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强大的增长引擎。快速增长的航空运输量需要持续扩大的机队规模来支撑,全球主流民机制造商对未来20年中国民机需求量的预测均超过了7000架。
随着中国国产大飞机项目的稳步推进和国产支线客机ARJ21的不断投入运营,未来广袤的天空中,国产民机必将占据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航空工业以及上下游产业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从而为资源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民营航空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全国人大代表李飚也敏锐地观察到了民营企业在民航装备国产化趋势下的新机会,于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支持民企参与民航装备制造国产化的建议》。民航局及时进行了答复,表示支持民营航空技术企业参与国产大飞机制造相关项目,同时支持能够满足相应民航规章要求的民营和国营产品投入民航运行使用。
长期以来,强大的民机制造业是民航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支撑点,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为大飞机战略服务,鼓励国内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的研发和应用。引导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国产化,形成与我国民航业发展相适应的国产民航产品制造体系。
李飚指出,大飞机制造业是由国家主导的战略工程,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杠杆倍增作用显露无疑。但在C919、运20、AG600等重大项目上,由于各种原因,民营航空技术企业鲜有露面。这不利于中国航空工业多元化创新发展。目前,在国产大飞机及系统部附件研发项目中,民营企业仅参与少量项目研发。他建议中国航空工业在制造领域更多地向民企开放,不仅参与零部件项目,也参与系统和整机的研发制造,促进技术创新,更好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整体促进国产大飞机研制的稳步、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升级。
在成为增速最快的民航市场的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航空技术服务市场。以飞行模拟机为例,市场需求量大且市值较高,但国内目前的飞行模拟机基本来自国际上的四大模拟机制造商。事实上,国内唯一的全动模拟机制造厂商——安胜(天津)模拟机制造公司——已制造出国内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模拟机,并通过民航局认证投入运行。但由于市场和政策等原因,其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为此,李飚建议,要鼓励国内航空公司更积极选用民营企业的技术服务,以降低成本和缩短保障周期。同时促使国外飞机制造商开放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与国内厂家尤其民营企业深度合作。
事实上,民航系统始终支持并关切航空制造业中民营企业的发展。2018年11月,民航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实现适航审定与航空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并于2019年1月组织成立了航空零部件和航油航化产品应用推进工作组,邀请包括民营航空技术企业在内的国内制造厂家与主机厂、航空公司加强交流,推动国内航空企业参与航空装备制造。
鉴于目前各民机制造商、航空公司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选取供应商,一般只要是具有符合民航规章规范的国内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是愿意积极选用的。民航局适航司相关负责人建议,民营航空技术企业应依据民航市场发展情况,提升产品和服务,主动与需求方加强沟通,从购买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民航局将继续积极推动,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现状,建立需求方与供给方顺畅的交流平台,支持民营航空技术企业参与民航装备制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