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中国航信离港项目团队:不舍昼夜 只争朝夕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者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拿焊枪、电钻,不铺路架线,电脑屏幕、系统数据就是他们的工具和“武器”;他们常驻机场20余人,平均年龄28岁;吃方便面、吸灰咽尘、长途跋涉、加班加点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就是参与大兴国际机场信息系统建设的中国航信离港项目团队。
 
 
穿过满是灰尘、挖掘机和各种施工设备的小道,走进中国航信的“办公区”,两间临时办公板房中的一间,是离港系统项目测试和投产专用房间,墙上大幅的项目时间表非常醒目:“2018年11月30日,实验室测试”“2019年3月31日,生产系统部署”“2019年4月30日,现场测试”……随着6月30日全面竣工这一重要时刻的临近,一个个里程碑节点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航信人只争朝夕。
 
 
“机场建筑施工等建设进程很紧,情况瞬息万变。一些点位部署由于施工的原因具有不可控性,如果等到完全具备条件了再进场测试,就会耽误系统测试进程。”项目组负责人之一、北京航信机场信息服务部副经理王洪生介绍说,“所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为了确保按时、成功投产,我们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将一些测试工作提到前面并行开展。”
 
 
正如王洪生所言,在大兴机场航信办公区域内,满是正在测试、联调的航信工程师。除了北京航信常驻工作人员外,有的来自研发中心,有的来自广州航信。大家三五一组,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热烈地讨论、操作,旁边还放着顾不上吃、已经冰凉的盒饭。
 
“每天在航站楼里巡检,走一圈回来,洗手、洗脸,水都是黑乎乎的。”北京航信的徐航2018年刚刚参加工作,对大兴机场已经如数家珍。“每天巡检两次,每次大约1万步。”在到处是施工围挡、线槽、噪音和粉尘的环境里,检查机场5个长长的指廊间自助值机、登机门点位情况,是离港项目组每天的例行任务。
 
而对于另一个年轻人王琮皓来说,这一年对他同样难忘。“我住在通州,原来每天来这里上班,坐地铁、倒公交,单程就需要大概3个小时。不过,我们还有住在顺义区的同事,就更远了。不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能够参与大兴机场的建设,这不仅是本职工作,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值得!”
 
“听前辈说,以前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设,航信的工程师从项目开始到最后投产,每天吃住在工地,从没回过家。跟他们比,我们要做的还很多。”王琮皓坚定地说。
 
“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需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大家一起攻坚克难。”北京航信党委办公室主任沈继英告诉记者。2019年3月28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离港项目组临时党支部经上级党委批准正式成立。4月3日,党员先锋突击队授旗仪式在工地举行。
 
“之前我们这里有些同志离家远,忙起来顾不上家,家里老婆、孩子有意见,心情也不好。我们通过党员大会谈心,一起想办法、解困惑,加油打气,大家伙儿的心气儿和干劲也更足了”。党员赵刚介绍说。
 
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主要有4位党员同志,他们既有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航信,也有刚入职不到一年的新党员。“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感觉跟组织更近了,参加组织生活更方便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党支部书记吴贺说。虽是临时党支部,但“三会一课”制度等组织生活开展有序,在带动全体团队做好项目工作、凝聚团队力量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月16日,按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离港项目进度要求,中国航信对所负责的离港系统与广播、旅客服务等系统进行了联调测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修改与优化,圆满完成了任务。为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顺利通航,每个航信人都在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 通讯员陆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