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司副司长 朱云祥

朱云祥: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召开民航局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我们今年的第13场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仍然采用中国网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乔以滨副主任、发展计划司包毅副司长,运输司商可佳副司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共有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报民航9月份安全生产运行情况,二是介绍十三五以来民航整体安全情况,三是介绍民航十三五以来民航运输和通用航空发展情况,四是介绍十三五以来民航基础设施情况。

首先,请乔以滨副主任介绍9月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2020-10-15 10:03:00

航安办副主任 乔以滨

乔以滨: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通报今年9月份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安全运行方面:9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88.9万小时,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8%,环比增长2.0%;通用航空飞行10.7万小时,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6%。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行业安全生产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

生产运行方面:9月份,民航运输生产恢复速度有所加快,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3.6亿吨公里,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6.3%,其中,国内完成68.2亿吨公里,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6.9%;完成旅客运输量4793.9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5%,其中,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4775.0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0%;完成货邮运输量66.5万吨,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6.4%,其中,全货机货邮运输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完成25.1万吨,同比增长29.9%。航班效益继续提升。

运行保障方面:9月份,共保障各类飞行42.0万班,日均1.4万班,环比上升5.0%,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4%,其中,国内客运航班共执行37.1万班,环比增长5.1%,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达到103.5%;国内货运航班共执行6570班,环比增加13.8%,约为去年同期的1.3倍;港澳台货运航班共执行1147班,约为去年同期1.3倍;国际货运航班共执行14161班,达到去年同期的2.5倍。国内39个千万级机场共起降航班近60万班,为去年同期的90.9%,其中三亚、兰州等11个机场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1.1%,环比提高3.0个百分点。

通报完毕,谢谢!

  2020-10-15 10:07:00

航安办副主任 乔以滨

乔以滨:“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航坚持“控总量、调结构”的战略定力,行业发展稳中有进,截至今年6月底,实现运输飞行4742万小时、1941万架次,比“十二五”同期分别增长55.6%、43.1%。

截至6月底,中国民航“十三五”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如下:运输飞行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5年滚动平均值为0,好于安全目标(世界同期重大事故率5年滚动平均值为0.088);生产经营性通用航空每万飞行小时死亡事故率0.052,好于安全目标。未发生非法干扰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未发生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截至9月底,全国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0年零1个月、8669万小时;并连续18年确保了空防安全。

其他方面:

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处理好安全与发展、效益、正常、服务四个关系,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三个敬畏”宣传教育,狠抓“三基”建设,不断提升民航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

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强化法规规章标准建设,压实“四个责任”,实施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健全民航安全生产信用体系。落实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数据驱动的风险预警和重点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优化行业监管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单位“法定自查”。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空域精细化管理、通航“放管服”、适航审定机制等民航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取得实质成果。

基础支撑更加有力。“三基”班组建设、队伍作风建设、人员资质能力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成绩突出。国产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力度加大。安全关键领域资金支持大幅提升。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行业坚持“三防”“四保”等工作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工作,确保了行业安全态势平稳可控。

  2020-10-15 10:15:00

运输司副司长 商可佳

商可佳:各位媒体朋友和网友,大家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运输和通用航空发展实现“两翼齐飞”。运输航空在速度、质量、效益方面稳步快速提升,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比重逐年增加,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继续保持自2005年以来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并逐年缩小与第一的差距。通用航空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迎来发展新机遇,开创事业新局面,创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分类管理和“放管服”改革收获全方位成效。

运输航空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民航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截至2019年末,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53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10.7%和4.6%。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比重由“十二五”末的24.2%提升至33.1%。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航线网络日趋完善。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线5521条,国内航线4568条(包括港澳台航线111条),国际航线953条。境内通航城市234个。国内航空公司从境内66个城市通航65个国家的167个城市。境内航空公司从30个城市通航香港、19个城市通航澳门、49个城市通航台湾地区。

“十三五”期间,民航局以枢纽建设为牵引,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围绕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复合枢纽,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做强枢纽航线网络,疏解北上广机场非枢纽功能。重点建设昆明、成都、西安等区域枢纽,实现直辖市、省会级城市间航线联结。布局面积较大的省内区域航线网络,引导航空公司深耕支线市场,实现干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十三五”期间,民航局以优化、量化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为牵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引导航空公司开拓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统筹北京“一市两场”协同发展,突出发挥大兴机场作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作用。截至2019年末,我国航空公司已开通与47个“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520条国际航线。疫情前,已完成大兴机场至俄罗斯、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航权配置工作。

二是运输服务品质稳步提升。民航局坚持“发展为人民”的理念,守牢“真情服务”底线,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服务品质逐年跃升新台阶,各项便民服务举措取得实效,旅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航班正常工作实现从阶段治理向常态管理转变、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率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技支撑转变。2019年,全国航班正常率81.65%,连续两年超过80%。今年前三季度,达到87.04%。同时,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行业运行主体自身原因的延误比例大幅下降,航班平均延误时长明显减少,行之有效的航班正常治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民航局每年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服务难题逐步得到解决。购票环境持续优化,41家国内航空公司实施客票退改签“阶梯费率”。餐食质量更有保证,机场餐饮基本实现“同城同质同价”。旅客投诉渠道畅通,开通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国内航空公司投诉响应率达到100%。建立民航旅客遗失物品查询平台,已有25家机场在平台上线。行李运输条件明显改善,8家航空公司和29家机场参与跨航司行李直挂试点,普遍适用的“通程航班”海关监管政策顺利出台;挂牌认证“航易行”行李跟踪公共信息平台;RFID(射频识别)系统建设进入“串线成网”阶段。“无纸化”便捷出行蔚然成风,千万级机场国内旅客自助值机占比超过七成。机上WIFI建设加快推进,19家航空公司的506架飞机为855万旅客提供客舱无线网络服务。安检新模式逐步试行,15家千万级机场试点“旅客差异化安检”,首都、大兴等机场实现部分区域海关查验与民航安检“一机双屏”、“一次过检”。物流信息化加速推进,航空货运电子运单突破160万票。特色服务明显提升,“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实现运输机场全覆盖;母婴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累计为人体捐献器官开通航空运输绿色通道5149次。

通用航空方面。“十三五”期间,民航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热起来、飞起来”为牵引,变革监管理念,创新发展路径,优化运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通用航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截至目前,我国传统通用航空企业509家,运营航空器2913架,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81.1%和30.3%。2019年,传统通用航空运行106.5万小时,比十二五末增长36.7%。“十三五”期间,无人机新业态迅猛发展,网上注册开展通航作业的无人机企业超过9700家,商用无人机超过12万架。2019年,云平台注册无人机运行125万小时,今年1-8月,达到141万小时。

“十三五”期间,通用航空在以下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一是行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民航局出台《关于通用航空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创建法标体系、培养人才队伍、做实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将通用航空“分类管理”和“放管服”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逐步转化为制度。

二是试点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各地开展通用航空综合管理改革、联合审定、航空医疗救护等试点项目,为通用航空发展注入新动力。针对无人机新业态特点,开展研发试飞基地、物流配送、航空实验区等试点,拓展通用航空发展新领域。

三是“空”“地”保障明显改善。推进北斗技术和产品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有序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四川、海南、深圳、黑龙江、山西等试点地区低空飞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明确运输机场应保障通用航空运行,严格规范收费标准、地面服务、空管指挥、安保查验等内容,有效降低通航运营成本。

四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短途运输服务范围持续扩大,内蒙古、云南、青海等21个省份已开通52条短途运输航线,运送旅客近4万人;粤港澳大湾区直升机跨境运输成功运行;空中游览、跳伞飞行服务、执照培训等大众娱乐和消费类项目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谢谢!

  2020-10-15 10:20:00

发展计划司副司长 包毅

包毅:各位媒体朋友,按照发布会安排,我介绍一下“十三五”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十三五”以来,民航在安全、规模、效率和服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行业的战略作用持续增强,民航综合实力位于国际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基本实现了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蹄疾步稳、成效显著,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13.5亿人次,货邮1710万吨, 飞机起降1166万架次。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民航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两次视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并亲自宣布开航,提出“大兴机场建设是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的重要论断,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全行业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十三五”以来,民航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一加快、两实现”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战略进程和“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更加注重规划实施和工作协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着力补齐民航基础设施短板,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动力源作用,夯实筑牢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十三五”以来,针对大中型机场保障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机场覆盖不广等问题,民航局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实施方案,在持续增加机场数量、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着力推进枢纽建设,全面构建由3大世界级机场群、10大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枢纽和非枢纽运输机场组成的,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航局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先后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印发实施了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郑州(货运)、成都、重庆、西安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明确落实规划的“施工图”;组织编制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有关意见,大力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在规划实施中,我们按照“五年规划储备、三年滚动发展、一年计划实施”思路,制定机场、空管、科教基础设施补短板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规划执行率。在项目推进中,坚持“四型机场”、“四强空管”理念,注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要素,更加关注跑滑效率、近机位使用、旅客步行距离、综合交通换乘、信息化集成、新技术应用、专业设备和人才储备等,推动实现行业保障有力、效率优先、应用便捷、系统智能。在工作组织中,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配合相关部门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军方等部门建立不定期协调机制,推动解决重大项目困难问题,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疫情发生后,按照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迅速建立民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周调度机制,协调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开展重大事项,保证目标任务不变、投资力度不减。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军方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行业系统的密切协作下,机场建设成绩显著,体现出规模大、速度快、投资高、效果好、支撑实的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预计“十三五”末,新增41条跑道、588万平方米航站楼、2264个机位,新增容量约4亿人次,总容量达14亿人次;完成新建、迁建机场43个,全国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41个;颁证和备案通用机场数量达313个。二是推进速度快。北京大兴机场和上海浦东、重庆、武汉、郑州等15个大中型枢纽机场扩建项目竣工投产,乌鲁木齐、深圳、西安、广州等9个机场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成都天府、青岛新及贵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我国第一个以货运功能为主的鄂州机场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枢纽和非枢纽机场新迁建项目建成投产。2017年,新投产跑道14条,新增运输机场11个,成为民航发展史上新增跑道数量最多、新通航运输机场数量最多的一年。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从立项批复到开工建设仅用时四个月。三是投资完成高。“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460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约26%。今年前三季度,通过项目调度加强建设督导,全行业克服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7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四是建设成效好。众多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顺利投产,为“十三五”末基本扭转保障能力不足局面起到决定性作用;项目新开工和充足储备为“十四五”基础设施进一步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始终坚持“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定位,落实“四型机场”建设理念,按照“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要求建成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标志着我国在机场建设方面实现了新跨越。五是支撑国家战略实。“十三五”以来,31个新建、8个迁建、34个改扩建小型枢纽或非枢纽机场项目建成投产,其中有50个位于西部地区、边境地区或贫困地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民航“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研判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和辨清行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锚定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以强化枢纽带动力和机场覆盖度为导向,抓住新基建和智慧民航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0-10-15 10:27:00

发展计划司副司长 包毅

新华社记者:2020年前三季度民航发展整体数据如何?

包毅: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完成547.6亿吨公里、2.8亿人次、476.5万吨,同比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6.7%、56.4%、87.4%。其中第三季度恢复较快,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28.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33亿人次、完成货邮运输量176.7万吨,同比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7.6%、76%、91.3%。特别是进入9月份,上述3项指标已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6.3%、87.5%、96.4%。尤其是国内市场表现突出,9月份,国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已同比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6.9%和98%。

从航班效益指标看,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6.0小时,正班客座率为72.0%,正常载运率为66.2%。9月份,运输飞机日利用率已恢复到8.0小时,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载运率已分别达到79.4%和71.6%。

  2020-10-15 10:30:00

航安办副主任 乔以滨

澎湃新闻记者:进入秋冬季节,对于加强民航安全运行方面,局方做好哪些措施准备?

乔以滨:民航局历来重视秋冬季安全运行,也是我们局里昨天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的关注重点。针对秋冬季运行可能出现的冰雪霜、大风大雾、低温低能见等复杂气象,民航各生产运行单位都有经过局方批准/认可的相应运行标准以及安全培训要求。比如普遍开展的换季培训、除雪、除冰、防冰训练/复训,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演练等。

另一方面,民航各级监管部门也将按照规章要求,依据监察计划和大纲,结合疫情衍生的安全风险,督促各运行单位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换季期间的安全督导和检查,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强化“三基”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的良好态势。

  2020-10-15 10:32:00

运输司副司长 商可佳

中国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国际航线恢复情况如何?未来随着部分国家疫情得到控制,是否会在国际航线方面有所放开?

商可佳:目前在客运方面,共有105家航空公司(19家国内公司、86家外航)通航55个国家,每周计划执行290班左右。在货运方面,共有75家航空公司(18家国内公司、57家外航)通航44个国家,每周计划执行2100班左右。

下一步,民航局将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和要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国际定期客运航班。此外,中外方如有复工复产复学项目等临时需求,可通过"快捷通道"机制或外交途径通过包机、临时航班等方式予以解决。

  2020-10-15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