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势 找准民航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方位
——二论贯彻落实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精神
岁月流转,奋斗不止。回望2023年,步履坚定、成果累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经历三年疫情考验的中国民航稳中有进、勇毅前行,行业运输生产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展望2024年,满怀希望、踔厉奋发——我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保持不变,发展有利因素进一步汇聚,中国民航将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周期,以民航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一路走来,中国民航的发展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正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行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准确把握民航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找准民航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方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经过了一年的固本培元、恢复发展,民航行业主体元气逐渐恢复,生产运行秩序回归正常,发展动能进一步积蓄,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增多——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运输生产将回归自然增长,国内客运继续稳定增长,国际客运市场加快恢复,航空货运市场保持韧性、稳中有升,通航产业也将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新发展理念持续引领下,民航将全面跨入提质增效阶段,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航全要素生产率将进一步提升,迈上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航空价值链拓展提升、供应链深度融合、产业链日益完整,“对内系统集成,对外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特征日益显现,民航将逐步迈入产业融合时代,呼唤治理模式进一步调整优化;在民航规模质效双提升影响下,行业战略作用将跃上新平台,更加有力支持我国航空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更加有力发挥机场“动力源”“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作用,更加有力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清醒认识矛盾挑战,进一步明确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航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多样化航空需求和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全行业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要着力增强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持续转变安全理念、改进管理方法、突破技术水平、创新运行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和涵养安全文化,在长期动态积累中不断提升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面对我国民航生产规模与关键资源之间的“紧平衡”状态,超前谋划、加大供给,优化空域、航班时刻、航权、资金、人力、航材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以更好满足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需求;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主要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支线航空发展,增强自主可控的航空货运能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升运行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升在全球民航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完善行业资源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提升航空企业的盈利能力、服务品质,让民航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要着力加强行业韧性建设,面对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传统与新型、行业内部与外部等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巩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紧紧锚定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的征程上,中国民航责无旁贷,使命在肩。要构筑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从理论成熟、法规完善、责任落实、新技术应用、风险管控、空防安全、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监管效能提升等多个方面着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建设经济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机场设施网络,构建世界一流空管系统,构建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更好支撑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服务国家对外开放;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建设安全可靠的航空物流体系、品质一流的航空运输服务和功能完善的通航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要建立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体系,加快民航绿色转型,持续提升运营效率,让绿色成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要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支撑体系,坚持自立自强、开放包容,解决“卡脖子”问题,防范化解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系统性风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要构建系统完备的民航治理体系,加强党对民航的全面领导,围绕资源配置、对外开放、国际标准化、政务服务、行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前行的道路上,民航人从不缺少担当使命的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强大勇气与实干笃行的强韧毅力。下一步,民航行业将更好兼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推动民航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由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与综合交通和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在民航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力创造新的更大业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民航力量!(本报评论员)(编辑:李海燕,校对:许浩存,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