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

把机场打造为创新生态的重要一环
时间:2023-10-31| 编辑:zhangwei|【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在天津考察时强调,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场作为行业、产业的重要一环,理应在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机场创新的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机场创新不必要。有观点认为,机场只要负责安全服务运行,创新的事离机场太远。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谋求新的发展动能,都需要创新。机场开展创新工作,不仅有政策导向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不创新,企业所面临的必然是在竞争中被淘汰。

误区二:机场创新不必自己做,完全可以借助外力。在全球化时代,创新意味着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以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建立开放创新的机制,广泛吸纳创新资源。但是,开放创新并不意味着放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对新技术的购买、引入并不能自动地、持续地推进创新。长期以来,民航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够高,社会的认可度也不够高。从比较视角来看,同为交通行业,民航与铁路、公路的两院院士数量存在量级差距。很多机场采购选用创新技术,但在引入过程中缺乏原创策源,缺乏后续支撑,结合实际的个性化适应有差距,后续也无法分享创新的红利,长此以往容易被锁定在产业分工的末端。唯有以问题导向创新,共同研发,共享收益,才是机场企业创新发展的未来。

误区三:机场创新难度高、投入大,见效慢、产出小。机场的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多个方面,也包括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实际上,对产品、流程和服务的改进,对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化,发现一个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找到一个之前没有找到的改进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都属于创新的范畴,都有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机场企业开展创新不仅是“成本投入项”,更是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创新赋能存量产业,孵化增量产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依托信息化新手段,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孵化“航空+”新业态。

二、机场创新的底层逻辑

创新源自需求,敏锐发现需求才能走在创新的前沿。过去,科技创新的普遍模式是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起步,成熟了再转化到市场上,往往是实验室里有什么,市场上就有什么。发展日新月异,过去的创新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很多时候与商业化、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难以直接满足市场主体的需要;另一方面,当今市场个性化特点显著,需求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呈现几何级数拓展,实验室里的创新一旦缺乏跟踪,就容易滞后于现实需要,由此出现创新与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号称“诺奖摇篮”的贝尔实验室百年沉浮,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个现象。

“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是多年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新时代的创新更多表现为问题和场景倒逼的创新。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企业是创新方向的“出题人”、成果转化的“落脚点”。企业是微观经济的重要主体,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者,最早发现问题,最能洞察需求,通过需求牵引创新方向,产出创新成果,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机场企业的创新逻辑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机场新技术的主导更多是技术设备研发单位,机场再进行选择应用。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各地机场积极引进、应用了不少新技术、新设备,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这种解决大多是局部的、分散的、短期的。机场创新应该是更加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应以一时一事为由头,着眼长远和系统,以机场安全、服务、运行、经营的问题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机场的管理提升、运行机制、人员能力、现实条件等,将机场运行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与新技术、新设备全面融合。

机场作为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城市窗口,通过洞察旅客、货主需求的堵点、痛点,以此为出发点,凝练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导精准对接,开发新技术,孵化新产品,优化新服务,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提升机场安全运行服务水平的同时,助力临空产业价值变现,让市场与创新无缝衔接,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三、机场创新的价值和优势

在创新过程中,“从1到N”和“从0到1”同样重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一般是先在实验室取得初步成果,再通过中试放大试验,不断发现问题、迅速迭代,趋于成熟后投放市场。中试是科研成果转化,实现规模化、商业化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实中普遍存在重研发、轻中试的问题,导致创新成果后期转化成本高、成功率低。许多创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进入应用环节,导致企业认为科研单位的成果应用适应性差,科研单位抱怨企业对研发成果的接受消化能力不足,影响产学研合作。

机场是科研创新的“加速器”,是各类科研创新成果理想的“中试基地”。机场创新有三个优势:

一是平台优势。机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性平台和动力源,机场本身是航空产业集聚平台,串联了旅客、货主、相关从业人员、当地居民,还有飞机、设备及其相关企业广泛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大量创新课题。

二是产业优势。机场所在的航空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从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维修、航空物流等传统航空业,到商贸传媒、临空经济、航空会展、航空金融等新兴产业,民航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和链接纽带,产业集聚优势突出。

三是场景优势。机场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示范效应、广告效应非常明显。以重庆机场为例,其占地30多平方公里,每天进出港旅客达10多万人次,每天用水耗能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规模,很多创新成果在机场应用成熟后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更强,市场可接受度更高。2004年、2010年,重庆机场T2航站楼两次试验应用民航二所行李分拣系统,2017年在T3航站楼大规模使用,助力其顺利中标成为北京大兴机场行李系统供应商,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行李系统技术设备国产化。再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面广、线长、投入大。建设切入口在哪里?机场恰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试验场”和“切入口”。机场基础条件较好,场景完整丰富,很多应用生态都可以在这里孵化。建好智慧机场,就有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场的三大优势奠定了机场作为创新“中试基地”的价值定位。可以预见,围绕机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科研创新在航空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孵化、推广和应用,极有可能培育出新技术、新业态,孵化出新兴企业。

四、重庆机场创新工作的实践探索

过去,重庆机场体量较小,将更多精力放在安全保障生产运营上。疫情发生前,重庆江北机场已经发展到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的规模,传统的人力、物力要素投入捉襟见肘,管理和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向创新要生产力。近年来,重庆机场积极落实中央、重庆市关于创新的系列要求,积极部署推动创新工作,重点聚焦创新平台、创新项目、创新机制“三个关键”,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平台是开展创新工作的载体,国家各类引导性政策资源很多是围绕创新平台来设计的。有了创新平台,就有了抓手,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争取政策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打造需求发现、技术联合攻关、测试验证、行业应用乃至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链,形成企业主导、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做强做优内部创新平台。2020年,重庆机场集团获批准设立中国机场业首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该平台,累计引进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9名博士后,支持博士后积极申报国家博士后基金、民航局和重庆市科研项目,累计获得支持资金超过300万元。发挥博后站研究支撑决策的作用,发布16期研究报告,特别是2020年初就新冠疫情对民航业的冲击组织专题研究,迅速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机场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提出的发行疫情防控债等建议应用于实践,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近900万元,相关工作得到了时任人社部主要领导调研时的充分肯定。此外,重庆机场还在各生产运行单位,结合实际创建了11个创新工作室,支持基层员工开展“微创新”,在航站楼照明节能、缩短航班截载时间、机场场面活动监控终端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累计获得20余项专利,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效能双提升。

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重庆机场集团发起成立了重庆航空产业研究会,支持下属信息公司申报入围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入股民航二所下属信息技术公司;先后与华为、阿里云、中国移动等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就民航安全服务运行的痛点、难点,建立广泛的联合研发模式:与华夏云融、腾讯云成立智慧机场联合实验室;与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合作研发智能驱鸟设备;尝试利用机场闲置土地和园区屋顶资源,开发光伏绿色能源,建设“零碳园区”;与申菱、庆铃集团联合研发飞机新能源地面空调车,助力降碳节能;与智得热工公司联合研发涉疫垃圾智能方舱,创新国内机场涉疫垃圾就地处理模式;推动机场T3B航站楼建设工程研发应用跨座式单轨机场捷运系统,同等投资功能提升45%,后期运维成本每5年节约1.5亿元,有望实现该领域设施设备国产化。

第二,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创新项目在机场应用落地。深挖机场生产运营、建设中的问题需求,发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引领性作用,把创新需求细化为项目,引导各单位主动编制任务书、路线图,积极破题。从2019年开始,每年面向全集团征集创新需求,发布和支持一批创新项目,设立专项创新资金,鼓励员工组建团队“揭榜挂帅”,发挥示范效应,目前已累计支持项目18个,其中“机坪监管研究”入选民航局四型机场项目,“航空器靠接流程保障研究”得到民航西南局的肯定和推广。集团选送的数字孪生机场服务平台、智能快件查验系统、智能驱鸟等9个项目获得“十四五”重庆市国有企业重大创新项目支持,总投资额达12亿元,其中“数字孪生机场智慧运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民航联合研究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指南。参与制定机场高质量发展指标行业标准,成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课题研究首批试点单位。先后承接重庆市交通局、统计局、中新管理局多个科研项目,“关于推动成渝合作共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议”获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推动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准,助力重庆成为全国首个兼具水陆空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第三,营造良好生态,推进创新机制建立。创新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制度机制,以实现良性的内在驱动。重庆机场集团注重强化创新顶层设计,成立创新领导小组,明确牵头主责部门,出台《推动科技创新实施指导意见》《科技创新激励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则,实现创新投入、创新激励、成果转化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一是发挥企业员工作为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引导、支持全体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敢想、敢闯、敢试、敢干,在推先评优、培训、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向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员工倾斜,着力培养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员工先后获得“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临空英才”等高层次人才称号。二是注重培育内部科研团队。倡导“不做学术个体户”,利用国家级博后站平台,选拔组建了一支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队伍,共同挖掘研究课题,共同探索研究路径,共同申报研究项目,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三是统筹运用创新补贴等各类配套政策。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鼓励支持创新,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创新补贴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国资系统针对企业创新投入视同利润考核,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人才可实施工资单列;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建立博士后“站前、站中、站后”全链条资助体系……重庆机场集团认真梳理研究,整理形成《创新工作政策汇编》,动态跟踪政策动向,主动与科技部、民航局、市国资委、市交通局、市科技局等保持沟通联系,累计获得创新支持资金上千万元,切实把支持政策转化为企业创新资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平台、产业和场景等要素的价值。机场是汇集资源要素、链接需求供给、推动创新落地的重要一环。行业和地方政府、业内外相关单位,包括机场管理机构自身,应充分认识机场的独特价值,共同致力于打造开放共生的创新生态,为推动民航业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作者:黄伟,重庆机场集团总经理、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重庆航空产业研究会会长)(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