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的旅游和出行需求在不断增加,民航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客出行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安全运行环境日趋复杂,民航生产运营主体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在机场领域,机场道面作为支撑航空器起降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耐久性和智能化水平面临着更高要求。保障机场道面安全须提高机场道面安全管理水平,以有效保障飞行安全,有效保障机场运营。
一、机场道面安全面临的形势
(一)积极因素。当前,在公路、桥梁等领域出现了众多创新材料与施工工艺,机场场地管理部门正积极探索将这些先进成果融入机场道面的建设与维护,以提高道面综合性能,延长道面使用寿命。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科技企业积极与机场合作,探索研发智慧飞行区道面管理平台,推动机场道面管理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为机场道面管理提供了“智慧+”方案。
(二)问题挑战。当前,机场道面面临的突出安全挑战集中在一些道面超期服役、老化明显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263个运输机场共有291条跑道,其中19条跑道的使用年限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年限,此外还有75条跑道的预估使用年限低于设计使用年限。道面老化容易因病害形成脱落物,引发外来物风险,易对航空器造成损伤。此外,许多大中型机场由于多次扩建,道面新老面层交织共存、结构复杂多样、运行状态与使用状况各异,对有效管理提出很高要求。另有一些机场正在推动道面新建或维修,面临建设方、维保合约商与机场场地管理部门等维保质量标准把控不一等问题。
二、提高机场道面安全管理水平的实践认识
(一)着力提高日常工作质量。道面安全管理重在日常,不是“一锤子买卖”。机场场地管理部门应基于实际情况,持续对机场道面进行监测排查,确保覆盖全面、检查精细;采取“道面病历化档案”方式记录病害衍生和管控情况,分析病害产生原理机制,根据道面病害发展程度施行分层级维护管理并严控衍生风险;遭遇特殊天气或发现道面病害加重时,及时增加查道次数,并适时开展关键区域专项步检等。通过以上工作措施,科学系统地做好道面综合管理,确保跑道、滑行道和机坪道面持续适用。
(二)有效强化应急抢修能力建设。道面应急抢修能力是衡量机场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的必备能力。机场场地管理部门应着眼全面,从抢修物资储备、设备选择、技术路线选定、应急队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建设;主动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应急抢修效果,如针对小面积道面抢修,可引入沥青热再生设备,保证抢修效率、避免跑道反复关闭;科学组织道面应急抢修演练,锤炼班组人员的协同配合、应急处置能力。
(三)积极培育安全文化氛围。道面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需要健康科学的安全文化氛围熏陶。机场场地管理部门应通过编制场道管理员岗位手册、组织技术比武竞赛等,使各层级场地管理规章制度要求与实操标准融合理论、融入日常;通过落实每日安全分析、警示案例学习等,强化员工按章操作、按手册运行的规章意识;采用智慧化手段,增强业务知识的可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如针对特种车辆和设备操作难点建立标准化视频库、制作成视听教材,围绕设备车辆开发配套二维码、实现“扫码即学”等。
三、进一步保障机场道面安全的思考建议
(一)推进道面全生命周期管理。秉持“规—建—养”一体化理念,构建完善覆盖“设计、施工、巡查、维护、维修、检测”等环节的道面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是提高机场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举措。为此,应建立以机场场地管理部门为核心的评价反馈机制,从运营视角审视设计建设实际效果,及时收集反馈问题,优化道面设计及改进工艺,全程跟踪评估维护维修效果。同时,应主动加强道面使用阶段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提高有关决策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道面智慧化建设水平。《“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将智慧民航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而机场是智慧民航建设的先头军、试验田。机场场地管理部门在探索道面维修新路径、新方法过程中,应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积极引入全球道面快速修补新材料新技术,做好现场实验和不同材料技术之间的实际效果对照,选取适用本场的材料技术;研发适用性强、贴合实际需求、采取模块化设计的智能道面管理系统,重点实现电子化记录、工作效能评估、费效比测算等功能。
(三)形成机场道面安全管理共同体。机场道面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机场场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规划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检测方、维保方等的沟通协作,形成联动机制;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平台)的数字底层建设,聚焦道面状况监测和风险预警,合作研发覆盖跑道道基、结构、表观病害、道面湿滑度及气象环境等多个感知模块的智慧跑道系统,打通跑道建设和运维阶段的信息传递,实现全生命周期、全天候跑道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
高品质机场道面筑起了民航安全飞行的地面基础,守护着飞行活动的地面“防线”。机场场地管理部门作为道面安全管理的核心参与者,要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审视当前民航机场发展形势,加强道面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深化道面管理协同合作,保障飞行活动安全顺利,保障机场运营平稳有序,以高水平道面安全保障机场高质量发展、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作者:王志博,单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