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班削减后和首都机场国际航班调整后的执行情况
目前,我国境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境外疫情不断扩散蔓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调整前每周有国际客运航班205班,分别通航美国、韩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33个国家,首都机场口岸面临前所未有的输入性风险,成为境外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为打好这一关键战役,经国务院批准,民航局、外交部、卫建委、海关总署、移民管理局等五部委两次联合发布公告,决定从3月20日起调整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航班调整实施以来,运行总体平稳。截至4月1日,7家航空公司累计调整106班。第一入境点机场累计入境旅客24651人,其中留置旅客20665人,留置率84%。调整涉及境外18个国家,航班量排在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3班、日本13班、加拿大10班。第一入境点承接航班量较多的机场分别是天津机场31班、青岛机场15班、呼和浩特机场14班。
采取调整政策,有利于严控境外疫情向首都北京持续输入;有利于提升国际航班进京旅客的安全健康保障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入境旅客通关效率,在严格作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更加便利旅客。但随着境外疫情进一步发展,民航防控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形势。为此根据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民航局出台了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措施,即"五个一"政策,即1家航空公司在1个国家保留1条航线,1周至多1个航班,自3月29日民航夏秋航季实施。调整后,国际客运航班进港第一周计划共计108班,其中18家国内公司计划执行88班,12个国家的20家外航计划执行20班。入境航班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泰国、柬埔寨、日本。目前航班量是保持与通航国家必要的航班量水平,同时为加强对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防护,我们要求中外航空公司在抵离我国的航班上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客座率不高于75%。
除武汉外湖北各机场通道开放后的航班执行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指示精神,湖北省内各机场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全力做好复航准备工作。加强与航空公司、企业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复航计划。组织开展岗位人员培训、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以及风险评估,完善优化保障流程。强化应急管理,开展应急演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自3月29日零时起,恢复湖北省除武汉天河机场外其他机场的国内客运航班。目前这些机场运行安全平稳。截至4月1日,宜昌、襄阳、十堰、恩施机场共保障航班377班,其中出港189班、进港188班,保障进出港旅客26423人次,其中出港17468人,占比66%,进港8955人,占比34%,对于确保务工人员及时返岗、推动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