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60年砥砺高飞的光荣使命,高扬深耕行业的特色发展旗帜,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飞行大学为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民航强国战略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守安全底线,5年完成230余万个起落,飞行总时间达140万小时,万架次事故率仅为0.018;聚焦人才培养,用国际视野更新办学理念,促进了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升级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高。
目前,中飞院在四川、河南两省六地市建有5所飞行学院、1家通用航空公司和1个飞机修理厂,为中国民航培养了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和100%的特级飞行员。这个美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的教育集团,正以矫健之姿飞翔在民航业的发展宏图上。
飞行训练机组正在接受加油培训。冯远鹏/摄
立足行业特色
瞄准一流发力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中飞院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中飞院领导班子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放在践行民航局“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总体工作思路和民航强国建设的大格局中来思考、谋划。在中飞院党委书记陈布科看来,作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民航院校,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品质飞行大学,中飞院要瞄准世界民航科技前沿,更要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重大战略。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飞院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总体设计及分类规划,形成了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知识贡献与国家战略需要、民航发展、社会需求、自身建设紧密结合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中飞院重新梳理了自身独有的十大办学特色:特殊办学使命、特色办学理念、特色大学类型、特色培养目标、特色学科和专业结构、特色师资队伍、特色教学资源、特色管理制度、特色招就体系和特殊行业贡献。5年间,随着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飞院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更好地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中飞院以树立全球通航安全管理新标杆为目标,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实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为确保训练大纲的严肃性,中飞院勇立大数据时代潮头,通过自主科技创新,在全球民航率先开发出SD卡数据分析系统,按照全覆盖、重实效的要求,对飞行训练进行全程监控;为加快教学现代化进程,学校依托校园网,为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远程教学和自动化办公搭建起了完善的技术平台,实现了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转变。2016年,中飞院安全飞行训练26.2万小时,起落41.2万架次,居全球同类院校之首。
学生毕业时欢呼雀跃。 吴陆奇/摄
严守安全底线
构建完备体系
——安全是民航发展永恒的主题。中飞院勇当全球通航(SMS)管理系统的探路者,树立了全球通航安全管理的新标杆。
5年来,中飞院将飞行安全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园稳定的前提,狠抓安全体系建设。中飞院坚持飞行安全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规划,深入分析飞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将飞行训练万架次事故率、机务维修故障千次率、管制万架次事故征候率等纳入了学校建设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2017年4月,中飞院飞机修理厂一名机务维修人员在对一架飞机进行结构检修时,在机腹外起落架下方非常隐蔽的位置发现了一处头发丝粗细的裂纹。他立即排除了这一隐患,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事后,为了引导全校干部职工进一步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中飞院对这名职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全院通报表彰,并给予重奖。
除了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外,中飞院还结合飞行训练工作实际,每年针对季节变化确定飞行训练安全工作要点,督促各部门、各岗位增加责任措施,有效保证了飞行训练安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建立飞行训练重大风险防控体系,有助于明确风险防控重点,及时采取措施。中飞院借鉴运输航空的安全管理经验,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构建了涵盖整个组织机构、管理活动的安全工作体系。通过SMS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在可能导致重大风险发生的运行阶段和重要环节,中飞院实施安全风险绩效监控,及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围绕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飞院加大了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完善不安全事件信息发布机制;按照SMS风险管理方法,在识别和查找危险源、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的同时,通过标准化安全绩效指标,有效管控运行风险。
机务人员在认真维修飞机。杨德贵/摄
优化学科体系
升级人才培养
——一流大学的核心是质量。5年来,中飞院不断优化结构,统筹协调,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中飞院全面落实民航局党组工作部署。中飞院校长关立欣表示,学校的改革发展既要与民航运输、通用航空融为一体,又要在学科体系上更加完善,专业特色上更加突出。
聚焦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中飞院对原有学科进行了优化重组,并在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四大门类所涉及的10个一级学科下,构建了以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飞行器设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热能工程、英语、气象等重点学科为牵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飞行、机务、空管等涵盖所有民航专业和面向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30个本专科专业群。目前,中飞院已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7个硕士授位点和18个硕士培养方向。
在学科优化重组完成后,中飞院贴近民航一线运行实际,大刀阔斧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统筹建设了17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1门实践课程和36个航空运行环境教学课程。为满足运输航空、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需求,中飞院与华北、东北、中南、华东、西南等7个地区的民航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26个,使课堂教学与民航运行实践实现了深度融合,学生的“教室”就在机场、塔台等民航运行一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中飞院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向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博士广发“英雄帖”。仅2016年11月~ 2017年8月,中飞院便招录博士35人,相当于过去5年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总和。此外,中飞院还通过制定“人才建设规划”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每年选送10名~20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学校在读博士达61人。
5年砥砺前行,中飞院的人才队伍和知识贡献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学校高级职称人员达5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8人,副高级职称400人。在40岁以下的教师中,硕士、博士占比73%,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师资比例不断提高。学校已建成8个科技研究中心、40个科技创新团队,从2014年至今,获批准的科研资金近3亿元,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过硬的人才队伍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保障。“现代师徒制”在这里的有效实践,使中飞院的光荣传统得以传承不息。遵循着“有特色、入主流、重安全、促发展”的办学方向,秉承“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通过传承弘扬“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九字经”育人理念,中飞院为民航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机长刘晋平、反劫机英雄王仪轩等杰出校友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民航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今年5月成功首飞的C919机组和备份机组成员,全部毕业于中飞院。
训练机坪上的飞机等待滑出。 向翼鹏/摄
坚持目标导向
服务国家战略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过去5年,中飞院切实履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探索出了一条社会服务和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10月3日,为期5天的2017年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落下帷幕。共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及相关产业企业参展,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观展人数达30余万。这次航展的成功举办,是中飞院“服务民航和四川省经济发展,发挥民航专业人才培养主基地作用,积极承接民航局和四川省下达或委托的教育培训及科研任务”的生动体现。
5年来,中飞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安全、质量和创新3个关键,咬住“四个发展”不放松,将自身建设发展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奋力推进民航局“一二三三四”新时期总体工作思路在学校开花结果:
——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和中航通飞等大型国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稳步推进,与中国商飞签订包括专业培训、飞行员资源共享、专业人才交流、民机项目研发等在内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践中彰显了民航力量;
——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己任,按照党中央、民航局和四川省委工作部署,举全校之力,进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江西省赣州市等教育精准扶贫主战场,用科教力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联合西飞国际等航空企业,以老挝、刚果、马里等国家的留学生项目为支点,通过培养飞行、机务、空管等民航专业人才,为开拓东南亚和非洲航空市场的中国企事业单位提供高品质的国际教育支持。
在国际交流方面,中飞院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中欧双边飞行、地面教师、管理人员互访交流计划;与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实施“2+2”(本科)、“3+2”(本硕连读)国际项目;携手GE、CFM和斯奈克玛在前沿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承办复杂状态预防及处置国际研讨会,入选国际民航组织未来人才计划,展现出与世界民航共享航空科技发展成果的自信。
5年来,中飞院执管的洛阳机场运送旅客近400万人次,中飞院保障的绵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以高于40%的增长率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些数字都是中飞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兑现的承诺。
直升机训练讲评。 熊浩/摄
全面从严治党
建设清廉校园
——中飞院党委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锻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
“双节将至,请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9月28日,中飞院不少党员干部收到了来自手机客户端的短信后,又以群发方式将短信推送给了本单位的其他同志。近年来,凡节假日前,中飞院的党员干部都会收到这样的党风廉政提示。这是中飞院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严治党重在实。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之后,中飞院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并建立了有效机制。民航局党组派驻中飞院纪检组组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进表示,校党委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努力构建清正、清廉、清明的政治生态。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中飞院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收到了治标与治本并行的效果;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为切入点,中飞院与《中国民航报》合作开设了《最美民航人》栏目,在校园和全行业滋养、凝聚起建设民航强国的“最大共识公约数”。
几年来,中飞院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2014年至今,中飞院以批评、约谈等形式,对40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红红脸、出出汗”和党纪处分、组织调整已成为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通过“真管真严”“敢管敢严”的有效实践,全校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中飞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民航局党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7年9月,民航局与四川省在成都签署了共建中飞院的战略合作协议,由此搭建起了更加坚实的发展平台。以此为新的契机,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征途上,中飞院构筑民航科教高地的宏阔实践必将创造新速度,谱写新华章。
我看中飞院这5年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刻上民航力量
中飞院航空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贺元骅
5年,对于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段值得回味、珍藏和感动的记忆。这5年,特别是2014年以来的3年间,我深切感受到中飞院主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
为做好服务国家这篇大文章,学校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和中航通飞联合构建起支撑民族航空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在航空运行安全、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机载灭火系统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商用航空器自动驾驶、热能动力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取得了一批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我校研发出的环保型短碳链水成膜灭火剂表面活性剂、机载细水雾灭火系统原型,达到国际民航先进水平。
如今的中飞院,教师以育人为本,学生以成才为荣,学校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又建立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跨学科、多团队协同攻关的机制。11名教授被世界顶级自然科学类杂志聘为评稿专家。
工作在欣欣向荣的校园,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征程,我们对建设民航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充满信心。
数读中飞院
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占地17500亩,拥有15种、共236架各型教练机,年飞行26万小时左右(不含模拟机训练时间),占全国通航年飞行小时数的35%左右。
中飞院围绕人才与团队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成立了8个研究中心、16个研究所、40个研究创新团队。
中飞院现有教职员工近3300人,各类教师达1300余人。其中,特级飞行教师2名,一级飞行教师38名,二级飞行教师136名,三级飞行教师233名;专业技术人员1863名,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工勤岗位3类岗位中占比57%;具有特级飞行员、功勋飞行员、教授、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518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他们当中有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有民航特聘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呈现“入口、出口”两旺态势。目前,全国有21个省(市、区)将中飞院纳入第一批次录取院校。从2012年至今,学校高招录取线在四川省排名第5、全国排名第113。就业方面,5年来,学校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管制、签派、机务等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空乘、空保毕业生上机率为92%,就业率在95%以上。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满意度报告显示,中飞院毕业生在全国2000余所院校中适岗能力排名第2,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第3,一年后薪金在四川排名第1,全国排名第50。(《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忠粮、韩磊 通讯员杨德贵)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