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China Travel”风靡世界,到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海外热度飙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促进了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消费快速增长。今年首个“非遗”春节长假,我国入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50%,创历史新高。
今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文旅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幸福产业”,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民航业如何抓住机遇,开辟“China Travel”新天地,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的热点话题。
好声音:敞开国门迎“海外客”
今年全国两会,“入境旅游持续升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工作任务中还提到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在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表示:“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随着过境免签、口岸签证等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远道而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24年,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201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12.3%。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措施的出台,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入境游已成为文化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他们对今年的入境旅游市场充满信心。
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外国旅客(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供图)
入境游的火爆,带动民航飞出了“开门红”。今年春运期间(1月14日~2月22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日均225.5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7.4%;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日均1.85万班,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8.3%,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均创历史新高。令人欣喜的是,国际客运航班强劲复苏,春运期间日均国际客运航班(往返)1921班,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27.1%。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国际入境需求将持续强劲,航空公司将积极增开国际航线,各航企的国际客运业务有望迎来更好发展。
“当前,大变局加速演进,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开放。高水平的开放不仅让中国老百姓‘买全球’更优惠、‘游全球’更便利,也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国经济的发展红利、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全国政协委员,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建议,进一步放宽签证和入境政策、优化入境工作生活体验,让外国旅客充分体验“一证走天下”的现代化便利中国。
作为一线从业者,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对旅游业迎来利好感触颇深。在他看来,中国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提供了“以开放促发展”的范本。“2024年,春秋旅游接待外籍团队游客逾万人次。特别是我国恢复对日韩等国免签政策后,春秋航空中日间机票销量环比增长约57%,中韩间机票销量环比增长约67%,韩国籍入境旅客比例提升了20%~30%。国内冰雪旅游热潮也带动了入境游,在春秋航空泰国至哈尔滨航线上,泰籍游客占比超过45%”。
(春秋航空供图)
过去一年,桂林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出现在桂林的机场、景区和街头巷尾。全国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介绍,2024年,桂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00.81万人次,同比增长248.4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339.29万美元,同比增长240.21%。我国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也让民航国际市场显现出澎湃活力。
新风向:“航空+文旅”比翼齐飞
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总消费高达5.7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8%,文旅消费已成为提振内需的重要引擎。《黑神话:悟空》带动了山西省27处取景地的文旅消费,《我的阿勒泰》掀起了新疆旅游热潮,《繁花》让上海黄河路成为热门打卡点。
为抓住现象级文化IP带来的机遇,民航积极恢复、新开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和周边国家的航线,加密航班,提高航空出行便利性,充分利用签证政策和入境便利化措施带来的利好,吸引更多国际旅客选择中国作为旅行中转地或目的地,进一步优化航线布局,提高国际航线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今年春节假期,服务消费市场活跃,亚冬会带动了“冰雪热”,《哪吒2》掀起了“观影热”,“非遗”春节打响了入境游“开门红”,中国年成为“世界年”,消费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在外国游客搜索热门城市中居首位,是入境游首选城市。今年春节假期,成都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高达200.7%。这背后是成都通达全球五大洲的航线网络,是爆火影片《哪吒2》诞生地的带动效应,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令人垂涎的川菜。
从飞机在成都落地的一刻起,双语广播、双语指示牌就开始为外国游客提供有效导引;在到达口服务站,具有适时翻译功能的AI智能翻译屏能提供10种语言翻译服务;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可为外国旅客提供“一站式”办银行卡、开电话卡、外币兑换等服务——机场作为入境“第一站”的服务品质提升,让外国旅客能够更好地开启旅程。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记者郝蒙/摄)
景德镇入境游市场同样热度高涨,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瓷都感受到“China Travel”的魅力。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主席于集华介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推行外国游客免预约措施,并着力完善标识标牌、增强外语讲解能力,优化外国游客体验。
在很多代表委员看来,今年的“China Travel”含金量将持续提高,入境游也将开辟新天地。
作为天然的“盟友”,民航业与旅游业一直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民航组织前任秘书长、民航局原党组成员柳芳认为,通过航空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为旅客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产品和服务,既能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和增强出行意愿,又可以扩大服务消费,促进航空业与文旅业共同发展,收到“1+1>2”的效果。
赵东敏锐捕捉到新文旅在挖掘内需潜力方面蕴含的巨大能量。他建议,将新文旅纳入“两新”政策,持续优化休假制度,鼓励更多居民“走出门”。同时,充足的航空运力是推动国内外游客往来的重要条件之一。厦航将借助厦门的区位优势,强化在国际航线方面的布局,增加通往欧美、亚太等地区的航班频次和航点,为入境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强信心:抓住入境游的民航机遇
“China Travel”的持续火爆是政策便利化和消费体验升级叠加效应的体现。随着国际航线增班扩量,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完善,入境支付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外国旅客出行体验大大提升,从而推动了入境游客数量实现大幅增长。
航空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更是各城市打造深度旅游的不二法门。民航应如何发力,才能迎来更多“头回客”?柳芳认为,一是要巩固既有传统市场,会同文旅单位针对主要入境游客源国和来华旅游目的地不断提升入境游产品质量和旅客服务体验,为有不同需求的旅客群体提供差异化精准服务;二是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民航业与文旅业应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要求,谋划布局好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航线网络,为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奠定更加坚实的市场基础。
外国旅客到访中国,最先接触的就是航空公司和机场。因此,民航业的气质格调、文化底蕴直接决定着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推出一批入境游首站城市和散客友好型城市,更好满足外国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
王煜从细节入手,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外国游客手机支付、机票线上预订、标识指引外语翻译、如厕便利化等服务,打通入境游堵点。只有让来到中国的异乡人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获得宾至如归的体验,“中国游”才能真正让外国游客难以忘怀。
当前,多个机场已通过优化通关流程、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使外籍人员在入境“第一站”便能畅享便捷、高效、全面的便利服务。例如,上海两机场设立了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外币兑换、交通卡销售、旅游咨询、移动支付咨询与指导等综合性服务;深圳机场协同机场边检,向各航空公司保障单位宣传关于政策实施的查验流程、要求、做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识别过境免签旅客,为其提供全流程指引和协助。
入境外籍旅客在上海机场边检大厅有序候检(马利洁/摄)
要抓住入境游机遇,持续优化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王煜表示:“春秋航空积极开辟新航线,不断扩大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增加航班频次。特别是在国际航线方面,春秋航空加大了对日韩、东南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运力投入,为外国旅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对于“China Travel”的发展潜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同样信心十足。王均金表示,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充满潜力的旅游市场,航空公司、机场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旅游系统的衔接和推广,打造特色航旅产品,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赏美景、品美食,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促进扩大入境消费,助力民航和文旅行业齐头并进。
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民航和文旅产业破局增添了信心。可以期待,政策红利、市场需求和业态创新的共振,将让“China Travel”持续升温,利好民航国内、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民航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报 记者贾璞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