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将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民用航空卫生处推到了战疫的最前沿。
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作为民航疫情防控的核心业务处室,航卫处这支队伍在过去的10个多月里坚守初心、攻坚克难,无论是正式在编人员,还是临时抽调、借调的各专业领域成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航空医学专业优势,为民航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之即战 心里装着人民
在疫情暴发前,航卫处只有副处长刘瑶和主任科员郭伟龙两名正式在编人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航卫处陆陆续续有新的成员加入。“在那个特殊时刻成为团队的一员,既担起了一份责任,也收获了一股力量。大家不分单位,召之即来、来之即战。”航卫处副处长刘瑶告诉记者。
航空医学中心航空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祁妍敏是第一批加入航卫处的成员。1月20日,她和同事邱兵一起按计划到航卫处研究2020年工作,讨论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航应急控制预案》的事宜。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举国上下齐心抗疫的战斗已经打响,越早拿出一份可供民航各单位参照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就能越快阻断病毒传播的通道。在民航局领导的指示和飞标司领导的带领下,航卫处迅速行动,立即着手起草航空公司和机场的防控工作指南和技术指南。
没有迟疑,祁妍敏和邱兵直接投入这个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之中。“当时感觉一下子进入了‘战时状态’,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打起了精神,一条一条地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一直忙到了第二天凌晨。”祁妍敏说。
1月21日,工作指南随着《民航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同步下发到各相关单位。两天之后,两本《防控技术指南(第一版)》也热气腾腾地编制出炉,吹响了民航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主战场”的冲锋号,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次提出要加强民航从业人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的要求。祁妍敏、邱兵以及民航医学中心民航医学研究所的另一名科研人员范锦辉也留在了这个团队中继续贡献力量。
曹佳铉是飞标司运输飞行标准处一级主任科员,同时也是一名货运飞行员。2月4日,他接到通知,为解决一线员工口罩短缺的难题,民航局将协调国家发改委从全国各地组织货源,为全国民航一线职工采购、发放口罩,制订分配方案的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上,而他也正式被抽调到航卫处支援工作。
“给谁发?发多少?怎么发?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异常烦琐。当时口罩紧缺,我早一点把方案拿出来,各地的一线民航人就能早一点拿到口罩,保护自己和旅客。”曹佳铉铆足了劲加班加点,第二就拿出了完整可行的分配方案,第一批35.4万只口罩即刻发往全国各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曹佳铉成了航卫处的“口罩专员”,民航局采购、发放的269万余只口罩,包括支援民航定点扶贫的新疆于田、策勒两地的口罩,在他的协调安排、全程紧盯下,一只都没有弄丢。
无论是不是自己负责的模块,也无论是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只要接到任务,航卫处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只因为他们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就如从飞标司维修处紧急支援的四级调研员黄欣所说:“既然我们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就要时刻为人民发光发热,事情到了自己手里,哪有推辞的理由!”
发挥优势 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作为民航疫情防控政策的处理中枢,我们团队人员构成多元,并且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团队中有航空卫生专家、飞行运行专家、维修技术专家、数据分析专家等,散开来能独当一面,聚在一起能群策群力。”刘瑶说。
在团队成员中,郭伟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具有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背景;祁妍敏长期扎根航空医学领域;范锦辉则是航空医学中心公共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员,还有因工作需要进行紧急阶段性支援的民航华北局、东北局、西南局的卜炳乾、牟丹和但妍,都有丰富的航卫一线工作经验。专业的背景催生高度的敏感性,早在1月16日武汉出现疫情扩散端倪时,航卫处便敏锐地意识到防范的必要性,飞标司迅速下发电报要求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及辖区相关单位及时开展防控工作。
来自航空医学中心航空卫生办公室的高级工程师曹媛是一名数据分析专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疫情防控期间,她每天的任务就是与民航飞行学院的熊英博一起,收集与疫情和民航运行相关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制作成详细的报告为局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在疫情全球蔓延、航空运输成为阻击境外疫情输入的最前线之后,对国际航班及输入性病例的统计分析为民航局研究制定相关应对政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当时真是‘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因为只有精准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曹媛对记者说。
团队的专业优势还体现为由航卫处编写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上。
“比如这一条:高风险航班,航空器空调系统应在飞行期间调至最大风量,确保舱内空气高效循环”,刘瑶指着《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五版)》中的其中一个条款对记者说,“因为团队里有曹佳铉、熊英博两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所以我们知道不同机型的驾驶舱空调系统的差别,才能列出这么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
黄欣曾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机务工程师,对于飞机的结构、系统非常了解。“指南要求国际/地区航班应预留后3排座位,作为机上应急事件处理时设置隔离区使用。为什么是后3排?这是综合考虑飞机客舱中飞沫传播距离、座位间距、机舱内空气流动特点等多个因素后得出的结论。”黄欣告诉记者。
《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这一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得到了旅客、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好评,而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技术指南中被引用和收录,被国际航空协会向全球航空公司推荐,中国民航防控的主要原则也被吸纳到国际民航组织的有关文件当中。
精准施策 坚持创新
按照“保安全运行、保应急运输、保风险可控、保精细施策”要求,航卫处在过去的10个多月里坚持创新方式、加强防控制度设计,为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了积极探索。
2月中旬,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重要指示。航卫处在充分领会指示精神的基础上,科学引入民航安全管理中基于风险的分层管理理念,综合航班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班客座率、空中飞行时间等多个指标,创新制定了可量化的评分标准,将航班防疫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的防护措施。
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航卫处落实局党组要求和司领导指示,细化航班熔断和奖励具体政策。对于风险较高的航线,熔断机制能够及时筑起“防火墙”,有效实现外防输入;同时,熔断不是彻底停航,而是给予航空公司整改的机会和时间。在这些举措下,越来越多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恢复运行,有些航空公司还开辟了新的国际航线,确保了国际人流、物流的往来畅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团队成员口中听到最多的词是“为国效力”“不忘初心”。一场与疫情艰苦卓绝的战斗,让航卫处这支钢铁队伍磨砺了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他们必将慎终如始,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发展双胜利。(《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