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金秋,在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泸沽湖山顶,大片大片的格桑花恣意盛放,绚烂壮观的景致与蓬勃的生命力,给神秘的“女儿国”增添一抹动人的旋律,应和着泸沽湖高高原机场飘来喜迎二十大、庆祝通航七周年的乐曲声......
——采访手记
10月12日,对于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来说,是通航七周年的喜庆日子。掐指一算,泸沽湖机场全体干部职工,刚刚走过2555个日日夜夜。
往事回首,一幅幅平凡而充满激情的历史片断,在眼前交相辉映,汇聚成高高原机场发展的历史篇章,一段机场人风雨兼程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水土保持,打造高原绿色品牌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金秋时节,笔者随云南航产投集团纪委第四纪检组长、丽江机场纪委书记宋必银一行,从丽江驱车前往泸沽湖机场采访。
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灰色的带子在山间起伏,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一会儿大雾笼罩,偶尔还有羊群当道。途经著名的18弯时,山路更是弯弯绕,公路一侧绕着山崖,一侧临着无尽的深涧。还好,一路上,宋书记向笔者介绍起泸沽湖机场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水土保持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引起我浓厚兴趣。
通常,国际民航组织把海拔高度在2438米或8000英尺以上的机场定义为高高原机场。这些机场在世界并不多见,在国内仅有21座。由于高高原机场所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空气稀薄,运行环境远比一般机场复杂得多,对这类机场的绿化美化建设显得特别不易。
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的泸沽湖机场,海拔3293米,地势险峻,高寒缺氧,是云岭海拔最高的高高原机场,是国际民航界公认为全球飞行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曾被称为“空中禁区”。
泸沽湖机场航站楼(抒鑫/摄)
然而,机场迎难而上,不断挑战,成功开通广州、重庆、成都、贵阳、武汉、昆明、西双版纳、普洱8条航线。2019年航班起降突破2168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在全国高高原机场中排名第11位。在安全服务保障的幕后,机场人用辛勤的汗水,默默铺就高原植被,打造高原绿色品牌,促进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机场建设规划设计时,明确红线外不弃一抔土,不砍一棵树,未来把机场打造成生态机场,让旅客从天上看到的不仅是跑道、机坪和航站楼,其他地方都是绿色的森林和花草。
绿满机场周边(杨正军/摄)
建设期间,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首次在挖方区边坡采用喷播绿化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在填方区边坡采取格构覆坡的措施,达到边坡稳定与生态恢复的双重目的;设置相应的排水沟和截水沟,降低水土流失,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地保留原有机质高的土壤,避免植被排异现象,为机场建成后利用原有机土进行生态还原,预留了基础条件。
机场通航后,机场党委以打造被森林环抱的高高原森林机场为目标,陆续栽植乔灌,种草覆绿,致力于开展绿美机场建设。广大干部职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利用航班间隙,持续在机场红线范围内场区、飞行区,开展土面区石块清捡、场地平整、覆土、排水沟清理、边坡覆土、补种草籽及土面区碾压。对机场周边树苗补种、浇灌,提高机场周边绿植覆盖率。先后试种滇柏、雪松、水冬瓜、海棠树区域面积约130亩,补种云南松、冷杉等树苗约13000棵,投入职工1500人次。
尽管如此,机场占地面积大、自然环境恶劣,种植土有机质含量缺乏,土壤肥力偏低且贫瘠。加之机场地处高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区,岩溶裂隙发育旺盛,自然环境恶劣,蓄水能力差,土壤不饱水,植物易缺水缺氧枯死。在这样的工程创面上植草难度大,成活率低,植物措施很难长久维持验收标准。
2021年5月30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一行对机场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开展了自主验收核查工作,提出“自主验收不满足水利部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条件”。
收到核查通知,云南航产投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党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理解了省属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同时,邀请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小林,围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主题,全面系统地解读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要求,并在全集团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动员。
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复绿行动就此展开。为解决组织问题,集团党委成立了由集团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及机场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每周跟进,每月调度,高位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核查整改工作。集团建设指挥部举一反三,对近5年已完工投运的、在建的工程建设项目环保水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制定了《云南机场集团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试行)》。
这天下午,笔者走访了集团建设指挥部杨新照副指挥长。刚一见面,他就指着桌前一叠厚厚的文件资料,感慨地说道:“接到水利部长江水利委的核查整改通知,大家心急如焚,不知从何出下手。集团通过党委会专题研究,明确了要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开展泸沽湖机场水土保持核查整改工作,并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专项方案,拨付专项资金,全力推进核查整改工作。经过一年多艰辛努力,各部门精诚协作,最终圆满完成了水保核查整改任务,实属不易。”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集团邀请设计单位采用无人机进行了勘测定界。针对泸沽湖机场地处高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常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土质蓄水能力差,土壤贫瘠等特点,分别进行了现场土壤取样、实验室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等工作,编制了《土壤理化性分析、土壤肥力改良试验报告》、《苗木草种试验方案》,试验种植 乔木5 种、灌木6 种、草种5 个、藤本植物3种,试验面积达3250㎡。经多次优化调整方案,在土壤理化分析、苗木试种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泸沽湖机场地质灾害治理的要求,最终形成了《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水保核查整改项目水土保持设计实施方案》。
尽管前期编制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工程开工后,宁蒗泸沽湖机场地底强烈的岩溶发育和今年极端特殊的天气条件,还是对水保工作进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降雪持续到5月,植物措施迟迟不能实施。集团建设指挥部多次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云南省水利厅沟通汇报,向专家寻求支持和帮助,多次组织专班组成员亲临现场,高位推动工作进展,要求建设指挥部、职能部门每月到施工现场检查督导、提供技术支持。
泸沽湖机场更是身先士卒,机场党委按照集团统一安排,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水土保持办公室,实行“五个一”工作法(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管到底),履职尽责,密切协作,全力以赴按时间节点抓项目落实。在机场领导杨材、钱志坚的带领下,水保办杨正军、吴克江、王志、陶密、周红彬等同志每日吃住在机场,紧盯施工质量和进度,协调设计、监理、造价单位驻场人员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疑虑和问题,克服了高高原机场恶劣的气候环境、不良的地质状况等困难,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同步实施的方法抢抓进度。
皇天不负有心人。2022年8月13日,云南宁蒗泸沽湖民用机场水土保持设施项目顺利通过了自主验收;9月30日,取得国家水利部备案回执。整个实施期共编制发布62期水保整改周报,14期水保整改月报;新建截排水沟7457m,块石清理10029m3,硬化地表拆除6570m2,土地平整62.73hm2,表土回覆151824m3;客土喷播5000m2,植生袋护坡30300m2,草皮护坡35800m2,种植乔木121株,灌木60370株,栽植攀岩植物7000株,撒播草籽145.16hm2,撒播高山松种子218kg,苗木抚育145.16hm2;新建围栏8127m,袋装土拦挡及拆除470m,临时苫盖80000m2。
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泸沽湖机场在高高原152.65公顷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山、水、林、路统一规划,沟、坪、梁、峁、坡综合治理,植物、工程、耕作措施科学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之路。这些措施,不但保障了高高原“绿化禁区”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升防洪排涝等级,加强雨水资源利用,提高环境承载力,改善了机场生态环境,提升了机场生态颜值,而且引领着云南高高原绿色机场建设,打造出水土保持系统机场建设示范工程,如期实现了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得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如今,“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在泸沽湖机场人的心目中,显得尤其珍贵。经过持续治理,绿色在高高原上不断铺展,虽显稚嫩,但已生机无限。当笔者站在跑道一侧的制高点,机场内外一望无际的绿色尽收眼底,到处郁郁葱葱,让人打心眼里感受到高高原上那蓬勃的生命力。
格桑花开(抒鑫/摄)
大山作证。泸沽湖机场周边的生态巨变,是机场人托起绿水青山的梦想,向世界做着深情告白,更是云南航产投集团推动水土流失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云岭高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机场脚步”,助力石佛乡村振兴
在石佛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当所有的汗水凝成光荣的印记,那一定是靠平凡日子里机场人的脚步累积。
2015年10月12日10时23分,由昆明机场起飞,载有74名旅客的东航MU5937波音737-700型飞机,成功落地宁蒗泸沽湖机场,标志着机场正式通航。七年来,越来越多的旅客搭乘飞机,飞向“女儿国”,远离尘嚣,感受高原明珠的静谧之美。而世代生活在机场周边最近的石佛山村人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宁蒗县红桥镇石佛山村的写照。
石佛山村地处红桥镇西北边的高高原地带,距乡政府所在地37公里,距机场10多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00.91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1100毫米。该村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交通不便等因素,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户414人,贫困发生率近30%,属于绝对贫困村,百姓生活艰难。
机场通航后,机场党委派人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沟通,承担社会责任,把石佛山村作为挂钩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包村单位。机场21名干部职工挂包帮扶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派出5名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扶贫,由机场办公室主任吴克江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几年来,机场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高原种植苦荞、燕麦、土豆、附子等农作物,养殖牦牛和山羊。依靠养殖、种植经济作物、中药材和外出务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几百元达到5100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不仅如此,机场高质量完成抗震安居房动员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医疗保障、安全饮水保障、人居环境提升、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等工作。
但是,扶贫工作面对的不仅是建档立卡户,而是广大村民群众。机场驻村工作队员不仅要精准掌握各项扶贫政策,还要掌握其它各类惠民政策,才能做好脱贫和脱贫之外的工作。
2019年3月,机场护卫部主任杨正军抽调驻地石佛山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这位从小在宁蒗深山长大的彝族汉子,水土服、语言通、村情明,开展农村工作如鱼得水。
眼前,不到40岁的杨正军,深褐色的皮肤有些粗糙,一张黑漆漆的脸像极了清官包拯。当笔者说明采访来意,杨正军打开了“话匣子”。
驻村第二天,预报而至的雪花和高高原撞个满怀,漫天飞舞的雪花,肆意降落凡间,给泸沽湖崎岖的山路装扮上了洁白的新衣。杨正军带着兴奋劲儿,冒雪深入蚂蟥沟村小组,走访长期以“未享受到任何国家政策”为由,到各级部门上访,最终上访到“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马某某一家,结果吃了“闭门羹”。在这之前,镇干部和村干部前来做工作也都是这样的结局。
原来,马某某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达不到建档立卡的标准,所以不能享受建档立卡户的政策。
一次次入户,都以失败而告终,到最后,马某某丢下一家人不管,干脆去了山东打工。这时候,杨正军意识到,要把农村每一项政策落实到一家一户有多么不易。
怎么办?倔强的杨正军想到了一个新办法,从与马某某微信沟通频繁的邻居入手,向他的邻居了解他家的情况和在外务工情况,也给邻居讲解扶贫政策和其他惠民政策。慢慢地,通过邻居穿针引线,杨正军和马某某成了微信好友。2020年5月,宁蒗县人社局反馈马某某80多数的老母亲医保费未交,杨正军当即和驻村工作队商量,决定由工作队帮他的母亲及时缴纳医保费,并把缴纳凭证通过微信发给了马某某,让他安心在外务工。打那以后,驻村工作队持续关注他家生活情况,隔三差五帮其照顾家人。
驻村工作队绵绵细雨般的关心,终于浸入了马某某的心。2020年彝历新年,他打工回来,建起漂亮的抗震安居房。上新房那天,专门邀请机场驻村队员到他家做客,热情地说:“机场驻村工作队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为村民操劳,,,,,,”表示再也不会上访了。
除了马某某家,机场党委参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户,抗震安居房建设54户。一栋栋崭新的民居拔地而起,如高高原上冒出来的一朵朵蘑菇,美丽乡村就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上,绿色与新居融为一体。
驻村工作期间,几位驻村工作队员不影响群众生活,不增加村委会负担,自备生活用品,自办伙食,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山村,把心血和汗水洒遍七个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家家户户,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当地的脱贫事业。
调研村民人居环境改造(杨正军/摄)
一次,驻村工作队开展遍访入户时发现,机场挂钩的白山岭和蔡家坪农户,长年人蓄用水都是从山上引来的雨季山岩积水,不但卫生差,每逢旱季出现饮水短缺现象,有时候半夜三更起床,到最近的水源点“人背马驮”,饮水成了这里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机场党委书记与宁蒗县水务局领导沟通并前往实地调研,走访慰问,交流分析。在机场的全力配合协助下,新修水利和坝塘,一个季度内彻底解决了白山岭和蔡家坪农户饮水问题。随后,在全村聘用7名水利管护员,实施用水收费制度,实现“以水养水”,保障了全村所有居民生活用水正常供应。
在脱贫攻坚和和乡村振兴任务中,机场先后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万元,拨付爱心超市筹建资金2万元、工作经费1万元。2020年底,机场挂钩的石佛山村委会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出列标准,通过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和全国普查验收,群众满意度高达99.11%,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实现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和一个人掉队”的工作目标。
扶贫路上(杨正军/摄)
解决了整村贫困问题,优化生态,治理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就到了啃“硬骨头”的重要阶段,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机场党委以“提升人居环境,美化绿化家园”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乡村文明建设的短板,通过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新建淤地坝,荒坡陡处搞绿化,治理水土流失,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行无害化厕所安装、入厕路面硬化,集中人力对进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沟渠、河道两旁和河内漂流的白色垃圾进行卫生清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不仅如此,机场党委充分发挥“航空+扶贫”优势,多措并举开展航空助力乡村振兴,让高山化为坦途,让雪域与外界连接,为当地的美景和农副产品架起金桥,打开“一扇窗”。
机场持续开展“飞出凉山,展望未来”和“民航助学”活动,为宁蒗县高考前十名的学生、家长提供往返机票,组织挂钩户和当地小学生到机场参观,体验乘机项目。机场利用民航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将乡村振兴与航空资源有机结合,把当地冰糖心苹果、高原土豆、高原红米、牦牛肉、苦荞等农副产品,通过航空货运,助力“云品出滇”,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机场智慧和力量。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永远在路上,机场党委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铿锵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这些“熟透山间无人问,锁在深山人未识”的农产品迎来了春天,搭乘飞机飞往昆明,中转全国各地,鼓了老百姓的腰包,富了一方水土。
人文关怀,建设温馨“双供”机场
有人说,泸沽湖机场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高高原机场建设不易,运营维护更是难上加难。在泸沽湖机场机场部,以前很难在其它机场见到的设施设备、密密麻麻的管线,格外引人注目。笔者走到容积式换热器面前,机场工作人员介绍,机场供暖项目釆用太阳能和地热能,在白天太阳光照好的时候主要靠太阳能供暖,在夜间或白天太阳光照不好的时候,主要靠地源热泵系统供暖,两个热源进行联动。这种换热器就是利用土壤取热、土壤释热,达到热量取释平衡,既能保障冬季土壤中的温度,也能避免太阳能集热器板因热媒介质热胀产生的过压。这一技术的运用,每年为机场节约70%的供暖能源。
每年从10月开始,景区泸沽湖气温明显下降,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大衣和棉服,高高原地区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烈,泸沽湖机场早早投入到“双供”工作中。
“我们艰苦点儿没事,但绝不能让旅客在航站楼受冷缺氧,我们所做的服务工作,就是希望旅客能在这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机场地服人员如是说。
热情服务(抒鑫/摄)
机场在航站楼内专门设置了“氧吧”,里面有供旅客使用的吸氧设备。航站楼饮水器的上方都摆放了对抗高原反应的饮品。机场航站楼内安装了弥散式供氧设备,室内的氧气含量高于室外。此外,机场还与宁蒗县人民医院开展合作,每一个航班到达后,医院派出的专业救护人员守候在登机口,准备随时救助有高原反应的旅客。
毋庸置疑,机场作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高高原机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高海拔、高温差,低云、低能见、大风乱流、雨雪、冰冻、大雾等特殊天气,给机场造成的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压力可想而知。长期在高寒、缺氧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干部职工,也有出现记忆力下降、心室偏大、心律不齐等高原现象。“有的员工晚上睡不好,要醒好几次。”机场地服部主任赵锦超说。
赵锦超从香格里拉机场调入,已有近20年高高原机场的工作经验。其实,采访时,赵锦超并不愿意多讲在高高原机场的苦,他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点儿苦实在算不上什么。
是的,机场人缺氧不缺精神,哪怕是面对多重压力,广大干部职工战胜高高原特殊环境的毅力依然坚挺。
“今年以来,受疫情、冰雪天气、3.21航空器飞行事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机场航线航班大幅取消,我们全面开展开源节流、减亏止损活动,过起了紧日子。”机场党委书记、总经理钱志坚说。
说话间,笔者跟随钱书记来到职工食堂。门一推开,一位戴着个白色高帽子,满脸油光,系个白色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在炒菜,俨然像个厨师模样。他拥有一双闪烁有神的双眼,灵活使用着锅铲,菜在锅里来回滚动,仿佛这些菜听他的话一样,自由地翻转蹦跳。
一锅菜起锅,这才注意到笔者,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忙着与我握手。此人正是办公室主任吴克江,我们就此聊了起来。
原来,今年机场严格管控了食堂人工费用支出,各部室轮流排班,自主开办职工食堂,既保证职工日常伙食供应,又锻炼提升职工烹饪技能,还节约了开支十多万元。机场党委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每天参与保洁清扫清理,对航站楼、办公楼室内外、场区和飞行区等区域划片包干,实行网格化管理,积极参与绿美机场建设,让职工体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快乐,激发职工发扬越是处在艰苦的环境,就越要发扬斗志昂扬的高原精神。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机场人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航务部副主任周元城讲述到:“我们与丽江和腾冲机场联合开展山地机场雾、降水天气特征研究及预报研发应用,实现对机场特殊地形下雾、降水分布等特征的分析,开发出云南山地机场气象资料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与丽江机场合作,通过对两地气象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远程预报所需硬件设施、模拟预报发布、预报质量评估,制作出满足高高原机场运行要求的预报产品。”
接下来,周元城还饶有兴趣地介绍了《泸沽湖机场远程塔台新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情况。此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竣工验收、专家评审,2021年9月19日开始实施运行验证。这种面向高高原机场的远程、集中式服务保障模式,不但促进了高高原远程塔台建设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而且全面加速本场从传统空管保障模式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行、智慧化升级转变步伐,提升了塔台数字化水平。机场远程塔台实现远程管制指挥,成为国内首家开展远程塔台运行验证的高高原机场。
枝叶关情,温暖人心。泸沽湖机场作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机场,云南航产投集团党委千方百计改善泸沽湖机场职工生活条件,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下拨4000多万元专款,新建机场多功能综合服务大楼。以现代钢结构建筑主体和装饰材料为基础,巧妙将摩梭文化和彝族文化融合于建筑中,与航站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功能性、实用性。
项目落成,2021年11月,机场干部职工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职工宿舍,由原来的多人间变为标准间,空调热水24小时供应,电视网络、饮用水应有尽有,为职工提供了温馨舒心的生活环境。同年12月,新建的室内体育馆、多媒体培训教室、现代化职工书屋、舞蹈排练室、音乐排练室同步使用,为丰富职工健康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特别是投资600多万元的云南机场首家拥有的室内体育馆,成立篮球俱乐部,为职工在工作之余提供了强身健体、运动锻炼的最佳场所,避免了高海拔紫外线灼伤和寒风刺骨。俱乐部拥有30余人,队员自发筹集会费,购买统一训练服,在工作之余开展篮球训练,组织参加民航系统和地方篮球赛事,打出了名气,取得了良好成绩。
文化凝聚力量,彰显高原情怀。早在机场建成之后,机场党委根据机场海拔高、氧气少、距城远、气候恶劣、职工来自全国各地等特点,投资组建起云南机场首支乐队,购买乐器,建立排练室,为机场乐队日常排练提供专门场所。
“起初,这支乐队只有五人,成员中有汉族、彝族、摩梭人、普米族、藏族不同民族,分别担任主唱、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键盘手。后来,不断吸引机场职工加入,队伍日趋庞大。每天晚饭后,优美的歌声、琴声从排练室传来,为寂静寒冷的机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说话之人正是乐队队长、人力资源助理包利军。这位来自甘肃的帅小伙,身材瘦长,细皮白肉,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光,气度潇洒翩翩。原来,他就是这支乐队的创史人,整个乐队就是他负责组建的。
乐队主要以流行和民族相融合风格,充分展示机场职工的文化素养、艺术天分。随着乐队的不断壮大,近年来,通过业余创作创新,演出多场体现高高原民航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代表机场多次参加民航各级单位、集团组织的文艺汇演,如参加“五四”青年歌手大赛、建国七十周年演出等,取得了优异成绩。
身穿当地民族服饰的泸沽湖机场地服人员(抒鑫/摄)
在丰富机场职工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乐队热心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走出去,传播民族特色音乐,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在机场节日特色服务、庆祝仪式或航班延误时,乐队走进候机厅,宣传航线航班知识,用一首首少数民族的乐曲,欢送各位旅客。原本平淡无奇,一如往常的机场大厅,因为乐队的存在,让大家的心情分外明亮,在音乐声里寻找到快乐的因子,成为泸沽湖机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云南航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副董事长赵家云与泸沽湖机场乐队合影(杨正军/摄)
瑜伽作为一种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身心修炼运动,深受机场职工喜爱。从去年12月开始,办公室王超全自告奋勇,每次组织10人左右参加,为职工讲解瑜伽养生的理念、练习中的重要事项和误区,引导职工调整呼吸,伸展肢体,进入瑜伽状态。通过每次一小时的瑜伽训练,锻炼身心,舒缓压力,陶冶情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机场靠人,文化是魂。走进泸沽湖机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机场文化魅力。在机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机场工会、共青团组织善于营造“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机场开放日、阅读日、电影日、篮球日定时开放,与宁蒗县工会多次开展联谊活动,通过牵线搭桥,机场十多位小伙和当地少数民族姑娘喜结良缘,组建了幸福家庭。
采写结束了,落笔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虽然远在春城,耳畔仿佛飘来机场乐队庆祝通航七周年的乐曲声,那动听的旋律像是璀璨的星辰,在黎明前的夜空闪烁。
通航七年,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惊鸿一瞥,但对于一个高高原机场来说,却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强大的奋进历程。七年来,泸沽湖机场坚守安全底线,未发生过一起机场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第三方顾客满意度测评始终在同类机场中名列前茅;七年来,在集团党委、机场党委的领导关心下,一群坚毅而执着的机场人饱经高原恶劣环境的考验,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无法见证孩子的成长,却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高高原机场。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与默默的付出,成就了过去七年的辉煌,似一朵朵盛开在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美丽不骄,平凡坚强,用心守护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空港。就像一台时间机器,搭乘通往世界的天桥,输送旅客到梦想之地,那里有诗和远方。(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