本要求。机务维修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持续的经验总结和改革,在一线人员资质、维修现场和作业流程等方面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为的就是在一分一毫之间排查风险隐患,守住安全底线。党员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针对群众反应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精细”化整改落实,抓好小错误、小缺点、小隐患,不漏一处,不放一个,做到防微杜渐,规范一言一行,约束一举一动,完善一点一滴,以工匠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照《条例》。要敢于直视问题和不足,善用发现并及时改正自身的问题,不搞“花架子”,不弄“假把式”,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敷衍了事。

作为机务维修一线的一名党员,将工匠精神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中持续发扬传承,就是要熟读“精通”党规党纪,不断“精准”查摆问题,严格“精细”整改落实,从而提升维修能力,保障持续安全“精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实际成效,为学院全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赵晗,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