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职业生涯的兜兜转转,李郁认为自己与民航是一辈子的缘分。
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民航湖南省管理局工作,后来改制为湖南省机场集团,工作了17年。然后被组织选调到湖南地方国企就职,在地方国企工作了近8年。再然后通过交流任职又回到了民航。
“民航贯穿了我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我确实对民航感情很深,这种缘分应该说是一辈子的,而且我也见证了民航由弱到强,到现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李郁在近期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动情地说。
从特性材料拦阻系统(EMAS)技术标准被国际民航组织(ICAO)采纳的欣喜,到与中国商飞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包括C919在内的国产民机适航审定“走出去”铺路,再到实现全固态模拟器这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以及应用最新技术星地融合(NTN),解决空中Wi-Fi服务价格高、网速不稳定的痛点问题,在李郁的带领下,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在民航科技创新提供“中国方案”方面,每一步都走得稳定而扎实。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郁坦承,科研工作关键还是在人。对航科院而言,为了给全球民航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人才培养和建设不仅针对科研创新,还有市场推广,要把资源向优秀人才倾斜,努力营造使人才健康成长的氛围。
图片李郁接受中国民航报社记者采访(记者张哈斯巴根摄)
为国产民机“走出去”铺路
记者: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航科院在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中国民航标准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李郁:自“十三五”以来,航科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落实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民航领域共建“一带一路”进程。航科院作为民航局关于加快和运行航空器国家航空安全合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整合了院内所有相关力量,对国产民机海外运行给予大力支持。我有一篇牵头的论文——《国产民机“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关键问题研究》,在中交协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同时,航科院也开展了国产民机“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规划工作。在海外运行方面,我们在科研方面进行了非常详尽和完善的论证,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思路,为国务院相关部门和民航局提供了智慧方案。
从2016年开始,我们组织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摸清这些国家运行我国国产民机相关的环境,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国产民机能够安全可靠地“走出去”,拓展市场,得到国外民航局和市场认可等一系列工作。
记者:除了ARJ21,C919肯定也是要“走出去”的。请介绍一下航科院在这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
李郁:对。我们现在一直在协助C919“走出去”,做一些前期工作,涉及C919的整体规划。从我们自身角度出发的话,就是为它下一步完成欧美国家适航取证和运行优化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记者:这个是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C919欧美国家适航取证。
李郁:对。这当然是一个不那么轻松的过程,特别是目前向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取证,我们也在提供相关支持,而且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支持,我们肯定还要按照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做好自己的工作。
要逐步变成国际标准的引领者
记者:航科院的EMAS被国际民航组织纳入他们的标准。请您具体谈谈航科院这几年国际业务的丰硕成果。
李郁:EMAS是航科院的拳头产品,也是克服了相当多的困难,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两项省部级一等奖。此外,我们还在不断更新EMAS的材料,现在已经形成了2.0版的材料。同时,我们的工程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工程质量方面目前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标准,然后推广我们的标准。
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艰辛和波折,我们专门成立了EMAS标准国际化工作组,同时也协调院内外资源,专项推进这项工作。工作组在民航局机场司的带领下,加入了国际民航组织相关工作组,积极向国际民航组织推广中国标准、中国经验,获得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记者:今年6月,航科院建设的国家标准创新基地通过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评审验收。请您具体谈谈航科院这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李郁:这个基地属于民航行业的国家标准创新基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国家标准委总共布局了50个基地,在交通行业,目前只有我们这一个。
国家标准创新基地通过验收,对民航行业的标准创新非常重要,目前50个基地中有34个通过了验收。国家标准创新基地的作用体现在协同发展,后续包括制定制造业和运输业两业融合的相关标准。同时,我们通过标准的制定,能够直接与国际对话,发出中国声音,直接推广中国标准。这将对下一步民航高质量发展以及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起到非常强的支撑作用。
记者:衡量一个国家的航空业发展水平,关键是看它的标准能不能引领国际,能不能“走出去”进行推广。
李郁:对。因为我们原来是执行国际标准。
记者:我们是追随者。
李郁:现在我们要逐步变成引领者,引领者就是标准制定者。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要不断把我们经过验证的实例形成新的标准,向全世界进行推广,这是很重要的。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易
记者:航科院科技创新成就和“走出去”推广中国标准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请您谈谈航科院在国际化人才储备,包括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
李郁:科研工作的关键还是在人,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航科院党委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推动面向世界民航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梯队建设,是航科院目前一直在做的工作。
国际化人才梯队建设不容易。打造这么一支人才队伍,需要长期的过程。人才梯队的打造,关键是选才、用才、育才。这几个因素对于我们的队伍真正形成战斗力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我们打造良好的生态,要营造一种让人才能够舒心健康成长的氛围。在这个氛围的营造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包括市场竞争、人才流失,同时薪酬体系方面也有一些限制。航科院党委要综合打造这种环境,不仅是薪酬体系,关键还是科研资源适当向优秀人才倾斜。
人才有很多种,如科研创新人才、市场推广人才。我们在推动标准、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培养人才。虽说打造人才队伍不易,但是我们很有信心,因为航科院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还是比较年轻的,素质比较高。同时,航科院党委高度重视,不断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升。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在国际发展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绩。航科院还有一些在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过或者交流回来的人才,这些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记者:要做好以老带新工作。
李郁:对。我们的想法是下一步要推动人才进入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智库机构,发出中国声音。
填补无人机管理标准空白
记者:无人机现在也是国际民航领域的热门话题。近期,航科院与34家单位成立了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那么,航科院在推动无人机产业链健康发展方面还准备做哪些工作?
李郁:我们一直认为无人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举个例子,现在发展最快的领域是无人机物流,如顺丰和美团的无人机物流,去年飞行量达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应该是全球领先。但是无人机飞起来以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城市场景下高密度无人机运行管控模式方面基本是空白。
记者:无人机监管很重要。
李郁:无人机物流的很多场景是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所以安全性尤其重要。无人机运行,第一要看得到,第二要管得到,第三要收得回,整个过程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还要制定相应规则标准,这方面现在还是空白。
我们的想法就是要建立一个产学研用以及政府监管五个方面合力协同配合的管理体系。在民航局支持下,航科院成立了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
航科院担任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我担任理事长。对航科院来说,我们是一个全链条的模式,我们从无人机试航审定阶段就开始介入,是民航局授权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机构。在无人机运行方面,我们开展了深入研究,包括电子围栏、运行规则,民航局飞标司委托我们做这方面工作。在无人机管控平台方面,我们院属公司研发了相关产品。同时还有无人机事故调查,航科院也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整个无人机产业链条,航科院都有相关优势,目前我们积极介入无人机产业建设的全过程。
记者:其实,对于无人机这个产业,中国也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李郁:对。我们制定的标准肯定是世界领先的标准,基于这种场景及其具体技术应用创新,我国是比较领先的。这也将为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民航报 记者光琪凝 通讯员贺晓娟、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