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栋宿舍楼、2300多套房屋,居住着近万名民航局机关和在京单位的职工及家属,作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我们筑牢疫情防控‘关口’,确保了疫情期间宿舍区人员零感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成果。”“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民航局机关服务局物管中心副主任王文涛说。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春节回老家过年的王文涛每天都会通过新闻报道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农历大年初三,只在家待了3天的他坐不住了,2000多户居民和20余名值班人员的健康安全,无时无刻不让他牵挂于心。“因为经历过‘非典’疫情,所以我担心疫情如果进一步蔓延,一旦道路封闭,到时候想回都回不去”。在提前预判情况后,当天他就告别家人,自驾回到了北京。由于民航局要求返京人员需要进行4天的居家隔离,王文涛回京后就马上通过电话、微信工作群组织在岗人员制订防疫方案,对物管中心防疫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在完成必要的隔离后,第一时间深入宿舍区防疫一线。
来势汹汹的疫情一时间让很多单位的防疫物资都显得“捉襟见肘”,王文涛则让采购人员于春节期间准备了一些消毒液和口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物资在防疫初期派上了大用场。随着疫情的发展,市场防疫物资紧缺,防护用品不断消耗,为了不给上级部门增添负担,王文涛想尽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物资补给。在市场断货时,王文涛想到了政采供应商,相比普通供应商,他们业务合作对象较多,涉及各行各业,可能有更多的采购途径和资源。负责防疫物资采购的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熠敏说:“果然,我们成功地在办公用品政采供应商那里买到了一批质优价廉的84消毒液、酒精和洗手液,及时保障了一线工作。他总是能把问题想在前边,并给我们开拓思路。中心为门岗值班人员配备的护目镜一时难以买到,主任就让我们去买一些摩托车头盔回来,同样可以达到阻隔飞沫的作用。待一些兄弟单位知道我们这个好办法再去买时,头盔已经断货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王文涛在工作时经常跟职工们说的一句话。这些办法也是他在常年基层工作中总结出来、积累下来的。在疫情防控期间,王文涛坚持进行一线巡视。物管中心管理的24栋宿舍楼分散在15个不同的地点,涉及朝阳区和东城区的10个街道、13个社区居委会,最北的在北三环、最南的在南二环、最东到东四环。“没想到,去年底新买的电动自行车派上了大用场。”王文涛打趣地说。不到一年,他骑着这辆车跑了7000多公里。由于冬天气温低,每天骑车在外边跑,他的膝关节受凉落下病根。“比起那些每天24小时在宿舍区门岗值班的同志,我这真不算什么,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每个宿舍点每周至少都要去看一次,除了巡查工作、与街道社区沟通协调问题外,更主要的是了解门岗值班人员的需求,为他们鼓鼓劲儿,他们确实太辛苦了。”为了加强宿舍区出入人员管理,同时减轻值班人员负担,疫情防控初期,王文涛组织对所有具备条件的宿舍区外围栏加装门禁系统。同时,组织编写了《物管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制订了中心疫情防控方案,每天将宿舍区消杀及职工体温监测进行登记,同时将宿舍区居民返京人员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台账记录在册。此外,由于宿舍楼位置涉及多个街道,各自的防疫要求和做法各有差异,王文涛就将一些好的做法推广到其他宿舍区管理中,取长补短、严防死守。
物管中心的一线职工很多是劳务派遣人员,从春节值班开始就坚守在岗位上。除了公共设备维修外,他们还要每天坚持进行门岗值守、人员登记、垃圾清运和卫生消杀,工作量显著增加,难免情绪有波动。在疫情肆虐、人心不稳的时刻,王文涛旗帜鲜明地要求全体职工不信谣、不传谣,明辨是非,坚定信心,科学防疫。他指出,宿舍区疫情防控责任重大,若人员感染、小区封闭,事关局机关工作人员安危,影响民航系统中枢正常运转。他与职工谈心,用自己的行动给他们打气,为他们树立“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带领下,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病毒”的信心。在他的感召下,物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克服了人手少、压力大、风险高的不利因素,确保民航局宿舍区的安全稳定。截至目前,中心自管的物业小区未出现一例“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为民航局、北京市疫情防控作出积极有效的贡献。(《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