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如常!”
11年过去了,在“5·12”这一天,我总会收到远方好友发来的这条短信。这条短信让我再次想起了危难中相依相助的伙伴,想起了2008年5月12日生死攸关的那一刻。
还记得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我恰好在陕西咸阳机场值班。那天,天气不错,航班运行平稳有序,一如往常。在一片寂静中,我仿佛听到远处有工地打夯的声音。“这是哪里在施工?”我心里有些纳闷,站起来到窗前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于是,回到座位,继续处理公文。突然,我的座椅先是上下猛烈地震动了几下,然后左右大幅度地摇晃,随之而来的震动、摇晃越来越猛烈、频繁。
“地震了!”我来不及多想,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扶着墙趔趔趄趄地向门口走。值班室的隔壁是管制员模拟机培训教室,进近管制员正在进行培训。教室的门敞开着,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纷纷把着门框,有些慌乱不安。
“还愣着干吗?地震了!赶快往外跑!”我大声地喊着。学员们如梦方醒,忙不迭地冲了出去。在所有学员跑出教室后,我也跟在他们的后面往外跑。
这时的走廊犹如一艘在风雨中飘摇不定的船,楼梯也在不停地上下跳动着。然而,走在前面的学员们竟没有一个人往航管楼外面跑,而是不约而同地冲向了进近管制室,奔向了他们的岗位。我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自豪和感动。
站在航管楼大厅往外看,楼外空地上的车辆还在不停地晃来晃去。管制中心当日值班主任正与疏散的人群逆向而行,急促地向航管楼方向奔跑。
“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是塔台,赶快上塔台!”
“塔台摇晃得很厉害,电梯可能被卡住,上不去,保障即将降落的飞机更重要。”
我们先赶到进近管制室,了解本场航班起降情况和空中航班动态,快速与塔台工作人员联系,了解跑道情况并通报地震信息,做好要降落飞机的安全保障工作。接着,又赶到区域管制室,给气象部门打电话了解震情。我们发现外线电话全部打不出去了,这才回过神来,真正意识到这次地震的严重性。
“主任,是成都地区发生强地震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啊?是成都!”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敏感性,我与管制中心值班主任迅速商定,“要尽最大可能确保航班正常运行,把成都、重庆需要备降的航班全部接过来”。我们立即用内线电话通知各运行单位,一定要全力以赴地确保航班正常落地。区域管制室负责协调华北空管局,指挥飞往成都、重庆的航班就近备降或返航。
“现在赶快上塔台!”趁着大地“喘息”之机,我们迅速冲上了塔台。
在地震最强烈的时候,塔台晃动的幅度有1米多。毫无疑问,这里是整座机场最危险的地方。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顾不上自身安危,带班主任史德宝率领管制员杨永宏、杨国荣、焦鑫、崔丹,勇敢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柜子门全部敞开了,水杯在地上滚来滚去。管制员们一边用力紧紧地抓住工作台的边框,一边准确无误地发出一条条指令。地震仍在持续,塔台仍在晃动,航班运行却依旧正常有序。我又一次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
虽然猝不及防的大地震让眼前的一切杂乱了起来,但我们所有人都清醒地知道,“即便是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全力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部分航班空地联络受阻怎么办?那就空中搭桥,让其他航班代为转接。
需要派人支援成都空管?一线员工争先恐后地报名,我们当晚就组建了管制、通导、气象三支小分队,随时准备出发。
面对难以预判的风险怎么办?各运行部门值班领导主动与兄弟单位联系,随时掌握航班运行动态,最大限度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空管系统各部门的不可或缺性,真切地感受到了空管基层员工的力量。如果不是遇到了大地震,下班后,他们或许奔向了快要收摊的菜市场,或许已经到家为年迈的父母洗衣、做饭,或许正在赶去学校接孩子。现在,为了千万旅客的安全,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
在我心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受到地震严重冲击的机场才得以安然无虞;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多个航班才得以平安落地。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紧张又忙碌的夜晚。望着晨曦中略显安谧的塔台,望着机坪和跑道上的飞机,想到那些彻夜无眠的一线员工,我的眼睛不由得再一次湿润了。
“在突如其来的强地震面前,你为什么不跑?”我曾经多次这样问大地震那天值班的管制员。
“扇区里还有那么多个航班,我怎么能跑?”我的同事总是这样回答我,淡定而又坚定。
大地震怒,空管人不动不摇;老天肆虐,空管人敢作敢当。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勇敢坚守,这就是空管人的操守、空管人的担当。
时间或许已经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可亲身经历过的人永远放不下“5·12”的那一刻。(作者:武海源 单位:西南空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