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日前,民航局党组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民航局党组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部署,为行业绿色发展指明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方向。《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提出了哪些具体任务,民航各单位将如何落实?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实施意见》起草组负责人。

全面把握民航绿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记者:《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民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全民航对绿色发展工作越来越重视,在节能减排、油改电、生物燃油等方面工作初见成效。但总体看,民航绿色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差距,仍然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因此,民航局制定《实施意见》,加强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原则、任务和要求,对统一行业思想认识,建立完善民航绿色发展工作体系,加强民航绿色发展的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破解影响民航绿色发展的各种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当前,民航绿色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答:随着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民航发展的内外部形势也在持续变化,呈现出“三个新”:一是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时代民航发展要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航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真正把绿色发展作为民航发展的行动指南。二是行业快速发展提出新任务,构建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已成为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各类矛盾的重要手段。三是民航强国战略做出新部署。《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将绿色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切实发挥好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民航强国建设发展的全领域、全流程和全周期。

但现阶段,认识不到位、基础不坚实、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标准不完善这四个主要问题制约着我国民航绿色发展。

总体而言,目前民航行业内仅仅把绿色作为民航发展的一项附加指标,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民航绿色发展理念,没有把绿色放到与安全、效益、服务同等高度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形成以“绿色”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我国民航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完备,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航空产品、基础材料、航油航化等绿色民航制造业的核心、关键技术还尚未完全掌握,民航专业节能服务、碳排放交易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绿色民航服务业的发展刚刚起步。部分民航单位还没有设置推进绿色发展的专门机构,绿色发展责任落实不到位。符合市场规律的激励政策、与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相适应的支持政策、行业绿色发展的投资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并没有形成有力支撑。

“三步走”完成22项任务

记者:根据《实施意见》,民航绿色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一加快、两实现”民航强国战略为目标,坚决破除束缚民航绿色发展的各种障碍,不断提升和发展民航绿色发展水平,努力实现中国民航走在世界民航和我国各行业绿色发展前列这一伟大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实施意见》提出“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普及,初步建成绿色民航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考评体系,逐步开展绿色民航适航审定研究,民航绿色化、低碳化运行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绿色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第二步,到2035年,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全行业,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成熟完备,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形成规模,绿色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与民航强国建设相契合的民航绿色发展模式。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民航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出行方式全面形成,绿色管理水平实现国际领先。

记者:实现民航绿色发展目标,需要做好哪些任务?

答:民航绿色发展任务与民航节能减排工作是一脉相承的。此次《实施意见》中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充分借鉴和采取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同时又结合新时代民航发展的新要求,增强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具体而言,民航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六个方面22项:一是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绿色民航政策管理“四个体系”;二是坚持提质增效目标导向,大力提升生产运行节能减排水平,做到“四个提升”;三是坚持资源良性循环,有效提升机场降耗治污能力,落实“三个任务”;四是坚持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构建场内场外生命共同体,推进“四项工作”;五是坚持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持续完善民航绿色服务流程,注重“三个方面”;六是坚持开放创新,培育民航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打好“四个基础”。

《实施意见》同时提出,要充分发挥理念引领、创新引领、标准引领、方法引领、协同引领、战略引领等六大引领作用,形成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聚焦重点难点 提升指导性操作性

记者:《实施意见》有哪些特点?

答: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注重了全要素与主任务相结合、责任主体和任务导向相结合、规范性和指导性相结合。

比如,《实施意见》中选取14个关键要素,兼顾天空到地面、场内到场外,涵盖了民航绿色发展的全部内容,兼顾了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生命周期当中。《实施意见》在制定过程中还始终聚焦民航绿色发展的重点问题和重要任务,强调精准施策。

与此同时,在制定主要任务时,《实施意见》明确了按要素分类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任务导向、突出共建共治、减少工作重叠。按要素分类可以针对不同要素提出具体而清晰的措施任务,有利于整合全行业的力量共同施策,还可以避免因工作同质性强而带来的任务重复。

在内容方面,《实施意见》中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明确绿色发展的“红线”,也提出了指导性措施,指出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有关内容部署专项任务。在指标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低碳、循环、可持续的逻辑结构,制定相应的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各行业主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区域特点有选择、分步骤的制定工作计划,有利于提升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记者:如何理解《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民航绿色服务”这一概念?

答:优质便捷的服务是中国民航的金字招牌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完善民航绿色服务流程,改善旅客出行体验,不仅能有效提升旅客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人均能耗。

因此,《实施意见》明确要从提升航班正常率、提升民航绿色服务水平、倡导优先公共交通出行三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民航绿色服务水平。

航班正常率是民航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集中体现,提升航班正常率能够大幅降低资源空耗,是民航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不科学不合理的流程会占用更多的航站楼资源,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要不断优化机场服务流程,持续提升绿色服务水平。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有利于减低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通过便捷的服务和人性化的设计提升机场公共交通出行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航班正常为抓手,保持控总量、调结构的定力,在运行总量、运行标准、运行管理上精准发力,同时提升航班延误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和资源调配力度,健全旅客服务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滞留旅客。就是通过引进自助安检、自助登机等新技术,优化值机服务流程,缩短通关时间,并推广自助行李托运和行李全程跟踪系统,优化行李流程。就是优先保障和使用公共交通,在大型枢纽机场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在中小型机场合理构建快捷环保、经济适用的绿色交通体系。

记者:未来如何培育民航绿色发展产业体系?

答: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构建民航绿色产业体系、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民航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实施意见》提出,培育民航绿色产业体系需要打好“四个基础”,即夯实民航绿色产业的理论基础,强化民航绿色产业的科技基础,构建民航绿色产业的实体基础,拓展民航绿色产业的合作基础,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发展新局面。

应该说,培育民航绿色产业体系,将有助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民航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民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助于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大幅提高民航产业绿化程度,形成民航绿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换代,极大改善民航现有产业结构状况;有助于新技术分享、管理知识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民航绿色产业累积迭代优势。(《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陆二佳)

相关链接:

《关于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