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员文章

砥砺奋进 在困难前坚定信心——二论贯彻落实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精神
时间:2022-01-13| 编辑:zhangtong|【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过去的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影响,中国民航以非凡的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难中有进,难中有成,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这一年,民航全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十四五”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为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积蓄发展动能。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行业恢复依然受到疫情防控、经营亏损、安全压力的叠加影响。站在历史的新方位,更需要我们焕发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增强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书写新时代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砥砺前行的信心,来自我国全链条科学精准疫情防控的能力。疫情反复是民航业恢复最大的扰动因素。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多地扩散,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但也应当看到,在两年多来与疫情的多次正面交锋中,我国民航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精准的、随疫情变化动态调整的防控标准、办法和机制,有效防止了疫情通过航空运输渠道传播,基本保持了航线航班总体稳定。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特效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以及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疫情对行业运输生产的冲击总体将更加可控。

砥砺前行的信心,来自我国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和内需市场的潜力。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央确定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将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在这一政策导向下,我国经济运行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将为民航恢复发展提供良好宏观环境,尤其将为国际航空货运保持高位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仍然大有潜力可挖。在2021年我国新增航空人口中,来自二、三、四线城市的占比达53%。只要民航主动下沉市场,推出更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活力就将得到充分激发。

砥砺前行的信心,来自国家不断加大的扶持力度和民航自身的基础实力。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不断通过财政支持、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等方式,积极为航空企业纾困,极大地减轻了航空企业的压力。2022年,国家将对民航业恢复发展继续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渡过难关、迎来复苏。不仅如此,经过长期发展积累,我国民航具备了雄厚的发展实力,业务处理能力长期位居世界第二,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中涉及运输航空领域的五个特征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面对疫情冲击,我国民航表现出了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航空公司没有被压垮,骨干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持续发展的安全基础和经济基础是牢固扎实的。当前民航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客观的、特殊的,也是阶段性的,只要外部环境好转,行业供给能力就会迅速释放,运输生产就能强劲恢复。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同时也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前不久印发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勾画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新的一年,让我们砥砺奋进,带着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底气,扎实推进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华章!(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