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陆二佳/摄)
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智库”举办的国际研讨会。刚刚播放的智库宣传片,展现了中国民航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今年以来,民航“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相继发布,航空运输快速增长,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在行业绿色发展方面,一季度,民航局召开了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会,本月初在成都开展了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专项工作集中调研,今天在民航大学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智库研讨,可以说,民航绿色可持续发展从顶层设计、专项工作推进到智力支撑等各方面工作蹄疾步稳,“十三五”规划绘就的发展蓝图正在全面实施。
民航大学站在行业发展高度,主动担当,集合全校力量,发挥行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专家资源充沛的优势,全方位、持续性地跟踪、支撑行业节能减排事业,在行业绿色发展理论创新与具体工作实践方面做了比较扎实的工作。同期我们开展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地面设备替代APU运行、“油改电”试点工作等,背后都有我们专家团队的有力支持,成绩有目共睹。
为此,民航局从行业发展大局和建设民航强国角度出发,批准民航大学成立“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作为行业智库。该研究中心是以民航大学节能减排研究推广中心为基础,充分发挥大学科研人才优势,努力打造的智库型研究机构。旨在研究行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性和前沿性问题,发挥行业智库优势,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撑。同时,也为行业绿色发展建立一个思想交流平台,与国内外专家智库共同营造绿色民航建设的大环境。
今天是智库成立后的第一次研讨活动,嘉宾来自行业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航空运输企业等,希望大家认真研讨,相互借鉴,多提建议。
这次来,我主要是祝贺智库成立。借此机会,我对行业智库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在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高水平专业智库。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治国理政,需要高端智库的支撑;行业管理,尤其在专业技术性强的方向,更需要专业化智库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国际航线运输量(含港、澳、台)已居全球第一。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将超过40个,其中5千万人次以上机场也将有10个左右;我国大型航空公司,如南航,执管飞机数量有望突破千架,机队规模稳步攀升。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民航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存量问题和增量挑战相互交织,资源环境等约束越来越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行业发展方式必须从主要由要素驱动向主要由创新驱动转变。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民航在国际航空事务中的作用也不断提高,中国民航的发展备受关注。在这段时期,既要求我们努力解决当下的难点痛点问题,又必须深入谋划长远发展问题。这些都为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行业专门研究机构数量偏少,而且对行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增长、国内外形势快速变化的应对能力有待增强。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的前瞻性不强,对社会、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二是研究深度不够,对面临问题的本质分析不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其根源在于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高效运行的智库管理体制机制,专业研究团队的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为此,民航局将大力加强智库规划,在行业重点领域、关键节点建设支撑行业发展的智库,形成分工协作、多方支持、成果共享的智库功能布局和运行机制。
我还记得去年我到民航大学来,也就是片子里放的这一段,董校长跟我说,要建立一个智库,我说非常赞成。我分管的工作领域这几年的工作是深有体会。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很多前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甚至连欧美的同行都没有见过。我最近见美国人,我说:“中国的空域问题用你的技术和思维是解决不了的。你不要以为到这儿给我当老师。”我们所面临的航班正常性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见不到的,这需要什么?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地研究、探索、创新,需要有强大的智库、后援的队伍来支撑。我们过去用的更多的是外国的技术,国外的管理理念、国外的设备。中国民航要想真正达到大国向强国的升华,必须有我们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每个领域都需要有一个智库来加以支撑。
二、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智库,要勇于探索一条行业智库发展之路。
民航大学成立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智库是第一个行业智库,这是民航大学落实局党组《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这个智库的建立,既承担着行业绿色发展智力支撑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也承载着在行业内探索智库建设和发展经验的责任。
我认为作为行业智库要担负三项任务(3Rs):研究(Research),反思(Rethinking),报告(Report)。持续专注的研究(Research)是智库的第一要务,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承担起行业发展研究者的角色,既要研究学术,也要研究政策,研究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瞻望行业发展之先,把握行业发展之实,掘起行业发展之力。辩证视角的反思(Rethinking)是智库不同于一般研究机构之处,要成为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不断对行业发展的成绩和难题进行跟踪研究,形成既满足政策制定需要又有别于政策制定者的侧视角。凝聚成果的报告(Report)是智库的产出,代表着更客观的声音,要积极创新研究成果的多层次输出渠道,使智库的思想产品为行业所用,同时通过公共传播手段对政策进行解读,引导社会舆论,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社会共识度。此次出版的蓝皮书就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智库第一次独立的知识产出、成果产出,未来要形成持续的、有力的声音。
当前,民航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如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既为智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智库要以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思想之先为己任,在应对国际减排谈判、持续深入协助局方推进节能减排措施、为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研究,汇集成果,形成知识产出,为行业绿色发展源源不断输出知识动力。
三、民航大学要探索建立智库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支撑民航绿色发展功能。
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智库要按照民航局批复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致力于建设成为教学、研究、资政、产业需求功能合一的智库平台。通过组合拳模式,发挥学术创造力,提高知识生产率,扩大决策与行业影响力。具体来说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智库建设要目光长远、谋划长久,不可急功近利、不能用力过猛,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耐心和集跬步成千里的韧劲。
二是坚持人才为本,实现出成果和出人才并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智库组织能力,建立一支梯队化的人才队伍。鼓励年轻骨干教师参加重大课题研究并发表成果,拓宽人才成长通道。
三是要鼓励学术讨论和思想争鸣。独行快、众行远,智库要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汇聚的优势,携众同行,开展前瞻性问题预研,根据行业重点工作主动设置议题,依托民航大学平台开办论坛讲座,发挥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
四是强化管理创新。智库建设既不是原有研究机构的简单翻牌,也不是单纯的数量扩张,最主要的是通过改革创新盘活存量,向改革要活力、要潜力、要效益。通过改革推进管理制度、研究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侧重整体和团队导向的智库成果评价,注重培育团体冠军。探索建立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引导智库潜心打造精品。
希望“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能够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坚定政治立场,围绕行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能力,搭建学术界与行业政策之间的桥梁,回答行业重大关切,以问题导向和预见导向为原则,提供原创客观的思想产品。
最后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