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者手记

两会手记|有“新”有“质” 砥砺前行向未来
时间:2025-03-04| 编辑:lijiwei|【

风乍暖,日初长,又是一年全国两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3000多名中外记者齐聚一堂,怀揣着对国家发展的关切,期待着用全媒体记录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携民意、传民声的每一个瞬间。在人民大会堂外,熙熙攘攘的媒体队伍有序排队进入会场。走进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们摩肩接踵,“站” 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当听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坚定有力的话语,现场的中外记者纷纷点头赞同。那一刻,自豪感和信念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为愈发强大的祖国母亲,更为我们砥砺前行的时代画卷。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航业正展现蓬勃生机。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期间,过境免签政策让“中国游”火了起来,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50%,创下历史新高;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旅客运输量和航班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市场的活力,是民航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撑,更见证了民航业在运输能力提升和旅客服务优化方面的持续努力。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中国民航也正以创新为强劲驱动,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高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一步步成为现实。

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我国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110.3万架,飞行时长同比增长15%;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民航运行各流程,旅客出行效率和便捷度更高,出行体验更好;电子货单通过运输单据的数字化,推动了航空货运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变化,民航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已经覆盖了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94.3%的经济总量的民航业而言,新质生产力动能越足,越深入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力就越强。

从低空发展到“人工智能+”,从“一老一小”到航旅融合,今年,13位来自民航领域的代表委员心系“万家灯火”、紧盯“急难愁盼”,将在全国两会上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把每一份建议与提案,化作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暖意。

全国两会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让我们期待在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篇章中,民航业飞得更高、更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