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的民航强国梦

转眼间,改革开放40年!我觉得,这40年间,中国的变化超过之前的几千年,超过西方国家的几百年,这是黄金的40年!能够有幸参与其中的人,此生足矣。

1968年4月,不满18岁的我们芳华正茂,我们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恋恋不舍地脱下缀有红帽徽、红领章的军装,集体转业到民航工作。来不及洗净满身的征尘,我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民航的事业中!

今天,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一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作为一个献身民航事业50年的老民航人,我愿意把我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

1968年的中国民航与2018年的中国民航相比,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是那么弱小、稚嫩。那时民航的飞行队伍分为20个飞行大队,其中有2个飞行总队。驻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一飞行总队管辖第1至第4飞行大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前身。主要机型有苏制伊尔18,约8架;英制“子爵号”,约5架;苏制伊尔14,全国民航不到80架。驻山西长治的第二飞行总队管辖第18、第19、第20飞行大队(第20大队是当时民航唯一的直升机队伍)。当时第二飞行总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工业飞行,如航空摄影、航空磁力探矿等,使用机型有苏制伊尔14、伊尔12、里2、安2等。其他驻各地的承担农业飞行任务的队伍,主要使用安2飞机。那时全国区区几条国际航线都由第一飞行总队执飞,有飞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和前苏联伊尔库茨克的航线,使用伊尔18飞机;飞往朝鲜平壤和越南河内的航线,使用伊尔14飞机;飞往缅甸仰光的航线,使用“子爵号”飞机。记得那时外航飞往北京的航线,只有前苏联使用图104飞机从伊尔库茨克飞北京,朝鲜使用安24飞机从平壤飞北京,以及巴基斯坦使用波音707飞机从卡拉奇不定期飞往北京、上海。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引进了苏制伊尔62和美国的波音707飞机,中国民航的客运服务进入了喷气时代。今天的中国民航机队多么强大,国内外航线密如蛛网,有目共睹,我不再赘述。

再谈空地勤人员。1968年,我们800名空军飞行学员集体转业到民航工作,对民航飞行队伍的壮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那时民航仅有的飞行培训机构是位于四川广汉的高级航校(中专级)和位于天津的机械专科学校(大专级)。今天民航每年培养的,加上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级的飞行员、机械师,保证了中国民航上千架飞机高速安全运转。

改革开放40年,民航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随着国产大飞机的加入,中国民航事业更将如虎添翼。作为贡献了毕生精力的老民航人,我是感到欣慰的,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让我们祝福一代代民航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作者陈建军 为航科院退休干部,原民航科研所维修室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