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位篇——风云变幻中华梦

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首次竞选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159个有投票权的缔约国代表参加了投票,中国以150票高票当选。

3年后,时任民航总局副局长的杨国庆带队参加国际民航组织第36届大会。中国再次以全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中国民航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世界民航的尊重,才有了当时的全票连任。”杨国庆说。

回首建党百年来,中国民航从走出外交困局,被国际社会承认,到站稳脚跟,再到大放异彩,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与自强不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异常艰难的国际形势。在苏联的帮助下,中苏航空公司成立,首开北京—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赤塔航线,之后又开辟至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阿拉木图的数条国际航线,打破了西方的交通封锁。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为中国民航通航国际创造了条件。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同时,国际民航组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国于1974年正式出席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当选为理事国,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设立代表处,中国民航由此在国际民航事务中拥有一席之地。1977年,中文成为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之一。随后,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与我国建交的国家逐步增多。中国民航一方面为国家外交工作服务;一方面积极建立国际航空关系,先后与日本、意大利、挪威、丹麦、希腊、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多国签订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


1974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国际民航组织大会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也真正引领着中国民航走上国际舞台。从上世纪50年代艰难突破封锁,主要与邻近国家和社会制度相近国家建立联系,到1993年与31个国家签订航空运输协定,先后与64个国家通航,再到今天我国与128个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其中亚洲44个(含东盟)、非洲27个、欧洲38个(含欧盟)、美洲12个、大洋洲7个,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

积极参与国际民航事务,与国际接轨,是奠定中国民航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21世纪甫一开始,中国即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证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给中国民航走向国际舞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5年,中国航空运输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是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民航追赶世界民航发展的伟大成就,也成为我国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迈进的新起点。2013年,国际民航组织在北京设立亚太地区分办事处,这是国际民航组织设立的第一个地区分办事处,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的、服务于整个亚洲地区的办事处。“因为中国日渐重要的地位和中国民航各方面条件的完善,中国在与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了成为东道国的机会。”曾推动此项工作的中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代表处原代表马涛表示。2010年,第一个以我国城市命名的航空安保国际公约《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通过;到2011年,我国三大航空公司均加入世界航空联盟;2014年,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成立,结束了全世界没有专门航空仲裁机构的历史;2018年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通过《北京宣言》,其中提到充分发挥航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北京航空安全国际论坛、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等国际化论坛连续举办,我国与各国的交流交往机制逐步建立,参与国际民航合作和交流的程度愈加深入。


2018年,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从走出国门学习,到输送专家人才走向国际民航界,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上世纪90年代,杨国庆在担任中国民航学院院长时,曾经多次去法国国立民航学校寻求合作。该校校长不出面见他,只让国际交流部门接待。“为了等待学校公假,我在宾馆啃了两天汉堡。”杨国庆回忆道。软磨硬泡是彼时打开局面的唯一办法。如今,中国民航已在各个领域为国际民航界输出人才。2010年,民航局启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百人计划”,截至目前已选派65名人才赴国际民航组织借调交流;2015年,中国推荐的柳芳博士当选为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成为国际民航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也是首位女性秘书长;2018年,民航局确定首批民航国际化人才培养储备库人员75名,后又增加11名;2019年,民航西北空管局管制员周莹成为国际民航组织首位中国女性安全审计员,同时也是空管业务领域亚太地区仅有的两位安全审计员之一;2020年,民航局国际司副司长丁春宇成功竞聘国际民航组织法律局副局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航人在国际民航界崭露头角,发出中国声音。


柳芳与国际民航组织现任理事会主席萨尔瓦多•夏基塔诺(中)、前任理事会主席奥卢穆伊瓦•贝纳德•阿留(右)合影

在党的领导下,百年来的科技进步带来了自主科研能力的提升,中国民航也从“西学为用”到“自力更生”,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随之增强。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寻求发展,到《中美适航实施程序》《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象征着我国在特定领域具备了与国外适航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台竞技的能力,再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和支线客机ARJ21进入市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运输航空领域……如今,在国际民航组织总部大楼内,摆放着中国捐赠的北斗导航卫星模型、C919飞机和ARJ21飞机模型,象征着我国的自主科研成果走向国际,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021年6月11日,来自近150个国家的大使、公使等驻华使节赴大兴机场参观调研

从追赶国际到主动引领,是建党百年来的一部国家奋进史,也使中国民航越来越具有自主发声与表态的坚定信心。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MAX8飞机发生空难事故后,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全球率先要求各航空公司暂停该机型商业运行;同年8月,针对香港国泰航空在多起事件中暴露出的安全风险及隐患,民航局向其发出重大航空安全风险警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中国民航编写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被推荐给全球航空公司,主要原则也被吸纳到国际民航组织的有关文件中,“五个一”“一国一策”“航班熔断与奖励”等果断措施都为中国及世界的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建党百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西出阳关无故人”到“天下谁人不识君”,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中国民航也将依靠自身实力,继续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来自中华民族的声音!(中国民航报 记者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