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民:四十一年的坚守与热爱

d2.jpg

1978年秋天,天津天明中学的高三学生王泽民正在学校的黑板报上写着漂亮的美术字,民航去学校招人,一眼就瞧上了他。录取前要求去区里体检,甲级身体条件的王泽民被区里留下准备来年参加招飞。民航校招的人急了,这人我们也需要,得先下手为强。几番努力终于做通了区里的工作。虽然与成为一名飞行员的可能性擦肩而过,却从此结下了与民航长达41年的不解之缘,也许就像是王泽民说的那样:“这就是命运,我就该是民航的人。”

组织需要的摄影新兵

中国民航创建初期属空军管辖。进入民航新兵连后,王泽民被分到机务大队六中队做机械员,还在业余时间负责大队工会《职工生活》的刻蜡板工作。刻蜡板是个技术活儿,但有美术功底的他上手很快。由于技术好,人勤快,这期间还帮101航修厂做了两年《青年园地》内刊的刻蜡板和美编工作。

1984年,民航北京管理局政治部筹备创刊《北京民航报》(《国际航空报》的前身),急需一名负责美术部分的工作人员,插图、排版、编制都精通的王泽民被选中调到北京管理局政治部宣传处。从机务大队调到机关,每个月的伙食补助和夜餐补助上共少了100元,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王泽民觉得挺高兴,“组织需要你,那是觉得你有用,这可是一种荣誉”。《北京民航报》如期发行,每周一期,这是在北京首都机场地区发行的第一份报纸。既然是报纸那么除了文字外,还必须有照片,谁拍?王泽民主动请缨,拿着一部老旧的潘太克斯相机,成为报社兼职摄影师。

那个年代,个人很少有相机,王泽民对相机的了解甚少,只能从什么是快门、光圈学起。因为相机太老,里面用于自动测光的纽扣电池已经失效,而国内又没有地方配,这给王泽民的操作增加了很多难度,但他相信艺术都是相通的,勤拍苦练加上虚心求教王泽民很快掌握了拍摄技能,《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都开始经常向他约稿。这偶然之间拿起便再也没有放下过的相机,成了王泽民此后岁月里最忠实的伙伴。

d4.jpg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首都机场T1航站楼内的服务场景。

d5.jpg

1988年,民航体制改革,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正式成立,由艺术家韩美林为国航设计的凤凰标志首次在飞机上进行喷涂。

见证国航重要时刻

1988年,民航体制改革,民航北京管理局被分成民航华北管理局、北京首都机场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三个单位,王泽民被分配到了国航宣传部,一路走来,他几乎见证了国航所有的重要历史时刻,也留下了一批国企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资料。

如果说民航运输业是国家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那么我国民航对外展示的窗口前沿则是机身绘有国旗的国航,各种重大政治保障任务都有载旗航空公司的身影。而每逢这些重要时刻,王泽民必定会到场拍摄。

d7.jpg

2008年3月29日,北京奥运圣火开始在全球传递,国航“奥运圣火号”飞机执行了此次任务,王泽民随队拍摄并留下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图为奥运圣火火种在机上存放。

2008年3月29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开始在全球传递,国航“奥运圣火号”飞机执行了这次任务。临近出发时间了,王泽民却发现随行没有安排摄影工作人员做记录,他立即向上级做了请示申请参加,但时间紧任务急,来不及办理证件,无法随大部队一起入境圣火传递的第一站——美国。于是他另辟蹊径,由北京过境西班牙、巴西,再入境阿根廷与机组汇合后,终于登上了传递奥运圣火的飞机。跟随机组白天传递圣火,晚上飞行,就这样单机飞行了160多个小时,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半,王泽民用相机完整地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大家都知道火炬是怎样传递的,出于安全考虑,飞机上是不允许有火,那么火种是如何在飞机上存放的?”正是因为要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展示给大家并且留作历史影像,王泽民要么是在拍摄现场,要么是在去执行拍摄任务的路上。

d8.jpg

2011年,在国航第3架利比亚撤侨航班上,当乘务员在机上广播中说“我们接你们回家”时,同胞们自发地拿起手中的国旗挥舞欢呼。

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国航当时共派出了3架次包机去接回受困的中国公民,王泽民拍摄了首架包机的出发和抵达过程,并随行了第3架撤侨航班。这其中有两个瞬间让他感触很深,一是当撤侨首架包机抵达首都机场时,当舱门徐徐打开,最先走出来的是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后面满客舱都是妇女与儿童,原来接回的首批撤侨人员是妇幼,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体现。二是在第3批接回撤侨同胞的飞行途中,当乘务员在机上广播“我们接你们回家”时,同胞们自发地拿起手中的国旗挥舞欢呼,在那一刻王泽民有些泪目,对国家强大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两个瞬间都被他收录到镜头里,其中抱着孩子的妇女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中国日报》上,并最终被法新社买下版权;挥舞着国旗的这张照片则被收录在“国家中小学德育教材读物”中。王泽民的摄影作品以这种方式影响着更多的人,而“这就是摄影的意义。”他这样说道。

“用作品来表达我的心语”

d3.jpg

在一次由呼和浩特飞往锡林浩特的途中,王泽民拍下了太阳光与地面河流交会折射的一瞬间,并为之取名《易逝》,这幅作品入选了于1992年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摄影展。

“我不仅见证了国航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也见证了中国民航的发展历史”。国航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办公地点在北京首都机场最早的候机楼里,那是一座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二层建筑,后来首都机场陆续建造了T1、T2、T3航站楼,直到现在如期竣工并准备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几十年间,民航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王泽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艺术摄影的尝试和探索。其摄影作品从入选第六届国际艺术影展的《易逝》到为纪念人类动力飞行100周年发行的珍藏版封面照《动力》,由具象的记录到抽象的表达,王泽民在摄影创作上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用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来讲述着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平时不爱讲摄影的话题,因为我想用作品来表达我的心语”。

d6.jpg

2003年,为纪念人类动力飞行100百周年,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了珍藏版,王泽民的抽象作品《动力》被选用为珍藏版封面。

从19岁进入民航,如今那个曾经甲级身体条件的小伙子也到了退休之年。整整41年的时光,王泽民见证了我国民航的飞机从子爵号、三叉戟到如今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机型,见证了国航从寥寥几十条航线发展到现在的数百条,见证了整个民航事业高速发展并跻身世界民航大国之列的全过程。身处其中,坚守一线,兢兢业业数十载的王泽民感恩于自己与中国民航共同成长的这段经历,却对自己的坚守显得十分淡然:“我的经历平淡且丰富,一是坚持,二是热爱。”

这是王泽民对自己的一句总结,也是对他这几十年民航岁月最好的注解。(《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晓兵、王姝一)

王泽民

1959年,生于天津。

1978年,在民航北京管理局从事空军地勤及文书工作。

1983年,在民航北京管理局政治部宣传处,参与创建《北京民航报》。

1988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宣传广告部,参与创建《国际航空报》。

1992年,作品《折射》组照获全国首届“探索”艺术摄影比赛优秀奖。作品《易逝》入选第六届国际摄影展。

1998年,在北京举办《痕迹》个人艺术摄影展。

2000年,作品《昆仑山》获“大鸿鹰杯”全国风光摄影大赛优秀奖。

2001年,作品《飞向远方》《一切良好》获澳门《航空与旅游》摄影公开赛全场总冠军奖、优秀奖。

2002年,作品《宫墙》被编入《中国摄影1949~2000摄影大选》,次年被编入《中国传世摄影集》。

2003年,作品《巨鲸》获“中国航空航天摄影大赛”民用航空类二等奖,同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奖。

2005年,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党委工作部,从事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2011年,作品《荷花》被中国驻法兰克福领事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