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效率篇——飞云掣电快西东

如果一名生活在1921年的飞行员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对今天中国空域的繁忙程度惊讶不已。民航机队规模达6747架,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23.7万公里,日均航班量过万……在民航各运行单位的相互配合、组织协调下,一个个航班有条不紊地起降运行,为中国人的出行架起高效可靠的空中桥梁。与百年前仅有数十架飞机、少量短途航线,甚至风雨飘摇、局势动荡,难以实现统一航空管理的窘迫境地相比,中国民航早已实现了运行效率的巨大飞跃。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区调一线员工正在工作

从一线空中交通管制员到走上民航局空管局局长岗位,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车进军对民航运行的提质增效有深刻感受。在担任哈尔滨机场航行调度室主任时,车进军曾针对航班调度建立电报拍发“三检”制度。而今天,管制员们已经可以用AIDC电子移交程序替代电话移交,借助计算机设备完成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多年来,空中交通管制手段不断迭代升级——从依靠短波电台、无方向信标、着陆雷达等原始无线电设备提供小范围的陆空通话、大致方位引导信息,到借助甚高频电台、一二次雷达、有线电传电路,明确空管指挥概念。再到通过空管自动化系统、内话系统、仪表着陆系统、数据通信网、流量管理系统,实现全面协同机场、航空公司的全区域、现代化空管指挥模式,管制手段越来越先进,运行效率也随之节节攀升。特别是随着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总体过渡在全国基本完成,管制运行间隔由75公里缩小至20公里乃至6公里,一定空域内的飞行容量更大、飞行效率更高、航路更顺畅。

管制手段的变迁影响着一线工作人员对航班的调度指挥,而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体制的变革则在更高层面上牵动着中国民航运行效率的提升之道。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航的运行管理难以实现绝对自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照苏联形成了民航运输的生产组织调度系统和四级调度室管理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体制不能满足民航运行的需要,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1994年,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组建完成,京广深航路移交民航管制指挥;2000年,全国空中航路全部交由民航管制指挥,初步建立了“一个空域内一家管制”的体制;2007年,民航新疆空管局成为最后一个挂牌成立的地区空管局,民航空管系统一体化管理改革阶段性完成,按照“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的原则,集中统一的民航空管运行系统建立起来,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2004年5月前,西安区域管制室使用东芝二次雷达进行雷达监控下程序管制

近年来,我国民航发展提速,机队规模不断扩大,航班量快速增长,对空域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3年~2007年,民航空管系统多次进行飞行高度层改革,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随着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包括京广、京沪、沪广等10条主要航路的“空中大通道”规划建设,空域资源紧张与航路拥堵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空域利用率、安全性与航班正点率明显提升。以我国目前最长的东西向运行双通道航线“沪兰空中大通道”为例,惠及全国8省1市48个机场的该通道能将区域飞行容量扩大17%左右。“‘十三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渤海湾、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空域环境显著改善,全国干线航路基本实现了来去分开、隔离运行,安全裕度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车进军说。


沪兰空中大通道调整示意图

为了提升运行效率,中国民航始终没有停下深化改革的步伐。近年来,关于航班时刻管理、航班正常的多项规章逐步出台,“控总量、调结构”等调控措施与市场改革双管齐下,航班运行效率提升的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随着八大区域管制中心陆续投入运行、运管委工作机制不断落实和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在千万级以上机场全面推广,机坪管制移交工作逐步开展,各地航班放行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运行更加顺畅有序。

运行信息监控网络建设是“十三五”期间“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民航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一系列与运行信息监控有关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运行信息监控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飞行计划、监控信息集中处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航空器全球跟踪监控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民航运行数据中心也于2018年10月揭牌成立。随着覆盖全国的运行信息监控网建成,民航运行信息使用效能持续提升,运行效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航班正常率的提高是运行效率提升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民航始终以落实航班正常四个责任为抓手,严格把控运行总量,科学把握运行标准,持续增强保障能力,强化技术手段支撑,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机场运行保障效率不断提高,空管管制指挥效率切实提升,行业监管效能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航班正常率连续3年超过80%,2020年达88.52%,比“十二五”末提升20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中国民航将进入发展格局拓展期。为了推动民航发展形态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民航局党组对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进行了调整,其中“打造运行信息监控网”升级为“构建完善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将推动中国民航的高效运行继续迈上新台阶。

民航运行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注入的强劲动力。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民航不断改进管制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从学习借鉴西方航空发达国家的空管发展理念、经验,到结合中国民航实际,蹚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全国流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投产,5G、北斗等各类民航空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使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车进军告诉记者,科技创新要解决实际问题,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ADSB的推广,能使高原机场密度大大增加;CDM系统的推广,使航班正常性有了大大提高”。未来,智慧民航、智慧空管建设将继续驱动运行效率的更大飞跃。


民航“三中心”工程俯视图

前不久,包括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民航气象中心和民航情报管理中心的民航“三中心”工程正式通过行业验收,将于6月30日投入运行。在3年多的建设中,车进军曾多次来到工程现场调研,密切关注着这个建设世界一流空管运行管理体系的“一号工程”。未来,随着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以全国流量管理为核心,气象、情报信息高度融合,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军民航密切协同的新一代空管运行服务管理体系即将形成。车进军与无数民航人一道期待着,民航运行提质增效的篇章将再次写下新的一页!(中国民航报 记者潘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