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与民航结缘,段冬生表示这完全是一个偶然。1995年,大学毕业的段冬生参加广交会人才市场的招聘,被广州白云机场宣传部看中,成为民航系统的一名宣传干事。在广州白云机场上班的第一天,领导对他说:“小段,这里有一台相机,以后单位有活动就由你负责拍摄吧!”
“行!没问题!”刚刚参加工作的段冬生干劲儿十足,爽快地接过相机。从此他与摄影结缘并发生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未转场前的老白云机场由于身处城区,市民们经常能看到低空掠过的飞机。
初生牛犊不怕虎
接过相机的段冬生觉得自己接过来的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一份责任。要完成好这项工作,仅靠大学选修课上学到的摄影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跑去新华书店买了20多本摄影方面的书,内容从构图、用光到摄影理论等。“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这些书全部看了一遍,不能说本本精读,但重要的部分都反复阅读熟记”。年轻人废寝忘食的学习热情,加上美院出身的艺术功底,他手拿相机投入实战,很快就崭露头角。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摄影作品相继在《中南民航报》《南方航空》《中国民航报》上刊发。
工作上取得的开门红令段冬生的干劲儿更足了,也让他对摄影作品有了更高追求。“交给我的工作一定要做好。相机交到我手上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爱较真儿的个性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段冬生的工作热情一路高涨。他扛着“长枪短炮”深入一线,几年时间踏遍了白云机场的每一个角落,机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认识这个一天到晚总是跑来跑去拍照的小段同志。
辛勤的汗水换来满满的收获。1997年,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段冬生设计策划并独自拍摄完成了广州白云机场宣传画册,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1999年广州白云机场通航50周年前夕,他还全程参与,编辑出版了《白云机场五十年》画册,主要用图片的形式记录和展现了广州白云机场5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
凝聚了段冬生和同事大量心血的《白云机场50年画册》。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段冬生在为期大半年的时间里废寝忘食,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南档案馆、南方日报社以及老民航人的家里查找资料和翻拍老照片。同时,他还一边拍摄记录现有机场,一边设计排版和修图等。为了赶在国庆节前完成任务,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面对超负荷的工作,他就像一个工作狂魔,经常忘记时间的存在,与他一起拍摄的一位同事不到半个月就累倒住院了。其间,段冬生与爱人有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没能面对面地说上一句话,仅靠电话联系。他幽默地将这称作“同城出差”。“毫不夸张地说,最后两天我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9月28日,在段冬生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本画册如期出版了。在段冬生看来,这不仅是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他作为广州白云机场的一分子对这个“家”的一种情感表达。
同年,在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举办的“飞向新世纪——庆祝新中国民航50年摄影展”上,他拍摄的摄影作品获得了多个奖项。
激情燃烧的“永动机”
这期间,小有名气的他不断尝试拍摄多种题材,包括新闻、艺术、纪实摄影等,用影像真实记录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
2001年,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开放,广州迎来了高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白云机场被纳入城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搬迁。想为老机场留下些什么的冲动,再度点燃了段冬生内心的激情。“我就是一台永动机”。
已被纳入城区的老白云机场,停机坪外就是居民生活区。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2004年8月5日老白云机场转场。
“永动机”不是不会累,只是不怕累。离正式转场还有半年时间,段冬生投入到了比平时更为繁忙的拍摄工作中。到了转场前的一两个月,他更是几乎天天都待在机场,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相机。他观察机坪跑道上每一架飞机的滑行和起落,追逐晨光与夕照下的每一缕光影。他经常从早晨第一个航班拍到晚上最后一个航班,简直到了着魔的程度。有时为了拍到理想的画面,他在雨中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广州的夏季闷热潮湿,由于机坪气温过高、拍摄时间过长,不仅相机快门失灵,他脚上的皮鞋也开胶成了“鸭嘴鞋”。虽然很辛苦,但能为老白云机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段冬生认为很值得!
转场前夕,段冬生组织了国内许多知名摄影师拍摄新老白云机场,还在新白云机场航站楼举办了“告别老机场,迎接新机场”大型图片展览,并且把图片汇编成精美的纪念画册。这些都凝聚着段冬生对老机场的一往情深,对新机场的无限向往。
历时3年10个月,新白云机场建设完成。这座极富艺术气息的现代化航空港是中国民航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也是带给段冬生无数创作灵感的一座殿堂。他将这幅作品命名为“水晶宫”。
新老白云机场带给其他摄影师的多是创作上的冲动,但对段冬生来说是心灵上的震撼。广州白云机场从解放初期只有寥寥几条航线,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全国繁忙的三大枢纽机场之一。从老白云机场到如今这座现代化的航空港,段冬生切身体会到了新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以及民航人爱岗敬业、奋发拼搏的奉献精神。能身处其中将所见、所思、所感用相机记录下来,在段冬生看来是自己的幸运,而其间所体会到的民航人的奋斗精神更成为他今后工作中不断汲取的养分。
《鹰击长空》。2003年,该幅作品获中国第二届航空航天摄影大赛民用航空类一等奖。
梦想就在远方
虽然对摄影情有独钟并颇有建树,但由于工作需要,2006年段冬生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摄影岗位,被调至广东机场集团离退休管理部工作,随后在2013年被调至广东梅州机场公司任总经理,2019年被调至广东机场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任职。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段冬生通过摄影磨炼出的坚强意志和对民航事业深深的热爱。
1987年通航的梅州机场,原名是梅县长岗岌机场,2019年4月经民航局同意正式更名为梅州梅县机场。如今,这座4C级机场已有7家入驻航企,运营通往17个城市的12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达65万人次。与段冬生刚到梅州机场履新时相比,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但段冬生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有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外,更多折射出的是新中国民航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他只是接过接力棒,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天外飞行》。一场雨后,一架麦道飞机的旅客正在登机,恰巧经过的段冬生被形状特别的尾翼和经过的车辆 所吸引,拍下了这幅照片。整个画面色彩眩目、构图平稳、动静相宜,登机的旅客、穿梭的车辆勾勒出中国民航 事业的繁荣景象。2003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为纪念人类动力飞行100年出版了画册《今日中国民航》,这幅作 品被选为封底照片。
从民航摄影师到机场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使如今的段冬生很少有时间拿起相机进行摄影创作,他那几个装胶片的大柜子和硬盘里已经很久没有新作品加入了。问他是否觉得遗憾,段冬生回答说:无论在哪儿、做什么工作都是为民航作贡献。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梦——举办一个民航题材摄影展,这个梦想让他觉得自己从未远离摄影。
至于梦想什么时候能实现?段冬生说或许是在新中国民航成立80周年的时候,或许是90周年、100周年……但不管过多久,总有实现的一天。
梦想就在前方,爱民航、爱摄影的段冬生已经将生命和热情倾注在了人生永远的航线上。(《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晓兵、王姝一)
段冬生
1970年,生于湖南。
1995年,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宣传部从事宣传工作。
1998年,创办《白云空港》杂志。
1999年,作品《“汗”子》《抢运救灾物资》获“飞向新世纪——庆祝新中国民航50年摄影展”三等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9年,编辑出版《白云机场五十年》画册。
2001年,作品《着陆》获首届中国航空航天摄影大赛优秀奖。
2003年,作品《鹰击长空》获中国第二届航空航天摄影大赛民用航空类一等奖,作品《焦点》获“德国禄来杯”中国摄影在线友聚2003年嘉年华主题摄影比赛三等奖。
2004年,作品《再见了老机场》《天外飞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全国民航职工摄影书法绘画精品展览中获二等奖,作品《老机场》在“告别老机场,迎接新机场”摄影大赛中获全场大奖。
2011年,作品《百名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获“清风颂廉——广东省国资系统书画摄影展”金奖。
2017年,当选中国民航摄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