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巴基斯坦总理府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共同出席了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竣工仪式。这是中巴特殊友谊的生动写照,也是“一带一路看走廊,走廊看瓜港”的又一标志性象征。
作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航机场建设集团”)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管理组组长,丁侃对此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
“经过5年艰苦建设,一个完整的新机场终于展现在我们中巴友谊的节点上。我作为项目牵头人和负责人,内心有不一样的感觉。”丁侃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瓜达尔”在乌尔都语中的意思是风之门,地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因三面环海,常年有海风吹拂而得名。10年前,瓜达尔所在的俾路支省贫穷、荒芜,是巴基斯坦社会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这一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015年,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立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的“1+4”合作布局。该合作布局包含在瓜达尔新建一个符合中国和国际通用民航机场建设标准的现代化机场,这是100%使用无偿对外援助资金的援外项目。之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驶入快车道,瓜达尔港建设全面展开。在港口建设的带动下,瓜达尔地区从昔日封闭、落后的小渔村,逐步成为巴基斯坦全国瞩目的新兴发展区域。
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点项目,位于俾路支省瓜达尔市东北26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飞行区等级为4F级。机场跑道按照高标准建设,可起降空客A380等大型飞机,同时建造一座1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航站楼,项目设计、建设均采用中国和国际通用民航建设标准,并为以后的扩建预留了空间。
荒漠上建机场
2019年3月,巴基斯坦时任总理伊姆兰·汗出席了该机场奠基仪式。
丁侃介绍,这个重点建设项目原计划3年完成,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工期延长至5年。这5年间,为了在一片荒漠上成功建造这个现代化国际机场,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属不易。
“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瓜达尔地区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这个地方的交通特别不便利。很多建筑材料、设备当地都是没有的,需要从中国进口,或者从巴基斯坦的大城市,比如卡拉奇或者伊斯兰堡运输。第二个是瓜达尔当地的自然环境给我们的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其中一个困难是高温,这个地区常年40多摄氏度。还有就是瓜达尔地区叫作‘风之门’。‘风之门’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个风口,是短时间有飓风的地方,它的风力短时间能达到200公里/小时,相当于我们的15级~16级大风。这对我们的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回忆起这5年间的艰难困苦,丁侃感慨万千。
起风后沙土漫天飞扬
在丁侃的带领下,整个项目建设团队逐项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例如,机场的一大亮点是航站楼的屋面,通过不锈钢焊接工艺将金属板连接成一块整体板,可以抵抗16级强风;考虑到瓜达尔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复杂,土壤湿陷性、溶陷性特征明显,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组全部在夜间施工。“遇水之后,土地就会非常不牢固。经过我们专业勘察人员反复科研论证,提出了强夯工艺。强夯工艺需要在土体保持最佳含水量的前提下,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但是当地沙漠化严重,土体含水量特别少,而且施工用水基本没有。最后我们开创性地引海水过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
不锈钢屋面施工
电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巴基斯坦整个国家都比较缺电。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发电机发电。而且为解决缺电的问题,这个建造在荒漠中的现代化机场还应用了清洁能源技术。“因为这属于中国政府援助项目,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在当初设计这个机场的时候,考虑了要建设四型机场,其中包括清洁能源这方面。比如我们现在整个巡场路,所有照明用的都是太阳能路灯,包括机场全部灯光都是用的LED。这也是落实巴基斯坦当地要节约电、节约能源的政策。”丁侃介绍道。
太阳能路灯
该机场建成后,主要是开通更多内陆航线,比如瓜达尔到俾路支省府回达的航线,以及增加至卡拉奇的航班频次。下一步也有可能考虑将这个机场作为卡拉奇机场的备降机场。“其实巴基斯坦民航局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考虑的。他们甚至想,有没有可能中国一些航空公司的航班能从伊斯兰堡经停瓜达尔,为瓜达尔港的中国企业和人员提供更多便利。”他透露。
丁侃与巴方校飞团队召开现场会议
在旅客吞吐量方面,近期规划是到2035年,每年能达到40万人次;远期规划是到2060年,每年能达到100万人次。根据丁侃率领的项目管理团队现在的初步测算,这是大概率能够实现的。
苦中作乐是常态
2017年,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成功中标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承担项目管理任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开展协调、设计、监理及项目管理工作。2018年,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根据工程项目需要成立了由丁侃、朱铮、廖建新等12人组成的瓜达尔项目现场管理组,踏上了“一带一路”机场建设新征程。
“派出之前,大家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包括这个地区的艰苦生活工作条件以及安全形势。但是真正到现场之后,发现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更糟糕。”丁侃笑着说。
屋面施工质量检查
于是苦中作乐就成为常态。项目组所有生活物资都是从七八百公里以外的卡拉奇通过陆路交通运输的。由于当地蔬菜品种非常匮乏,基本一周到十天才能运输一次蔬菜。生活中需要饮用淡水也是个问题。
对丁侃来说,最难忘的是今年7月当地民众为了一些生活诉求,上街举行集会,阻碍了交通。当地政府为了保持相对正常的秩序,就把水、电、网全部停掉了。项目组整整坚持了半个月,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网,一直处在全部失联的状态,这个过程非常漫长。
“有时候也会想这个项目太难了,有没有可能调整一下?但是我们所有人员都认为这个项目有很大的意义,我们是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为国家作贡献。因此,最终所有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都坚持下来了,没有掉队的。在这里,我要对我们所有建设者说一声:‘大家都辛苦了!’”丁侃坦言。
项目成员合影
为巴基斯坦的繁荣插上翅膀
瓜达尔这个地区比较特殊,虽然人口不多,当地居民只有几万人,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天然深水港,也是“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在巴基斯坦当地媒体的宣传中,常常把瓜达尔比喻为中国的深圳。
“这是他们的美好愿景,希望将瓜达尔打造成为巴基斯坦的深圳。其实从地理条件来说,是有实施可能性的。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实施了大量援助项目,包括原瓜达尔医院、职业学校、海水淡化厂等,还有东湾快速路和这个新国际机场。我们的宗旨就是帮助巴基斯坦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丁侃说。
在促进当地就业方面,自新机场开工建设以来,项目招聘了大量巴基斯坦工人,高峰期超过1500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这5年,总共有超过2万人次的建设培训任务。当地政府对此非常关注,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巴籍员工用了多少?’一方面是给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如何提高巴籍员工的劳动职业素质和技能?我们不光是给他们建一个机场,还要为当地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这也是我们践行中国政府的理念,不光是要建好一个机场,还要在当地人的主导下把机场用好。”他指出。
丁侃向巴民航部秘书长现场介绍进展情况(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机场建成后,将与瓜达尔港海运线路、东湾快速路等共同构成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改善瓜达尔地区的交通条件,商务活动、生活出行将更加方便,新机场的运行也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瓜达尔新机场航站楼采用飞鸟造型,大鹏展翅寓意当地经济将展翅高飞,实现经济腾飞。”丁侃笑言。(中国民航报 记者光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