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会客厅

两会专访|吴仁彪:科学管理无人机 让低空安全有序
时间:2025-03-10| 编辑:lijiwei|【
“最近,国产仪表着陆系统已取得民航临时使用许可证,标志着民航所有空管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学科点增列方面取得突破,新增2个博士点和4个硕士点,为民航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受访者供图)
今年,已经是他连续第18年参加全国两会。“民航”“教育”始终是他履职尽责的标签,更是他每一次建言献策的出发点。
“无人机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无人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但侵入机场净空的黑飞无人机会给航空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吴仁彪告诉记者,机场无人机的探测与反制技术是今年全国两会他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作为中国雷达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仁彪长期致力于雷达信号处理和卫星导航干扰监测、定位与抑制工作,并出版了国内首本相关专著。他认为,机场电磁环境比一般应用场景更为复杂,民航对安全性和持续不间断工作的要求更高,许多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未必适用于机场环境。机场使用无人机反制设备时应严谨科学评估,因为无人机对于民航只是潜在威胁,但无人机反制设备的干扰却是现实威胁。
“无人机探测与反制设备需要与现有的机场系统、流程、程序和技术协同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吴仁彪表示,无人机技术的迭代更新快,探测与反制技术的有效性要与时俱进进行评估和更新,才能够充分保障航空安全。
迄今为止,吴仁彪在全国两会上已围绕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方面提交了20多份提案和建议。今年,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低空经济发展。
对吴仁彪来说,低空经济所涵盖的通用航空是他再熟悉不过的领域。2010年~2014年,吴仁彪主持完成了我国通航领域首个国家级重点项目“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其研究成果应邀参加了“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
“那时候,我呼吁立足国内培养飞行员、推广无人机和航空体育运动。”吴仁彪告诉记者,“现在,我倡导低空安全、有序、良性发展。”
2024年、2025年,低空经济连续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要防止‘现在一哄而上,将来一哄而下’的现象发生,发展低空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先发展,不要全国各地一起交学费。”吴仁彪建议。
优先盘活上一轮通航热的存量资源、充分考虑综合交通全面发展的影响、科学预测产业前景……一提到低空经济发展,吴仁彪思如泉涌,为本次大会写下了10条建议。他甚至构想过,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民航大学的东丽、宁河两个校区间将搭建起一条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线,便利师生通勤。(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