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彤 通讯员李达 报道:春节假期,西北民航各单位牢固树立真情服务理念,按照民航局《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强化各环节首乘服务功能。春节假期8天,西北民航共保障首乘旅客1020人次。
春节期间,西北民航首乘服务预约功能更加丰富,各机场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问询电话、现场柜台等多种渠道提供首乘服务预约,方便首乘旅客航空出行。
首乘服务信息告知更加全面。各机场在航站楼入口处设置醒目的“首次乘机流程指引牌”,标注乘机地面动线;值机柜台加强对首乘旅客行李托运常识特别是危险品、违禁品、超限行李等信息的告知。榆林机场、延安机场、安康机场春运前特别拍摄了首乘服务主题短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平台、爱民航TV客户端、抖音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更多旅客能够在机场享受到贴心、高效的出行体验。
全链条首乘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各机场、地面代理单位进一步强化“首乘旅客服务柜台”功能,根据旅客意见建议对“首乘旅客”手环、标贴样式进行了优化。各机场增加了航站楼特殊旅客专座,满足春节期间特殊旅客候机休息需求。在各机场航站楼,身着“首次乘机我帮您”马甲的服务人员往来穿梭,主动识别首乘旅客和其他特殊旅客,询问旅客需求。果洛、格尔木等机场延伸首乘服务链条,向首乘旅客迎送人员推送首乘旅客乘机实时动态,为首乘旅客提供专人陪护的乘机服务。银川机场落实“一眼能看见、一问就受理、一站能服务、一路管到底”的“四个一”举措,实现对首乘旅客的全流程保障。
西安、汉中、金昌等机场充分总结前期首乘旅客服务需求,在春节前将机场公共区域的标志标识进行了“首乘沉浸式”自查,模拟首乘旅客从进入机场开始,是否能够根据标志标识的指引到达想去的地方,通过自查完善了引导标识,为首乘旅客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指引安全感和便捷感。兰州机场要求员工在服务过程中把“我觉得”和“我能提供”的思维转变为“旅客觉得”和“旅客需要”,以调研、讨论、体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巩固和提升首乘服务成效,并形成长效机制。
各机场将首乘旅客与特殊旅客服务深入融合,细分服务内容,提升旅客感受。甘肃地区各机场针对青少年、大学生首乘旅客,设计制作“首次乘机流程卡”,提供“首乘出行百宝箱”;针对残障首乘旅客,坚持“首遇首问首送”,提供全流程“无障碍、手把手”搀扶指引服务,让残障旅客体验“有爱无碍无距”服务;针对首次乘机的无陪儿童推出“优拍摄卡”可视化服务,将安检、候机、登机至乘机的服务全程拍照上传到相关平台,供家长了解掌握情况,让在远程关注孩子的家长更加放心。青海、甘南各机场据藏区地域特点,推出“首乘+藏语”服务,增加藏语引导标识,问询柜台和值机柜台配备熟悉藏语的工作人员,更好为藏族首乘旅客提供针对性贴心服务。(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