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身穿军装,忠诚卫国,挥洒青春热血,豪情万丈。
后半生退下戎装,扎根民航,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
王永定,1942年出生于湖南,1961年7月,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学校参军,投身于部队,一干就是三十年。1991年9月,他脱下军装,转业到民航广西区局。1994年初调入深圳航管站,1996年调入民航中南管理局,2002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在民航岗位工作十余载,王永定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秀品质,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刚毅作风带到工作中,立足岗位,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我是党的一块砖”
1991年,王永定转业到民航广西区局,先任纪委书记,后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1994年初,王永定接到时任民航中南管理局局长颜志卿的电话:工作需要想调你到深圳发展。此时王永定已经52岁了,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去不去深圳”则成为人生中的一大选择,他寝食难安。“共产党员是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想到这两句在军旅生涯早已内化于心的革命信条,坚定了他来深圳干事创业的决心,更让他与深圳、与深圳民航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前在部队,王永定曾经带领过一百多个连队、一万多名官兵,在广西的时候,区局也管辖着桂林、南宁、北海、柳州等4个航站。而当时深圳的民航正处在探索阶段,深圳机场刚通航两年多,深圳航管站大概只有一百六七十人。“一个连一般是一百多人,这就是在管一个加强连嘛”,王永定打趣道。但他很快就从思想上调整过来了,“既然来了就要下定决心使劲干,在深圳这片热土和大家一起干出点成绩。”
“将艰苦奋斗进行到底”
艰苦奋斗是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懈进取的精神风貌。王永定也把这种精神风貌带到了航管站的工作中,带领大家于困难之中找新机,以苦为乐。
“当年刚调到深圳航管站时,连一个大一点的会议室都没有。一开大会就有一部分人坐在门外,几乎达不到开会的效果。” 没有会议室怎么办?正处在建设时期的航管站,条件有限,经费有限,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加之用地也十分紧张,他就和班子成员研究,听取职工意见,开动脑筋,创造条件,把车库改造为会议室,不但满足了开会的需求,更是成为航管站开展员工培训的阵地。同时还自力更生,在宿舍区建立了职工活动室。
在深圳航管站的起步发展阶段,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只有一个值班休息室,床也是上下铺,经常5-6个值班人员挤在一起休息。为了让其他值班人员能睡得更香,在值班的时候,王永定便白天在办公桌上办公,晚上就把被子铺在办公桌上睡觉。“你们应该没有这样的体验吧?”王永定笑着说。回忆二十六年前的往事,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我是下决心干了”
“说实在话,我是不够资格接受采访,也不想接受采访”,“在航管站两年时间,不可能干出什么大事情的,做一点事,也是班子成员集体作的决定。我只能说下决心认真干了。”王永定谦虚地对大家说道。他敢闯敢干开拓创新,致力于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空域紧张,确保飞行安全。
他和班子成员一道,积极筹建了进近管制室,为以后珠海进近管制室的组建打下了基础;他和班子成员一道,支持开办盲降培训班,并吸收兄弟单位人员来学习,为民航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他和班子成员一道,抓住深圳机场标地的机会,积极为航管站争取到办公用地,并积极筹集经费,为建办公楼创造了条件;他和班子成员一道,为解决一部分职工还住集体宿舍的问题,积极想办法,筹集了建房的资金,为建职工住房创造了条件;他和班子成员一道,广开思路,扩宽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搞了一些新的项目,既提高了服务水平,也为航管站增加了收入。
1996年2月,王永定因工作需要从深圳航管站调到民航中南管理局工作。虽然在深圳民航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但王永定还是带领着“一个加强连”的力量在航管站的历史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离开了深圳后,王永定也一直关注着深圳民航的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圳民航发展要把握“双区驱动”的历史发展机遇,王永定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深圳民航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一是要安全。有了安全,什么都有了,没有安全一切都是零 ;二是要重视服务,用优质的服务让旅客获得最佳的旅程体验。现在中国民航已经向世人打出了一张‘安全’的名片,要坚定发展信心,不断创出新的中国民航的品牌;三是要勇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机遇面前要做能人强人,不要做庸人罪人。”
2002年,王永定从民航中南管理局退休后,选择定居深圳,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他和深圳的故事还在继续着。“1994年,在深圳度过第一个春节时,深圳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机场航班也很少。而现在,深圳机场已经跻身全球最繁忙的机场行列。我感受到深圳的变化,深圳的未来和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文字:郑阳、李飒楠、陈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