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丝路飞出河南“国际范儿”

 

2010年,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想在郑州开通一条国际航线,公司代表来到郑州机场考察货运保障情况。那时,雷红丽是郑州机场国际货运业务负责人,被指派负责接待和宣传介绍。因为手头确实什么资料也没有,她只能与团队成员一起加班两天两夜,硬凑出了一个演示文档的内容。

在向空桥航空代表介绍郑州国际货运情况时,雷红丽心里有点儿发虚。好在准备充分,空桥航空代表被郑州机场的诚意打动,决定再次考察。但当3个月后空桥航空的核心团队到库区参观时,看到只有空荡荡的仓库,代表们还是摇了摇头。

“那时他们觉得郑州的地理区位是很好的,货物从这里集散到各地很方便。但是一看到我们没有货源,只有一个空荡荡的仓库,没有保障经验和保障能力,就觉得把飞机停在这儿不太靠谱儿。”雷红丽回忆说,“经过我们反复沟通,才终于得到了尝试的机会。我们组建了8个人的团队去上海学习,进行封闭式全英文培训。”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机坪上作业的多国全货机

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所有员工合格后,被客户认为具备了国际全货机货运保障能力,郑州机场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洲际定期全货机航班。

其实雷红丽对航空货运保障工作并不陌生。1996年进入民航河南省局运输处后,雷红丽就长期在货运部工作。从民航河南省局到民航客货服务中心,到民航客货销售公司,再到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她一直从事国际货运相关保障工作,算得上是老货运人了。

为什么外国货运航空公司不满意呢?雷红丽作为8人团队的负责人,带领同事们去上海,针对货运链条上的进港岗位、出港岗位、查询岗位、配载岗位知识进行学习。一人学习一个岗位的知识,雷红丽这才直观感受到差距有多大。此前,郑州机场的货运航班很少,按照操作流程,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航班货物的收运、入仓、监装工作。

可是这样“一人全包”的简单操作,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郑州机场航空货运日新月异的变化。

正是在那个时候,“不沿边,不靠海,扩大开放靠蓝天”的口号响彻中州大地。2012年,河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三为先”发展战略。河南机场集团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河南民航迎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2010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8.6万吨,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仅4208吨。2012年,货邮吞吐量就达到了15.1万吨,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更是惊人地上涨到4.6万吨,同比增长309.8%。2013年,郑州航空港区获批准,河南紧紧抓住打造内陆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了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

2014年6月,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通航,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空中丝路”正式开通。

短短几年间,“空中丝路”越飞越广,40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将郑州与世界各地相连,成为中国与20多个国家的空中合作之桥。新时代的驼铃在万米高空中叮咚回响,48条全货机航线航班穿梭于郑州与卢森堡、东京、首尔、洛杉矶、莫斯科、吉隆坡等国际机场之间,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日渐繁忙

此时,郑州机场已经具备强大的货运保障能力,雷红丽所在的郑州机场货运公司负责国际货运业务的人员从4人增加到600多人。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纺织品等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卢森堡,再发往欧洲各国;挪威的三文鱼、智利的车厘子、泰国的芒果等新鲜美味也通过航空运输送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2017年,卢森堡首相扎维埃·贝泰尔在考察郑州机场时,雷红丽向他面对面介绍了国际货站库区的基本情况,她至今对这位首相印象深刻。因为3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也是这位首相动情地说:“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已成为卢森堡及欧洲其他地区的生命线,是一座雪中送炭的空中桥梁。”

2017年6月13日,卢森堡首相贝泰尔访问郑州机场国际西货站时,雷红丽(右一)介绍货运发展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暴发初期,河南通过“空中丝路”援助的物资是第一批抵达卢森堡的国际援助医疗物资。雷红丽与她的同事们奋战在郑州机场货运保障一线,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即使遇到多轮疫情冲击,郑州依然确保了“空中丝路”不停航、不停飞。2020年,经郑州机场向全球运送防疫物资约5.3万吨;2020年~2021年,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连续两年保持高位增长,为全球防疫和国内供应链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河南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进出口总额连年保持中部地区首位,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9家。经过多年建设,郑州机场航空货运枢纽已经呈现“国际范儿”:至2022年上半年,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一类航空货运枢纽中,郑州机场已设置了17个航点。

郑州机场的货站再难有“空仓”时刻。今年2月~4月,郑州机场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35.6%,保障国际全货机634架次,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多个货站持续处于“满仓”状态。

雷红丽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但她的心态越来越好了。她提起2019年一家全球知名的航空货运地面服务商邀请她的团队成员前往东京成田机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交流指导。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机坪上作业的多国全货机(本文图片均由施书芳摄)

“2009年我们四处学习经验,2019年就是交流指导,甚至在部分领域向国外输出经验。短短10年间,我们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感触还是比较大的。”雷红丽感慨道。(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诗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