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广辉主题发言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广辉主题发言

创新驱动 探索先行

贡献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淮安智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探索先行 贡献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淮安智慧》。

淮安机场于2010年9月26日通航,2018年加入东部机场集团,跑道2800米,航站楼1.77万平方米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34万人次,位居全国67位,2021年实现货邮吞吐量1.96万吨,位居全国50位。2020年以来,在东部机场集团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按照民航局有关《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四型机场建设导则》《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的要求,以智慧机场建设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因场施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开展智慧化业务场景建设试点。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流程梳理运行痛点

经过系统调研、全面总结,确定了三个突出痛点:

(一)安全信息采集手段落后,运行态势感知能力差在位置感知能力方面:飞行区未实现航空器、保障车辆和人员的实时定位,400米以下空域航空器监视信号不稳定;在安全感知能力方面:道面、围界、灯光监测和净空巡查主要靠人工定期巡检,安全运行数据采集不全面,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感知能力不足

(二)数据共享不充分,人工保障作业量大。保障呈多系统状态,数据共享、联动运行不足,生产运行保障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反馈等没有信息系统支撑。数据采集依靠人工填报保障人员的精力多浪费在紧“盯”航班动态、“守”听对讲人工统计、报送各类报表等非核心保障环节中,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实效性得不到保障。

(三)运行指挥模式滞后,保障单位之间协同联动差。空管未配置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对场面航空器、保障车辆监视缺位,活动目标运动状态分析以人工为主,缺少实时风险监控和风险预测;空管和运控没有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未能建立空地一体化的全局感知能力,运行指挥过程中需要同时监控多个系统,导致对过程的管控协同差,各保障单位之间交互协同不足,决策速度慢、联动效率低

二、坚持因场施策,搭建空地协同运行平台

通过痛点的剖析,从本场实际出发,我们携手中电莱斯等科研院所,成立6个共研共创项目组,以提供空地一体化的航班运行全流程管控和监视服务为主线,按照“建设感知体系—搭建集成平台—高效协同应用”的推进思路,确定了“2+N”整体业务场景建设框架,即:建设机场“信息集成平台”和空管“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双核心,搭建“N”个感知业务应用场景。经过60多场现场调研论证、6个多月安装部署、1年多的验证运行,基本探索形成集空管和机场信息系统于一体的国产化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

(一)建设全域感知网,提升安全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建设,是确保机场能够智慧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感知能力弱的痛点,我们在航站区、飞行区、净空区精准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设备,全域采集前端安全数据信息。

一是航站区安全监测“平台化”充分利旧视频采集等设备,集成运用各类数据资源,搭建“护航天路”实战平台和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在机场区域实现“人过留像、车过留牌、网过留痕、机过留号”,对客流异常等潜在风险实时动态识别,提前预警,有效提升了空防安全“智治”新效能。依托该平台,已成功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

二是飞行区安全管控“立体化”利用多点定位、雷达、车载差分定位等设备,引入AI视频分析物联网技术,实现航空器、车辆位置感知,及26个航班地面保障节点的自动化采集。搭建航班进程管控、飞行区全景监控、车辆监视与管理、跑道异物探测、围界安防、泊位引导、智慧廊桥等一批信息化应用场景,让飞行区运行安全“感”得更充分、更立体,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2022年劳动生产率指标位居集团成员机场第一。

三是净空区安全监视“精准化”采用卫星遥感和实景重现技术,搭建净空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工净空巡查范围小、效率低等问题。针对黑飞无人机、鸟情预警防范需求,量身打造低空安全监控系统,实现无人机和鸟类探驱一体。搭建多点定位系统,实现对淮安机场55公里范围内起降和航路监视,为下一步推进雷达管制提供支撑。

(二)建设信息集成平台,提升协同运行能力。为实现多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协同,我们以数据流转共享为切入点,量身打造了中小机场信息集成平台,将信息集成、运行指挥和协同决策系统(ACDM)融于一体,构建了高效协同运行的智慧“大脑”。

一是业务系统“互联化”。统一机场数据交换共享标准,在中小机场中率先完成与全国流量管理、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等11套系统的互联交互,全面集成156类运行数据,汇聚成航班运行全流程数据流,为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提供了统一、完整、一致的数字底座。

二是资源调配“自动化”取消纸质台账记录和人工统计报表,航班计划核对2个小时缩短为15分钟;机位等资源自动预分配后,人工干预率低于10%;实时自动计算并推送航班放行正常时间等。航班靠桥率较2019年提升约20%,保障人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运行态势管控中。

三是运行指挥“可视化”。以态势地图的形式,实时显示航空器、保障车辆和人员定位信息。以业务流程图的形式,实时更新“里程碑”节点时间建议,并进行作业超时、冲突预警,精度达到2分钟级,实现由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转变,支撑航班地面运行的高效协同决策。局方规定的共享数据项及时率和覆盖率超过90%,数字化能力指数(DCI)达到0.9916。

四是运行保障“协同化”。驻场航司等各保障单位全覆盖安装18套客户终端、600多个APP用户,打破传统“电话+对讲+微信”等非实时、低效率信息传递方式,使各方同步感知运行与环境态势,切实把各保障单位之间的业务流程有机连接起来,构建航班协同保障“一张网”。定制开发智能播报提醒等功能,可根据岗位所需,设置保障节点的时间提醒,为班组优化排班提供支撑,降低无效工作时间。例如,场务驱鸟人员可在APP设置航班预落15分钟播报提醒,精准做好驱鸟和FOD排查等工作,保障飞行安全。2022年航班放行正常率排名位列集团成员机场第一,比全国平均值高4.13%,同比2019年提升13.59%。

(三)建设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根据中小机场塔近一体的管制指挥模式,聚焦“空中防冲突”、“跑道防侵入”、“滑行防相撞”等核心风险,量身定制中小机场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构建空中、地面态势监视“一张图”,实现“空地一体化”的协同指挥和全覆盖监视。

一是空地一体“无缝感知”。突破智能视频识别与多源监视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剔除90%的场面假目标,并以态势界面显示飞机、车辆态势“一张图”;航空器空中监视精度由150米提升至30米、场面位置精度优于5米,车辆位置精度优于1米。

二是管制指挥“精准高效”。打通与8套系统的“空地”信息的实时在线交互,空地运行信息集成关联显示、运行态势“一目了然”。为强化管制员情景意识、减轻指挥负荷,按需定制开发实用功能模块,例如:以“小窗口”的形式,实时显示航空器建立下滑道后的进近“实况”,出现偏移航道及时提醒,并标识预落地倒计时,精度达到10秒以内,为高峰时段和低能见度等特殊天气条件下,管制员精准调配进离港顺序、快速处置突发特情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航空器运行全程“可视、可控、可达”的精细化指挥。预计小时高峰保障架次由2019年的10架次,提高到14架次。

三是风险预警“防患未然”。通过对运行环境等多维数据融合计算,自动提供及时、精准、全面的信息传递和风险预警。例如:发现航空器起落架未放下、黑飞无人机、车辆侵入电子围栏等突发风险,第一时间弹窗告警提示;融合日落时间和气象实况信息,在能见度低于相应标准时,弹窗提醒管制员开启助航灯光;电子进程单设计了“错忘漏”告警功能,有效提升空管运行指挥效能。

三、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提升智慧化建设水平

经过前期的试点项目的建设,我们对智慧机场建设有了更深的体会,积累了实践经验,但对标局方要求和兄弟机场,仍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抓住三期工程建设契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补短板、扬优势,系统布局智慧机场建设。

(一)建设机场综合运控中心进一步深化与中电莱斯、华为技术、中国航信、华设设计等行业翘楚的合作,按照协同、融合、集成的智慧机场运行模式,统一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中心,支撑打造机场综合运控中心,设立机场与驻场航司、驻场单位联合值班大厅,实现资源互通互联、信息高效共享、全局统一指挥决策的运行目标。

(二)拓展空地协同运行平台。坚持创新驱动、项目驱动,开展智慧飞行区感知点位规划研究,探索建设飞行区管理平台,整合车辆管理、道面监控、鸟情管理、净空分析、FOD及无人机探测等系统于一体,着力构建飞行区“感知—融合—共享—认知—决策”技术体系,并实现与信息集成平台和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的互联,致力于实现“运行一张网”的目标。

(三)聚焦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重点建设ONE ID、行李全流程追踪等系统,实现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务,提供更为“个性化”便捷服务,致力于实现“出行一张脸”的目标,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在智慧物流方面,重点建设货运和货检管理系统,致力于实现“物流一张单”的目标,全面提升物流运转效率。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