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于万米高空遭遇风挡玻璃脱落,座舱释压,通信失联。在全体机组人员的专业处置和民航各部门的协力配合下,飞机平安着陆,书写了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全体机组人员在突发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以及对生命、规章和职责的敬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当前,“三个敬畏”宣传教育活动正在全行业如火如荼地开展,其目的就是让全体民航人真正领悟“三个敬畏”的本质和内涵,真正将“三个敬畏”融入民航作业的各个环节。如果说敬畏生命是应急管理的“道”,那么敬畏职责就是应急管理的“法”,敬畏规章则是应急管理的“术”。从“道”到“法”,再到“术”,是一个不断明确价值追求,树立基础业务标尺,强化履职尽责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本文将从应急管理的视角,深入剖析三个敬畏“道”“法”“术”的内在肌理,出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路径,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认知和行为界限,时刻做到明底线、知戒惧、存敬畏。应急管理从业人员通过“三个敬畏”学习,通晓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责任自觉,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方能临危不乱,冷静应对。
一、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敬畏生命之“道”应当作为应急管理的首要准则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敬畏生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即使取得了99次成功,但只要有1次失败,就会使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应急管理之所以会出现响应不及时、救援不高效、联动机制不顺畅等情况,就是因为思想红线绷得不紧,丧失了“以人为本”的意识。因此,应急管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只有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队伍履职尽责的首要原则,才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作为一名应急管理人员,也只有对生命长存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建立完备预案体系,健全各项救援工作制度。
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敬畏职责之“法”应当作为应急管理常抓的工作作风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衍生性等特征。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处置,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成效。想要把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好,必须拧紧责任链条,敬畏职责,严防“忙”中出乱,“闲”来麻痹,“慌”中出错。同时,我们也要主动担当作为,将敬畏职责作为重要的工作作风,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一方平安。
作为一名应急管理人员,要树立“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责任意识,把职业准则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好,高标准严要求,不留一丝隐患。我们必须清楚,只要留下一丁点瑕疵,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三、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敬畏规章之“术”应当作为应急管理的坚决防线
对生命和职责的尊重,不仅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应急救援工作开展中,更体现在制度规章层面的进步。所谓规章,就是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从它的定义便可看出,规章是不能够被忽视与侵犯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更有序、更规范。作为一名应急管理人员,应该将各项规章熟记于心,要按照“三个敬畏”要求,在预案制度、救援处置上寻求突破、不断创新,夯实应急管理根基,深化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严格按规章执行,不徇私,不存侥幸心理。
2018年,深圳机场遭受35年以来最严重的台风袭击,机场各级三防责任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最高级别防御标准执行预案程序,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态度,多措并举、科学处置。台风袭击期间未造成机场人身伤亡和重要设施设备损失,且机场比计划开放时间提前1个小时全面恢复运营。
应急管理工作业绩是无法衡量的,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敬畏生命的“道”、敬畏职责的“法”、敬畏规章的“术”为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建立起统一指挥、内外联动、权责清晰、科技支撑、响应迅速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李聪敏 单位:深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