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栏目各期

抓好落地落实:深化民航改革的鲜明底色
时间:2021-03-04| 编辑:lihaiyan|【

绘就一张中国民航5年发展的地图,北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金凤展翅,南有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第七航权,西有通用航空“低慢小”在山川高原飞起来,东有上海民航完成国产大飞机C919适航审定……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金凤展翅 

取得这些成绩背后的强力引擎,是自“十三五”以来,民航对中央改革工作决策部署坚定而全面的贯彻落实。5年来,民航局党组把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全面彻底地完成七个方面改革部署涉及民航任务,包括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央空管体制改革、中央民航公安管理体制改革、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央事业单位改革、中央行业协会改革以及中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改革成效显著,行业运转更加灵活,行业管理更加高效,为民航“十四五”开局夯实了基础。

上海民航完成国产大飞机C919适航审定 

锚定改革方向,肩负改革责任

2019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大兴机场的建成运营代表着“十三五”时期民航的突出成绩,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5年来民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改革工作部署的缩影。

这一世纪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推动、亲自宣布投运的国家重点项目。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时强调,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要求:“要把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同时还要求“既要高质量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更要高水平运营大兴国际机场”。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大兴机场,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大兴机场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国机场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为贯彻落实这一国家战略,2017年,民航局深化民航改革领导小组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2020年,民航局十大专项改革方案之一《提升枢纽机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工作方案》,围绕以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为核心,整合京津冀地区机场资源,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的重点任务,在规划、建设、运营方面提出具体改革任务,着力打造北京“一市两场双枢纽”,发挥大兴机场“新动力源”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兴机场是“四个工程”标志性工程。民航局党组全面把握“四个工程”的深刻内涵,明确四大类39个关键性指标,把高标准、严要求细化实化在大兴机场工程建设中,时时处处都体现着改革的创新精神。比如,在设计上,建立了全过程、全维度、全专业的设计管理机制,完成中国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域调整;又如,在建设中,国内首次采用飞行区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实现高精度的全过程实时监控;项目管理获得国际卓越项目管理(中国)大奖金奖,并通过国际卓越项目管理(世界)大奖评审。

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发展大会

在总结大兴机场建设运营经验时,民航局机场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大兴机场的成功建设运营证明,四型机场已经成为贯穿未来中国机场建设、运营、改革等全生命周期的总抓手。”针对《提升枢纽机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工作方案》,民航局还印发了《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工作方案》,将2020年作为四型机场建设的顶层设计阶段,按照新时代民航强国和现代化机场体系工作目标,明确四型机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为全行业编制四型机场建设指南;同年11月,出台《四型机场建设导则》,并计划出台《智慧机场数据格式标准》《智慧机场数据关键基础设施》两部标准。在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发展大会暨成果展上,2020年度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名单公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建设项目、首都机场绿色装配式建筑示范应用、上海虹桥机场人文服务示范项目、深圳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等40个项目入选;刚刚成功试飞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为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的又一行业标杆。

既是发展需求,更是改革要求

“十三五”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中明确指出要补齐空域资源、民航服务品质、适航审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四个短板”。“补短板”既是民航发展需求,更是民航改革要求。

低空空域改革是通用航空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12月,四川省获批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的省份。3年时间,四川低空空域从过去“远偏、小散、孤立”的状态转变为“满足需求、连点成片、互联互通”。简化报备流程和创新目视自主飞行两项关键改革,大大提高了试点空域利用率,让通用航空产业在四川省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四川地区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只是近年来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这既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改革,也是事关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改革。5年来,民航局坚持眼睛向内,系统采取严格把控运行总量、科学把握运行标准、持续提升保障能力、强化技术手段支撑等措施,在千万级以上机场建立运管委机制,完成机坪管制移交,推进“四强空管”建设,激发空管系统改革活力。航班正常率连续3年超过80%,2020年达88.52%,比“十二五”末提升20个百分点;构建国家、地区、服务站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三级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25个飞行服务站,其中7个已被正式纳入空管运行体系和行业管理体系。2020年,民航局整合印发《提升空域资源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继续深入开展国家空管管理体制改革、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等工作。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大会

深化国企改革是本轮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机场建设集团重组是民航落实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的经典案例。2018年12月27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重组。新公司在与民航几大机场建设类企业联合重组的同时,引入中交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重组成立大会上指出:“本次重组改革是民航新时代深化改革的时代缩影,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固本强基之举,也是民航局属建设类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目前,机场建设集团已形成机场工程科技研发、设计咨询、工程监理、施工安装、投资运营全产业链。机场建设集团2021年工作报告显示,集团全年新签合同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56%;2020年合并报表范围实现营业收入76.54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104%;净利润达4.02亿元,完成年度指标的134%,同口径较改革初期分别增长14%和29%,改革成效显著。

除积极推动重点国企改革外,5年来,民航局还一并稳步推进了落地局属国有企业改革。目前,300余家民航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已全面启动改革工作;民航直属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项目审批取消;多数单位建立或明确了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民航高校所属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清理关闭一批“僵尸”、空壳及与教学科研关联性不强的企业。

既有改革压力,更有改革动力

2020年1月1日,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立法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企业造成巨大经营压力,也成为民航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行业复苏的强大动力。2020年5月,民航局出台《民航优化营商环境细则》。民航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细则》的制定出台体现了民航局“刀刃向内”、优化民航营商环境的决心,对促进民航领域投资、吸引各类资本释放了积极信号。

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5年来,民航局先后取消4项行政许可、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和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下放新建通用机场和部分运输机场改扩建项目审批权限,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权限;持续放宽行业市场准入,建立民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条目由2015年的67项减少为2020年的33项;在自贸试验区稳步推进民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民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减少至3项,建立民航局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修订《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确定了28个项目,总投资达1100亿元,其中21个项目已确定投资方,预计可吸引民间投资430余亿元。

为建设好服务型政府,2020年11月,民航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全面启动民航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民航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及具体工作人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政务评价机制施加压力,给各机关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增添动力。

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移动版

信息共享与开放,事关“放管服”改革的效率和公平。围绕“信息孤岛”问题,2020年,民航局还印发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通过建立民航政务云服务平台、建成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民航局电子政务内网、扩大民航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使用范围等,实现各系统数据通、业务通,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同时,推进民航与国家平台数据对接,建设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推进机制创新,完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按照“五个公开”要求,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和开放机制。在前不久公布的2020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中,民航局政府网站获2020年度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民航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被评为2020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典型案例(十佳)。

此外,民航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进完成17个省(区、市)民用机场公安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服务民航安全安保反恐和行业总体安全进一步加强;中央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在38家局属事业单位中,27家已完成分类改革,改革后各单位公益属性更加突出,活力明显增强;中央行业协会改革方面,与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的脱钩试点工作相继完成。

旅客满意度是检验深化民航改革成效的风向标。5年来,民航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33.1%,提高8.9个百分点;中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55.7%,高于全国增速7.9个百分点;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23.7%,高于全国增速76.9个百分点,民众出行更加便利;全国枢纽机场中转比例提升;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

繁忙的深圳机场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工作部署成为“十三五”时期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鲜明底色,是确保这一时期民航稳中有进的“关键一招”。“十四五”期间,民航将继续把准改革方向,坚定改革定力,聚焦改革属性,形成规划与改革“双引擎驱动”的工作格局。(《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