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机场共成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机场的地服工作还是“手工作坊式”的:航班时刻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旅客信息和登机牌是提前手工记录、制作的,旅客到达后还要靠地服人员走路引导出港。
  陈华的职业生涯就是这么开始的。在后来的28年里,她与武汉机场共成长——从大众化到国际化,从手写登机牌到无纸化通关,陈华也从一名普通的地服员工成长为湖北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国际客运部经理。
  “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坐飞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陈华回忆道,那时武汉机场年吞吐量刚刚过百万,国际和地区航线不足5条。
  2009年之后,武汉民航业因高铁影响而一度跌入低谷。2012年,武汉机场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当年就开通了武汉首条洲际航线——武汉—法国巴黎航线,国际业务自此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那两年,武汉机场的国际业务量增长很快,对地面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地服公司决定单独成立国际客运部,陈华也迎来了职业生涯里的一次转型——成为国际客运部的领头人。
  迅速从原来的部门抽调了十几名业务骨干后,陈华卷起袖子就扑在了全新的岗位上。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差事。“国内航线的保障模式比较一致,但国外航企需求多样,使用的也是各不相同的IT系统,我们不能把国内航线保障模式照搬到国际航线上。”陈华说。
  洲际航线开通不久,当时的武汉机场硬件资源尚不完善。如何在有限的候机空间内保障大型客机旅客按时有序登机,是陈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时我们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我们会在登机牌上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登机口广播会按照标签颜色宣布登机批次,这样登机就比过去快速有序多了”。
  到达亦有难题。陈华说,当时的国际到达厅里只有两个行李转盘,却经常遇到三四个航班同时到达的情况。很多外观类似的行李箱密集堆放在一起,旅客很容易拿错。在闹哄哄的人群中,工作人员也很难一一核对。“我们就用自家的熊猫玩偶制作了一块萌熊提示牌,将它摆放在行李转盘上,非常显眼。上面用中英文提示旅客,行李外观相似,不要拿错。”
  国际客运部成立初期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陈华和员工一起摸索,想了不少解决办法。2017年,随着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启用,硬件原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被解决了。
  “回想起来,你说地服工作苦不苦?还是挺苦的。但也有它的乐趣”。陈华说,那些艰苦的时刻,咬咬牙就过去了。
  从2013年的100万人次到2015年的180万人次,再到2018年的270万人次,武汉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国际客运部的保正点工作在陈华的带领下依然完成得漂亮。
  “从飞机落地、开舱门到地面准备完毕、旅客登机、关舱门,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每一个保障节点的时间”。快到登机时间而没有接到通知,地服人员会主动跟机组沟通;登机环节被推后,地服人员就会临时多开一条登机通道,以手工扫描登机牌作为辅助。“这样时间就抢回来了”。
  除了日常保障外,陈华还要不断应对机场技术和流程的升级给国际客运地服工作带来的挑战。7月5日,武汉机场实行了首条国际及地区航线的全流程无纸化。就是这个小小的尝试,陈华和她的同事们却要提前很久开始准备,以确保对新生事物的保障万无一失。
  “万一手机丢了,应该用哪个程序启用手工登机牌?如果扫描系统坏了,怎样核实旅客手中的二维码?”陈华说,她推演了全流程无纸化对现有保障流程的改变,记录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点,然后借鉴其他机场的经验制订了周密的预案。
  如今,武汉机场的国际客运业务在中部地区一枝独秀,航线涉及3个地区、25个国家、56个航点。陈华也在地服部门耕耘了28年,她所在的地服公司国际客运部更是成了一个拥有140多名员工的大部门。
  尽管还有好多想法要去实现,但眼下她最想做的是赶紧休个假,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想去巴黎看看。“武汉—巴黎航线我保障了7年,巴黎还没去过呢!”(《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