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美食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洋大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开放的经济特区,使海南的“吃”表现出几大特点:一是新鲜、二是天然、三是奇特、四是丰富。 在海南吃山珍海味,讲究清淡鲜活、原汁原味。来海南旅游,就一定要吃海鲜,鱼类肉嫩味鲜,为宴席首选;各种虾如基围虾、对虾、龙虾及各种贝类如鲍鱼、扇贝、鸡腿螺、剪刀贝等也是必食之珍。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是海南四大名菜,另有临高乳猪、石山壅羊、曲口海鲜和"三亚三绝"全岛有名。海南美食家也有品位,不光是张口猛咽,而是在吃中吃出文化,吃出民俗,吃出特色,吃出地道的海南味。 海南餐馆注重环境,力求生态化:大海边、温泉旁、椰林中、榕树下,哪里风景美,就在哪里吃。现将海南的特色美食详细排列如下,可一一尝之:
四大名菜之一

文昌鸡: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鸡食榕树籽而肥,放养 8-9 个月再用笼圈于安静避光之处,饲以花生饼、椰肉丝、蕃茨、热米饭等催肥。食文昌鸡以白切为主,另有椰汁郛鸡、酥鸡炸子鸡等。其白切加工方法和佐料俱独特。白切文昌鸡皮黄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鲜。

四大名菜之二

加积鸭:产于琼海市,又称“番鸭”,据传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该鸭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由于琼海市加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因此人们把海南加积地区饲养的番鸭称为加积鸭。

四大名菜之三

东山羊:产于万宁县东山岭,毛色乌黑,肉肥汤浓、腻而不膻。其美味据传是因羊食东山岭特产鹧鸪茶等稀有草木所至。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曾被列为“贡品”。东山羊的食法多样,有红焖东山羊、清汤东山羊、椰汁东山羊等,各具特色,皆是难得的美味。

四大名菜之四

和乐蟹:产于万宁县和乐镇一带,膏满肉肥为其它蟹种罕见,特别是其脂膏,金黄油亮,尤如咸鸭蛋黄,香味扑鼻,营养丰富。和乐蟹食法多样,最常见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调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与内地河蟹相比,和乐蟹有两个特点:一是脂膏几乎整个覆于后盖,膏质坚挺;而内地河蟹膏质烂软,为块状,数量显然比和乐蟹少。二是和乐蟹比内地河蟹肉质优而量多。此外,曲口青蟹、花蟹和陵水的琵琶蟹(一种直行的蟹)也都有名。

生猛海鲜之一

曲口海鲜:曲口湾位于东寨港,出产青蟹、血蚶、蚝、对虾为最佳。所产青蟹一般每只重达0.5公斤,似和乐蟹。血蚶体内有汁似血,开水稍烫即食,味甚甘美,还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民间有用炭火烤的食法,叫做“原味血蚶”。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素有“海底”之称,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血鳝是一种特别的鳗类,无骨无刺,浑身是血,肉细汤浓,营养极丰富,食法可清蒸可油炸。曲口的对虾有墨吉对虾和斑节对虾,以体大、味美而著称。

生猛海鲜之二

梅花参:是海南省特有的海珍,三亚“三绝”之一。主要产在南海诸岛海域。海参为“海产八珍”之首,尤以梅花参为最珍贵。梅花参最长可达1.2米,重12至13千克,故称“海参之王”。梅花参经济价值很高,既是滋补品,又可治病抗癌,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梅花参可用鸡汤清炖,也可切片加辅料清炒,还可以甜吃,即用海参、鸡蛋、桂圆加冰糖清炖。

生猛海鲜之三

鲍鱼:是三亚“三绝”之一。鲍鱼非鱼,而是属于贝类,是一种海产软体动物。主要种类有杂色鲍、半纹鲍、羊鲍、耳鲍和皱纹盘鲍五种。鲍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它紧贴在数米水深的石块和石洞壁上。采鲍者拿小铁钩,悄悄潜下海底,窥准鲍鱼,迅速用钩一钩,鲍鱼从岩壁上脱下来,就马上把它接进网袋里。钩鲍鱼第一钩就得成功,否则,就是把它钩得四分五裂,它也不会脱离岩壁。

生猛海鲜之四

后安鲻鱼:是万宁特产之一,盛产于后安小海。鲻鱼又分为乌头鲻、白宜鲻、赤鱼鲻、青鲻、硬磷鲻5种。后安鲻鱼,体长稍扁,头部平扁,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上颌中央有一凹陷,背鳍两个。小的长约10厘米, 大的长约50厘米。鲻鱼以泥表所附的硅藻及其它生物为食物。 后安鲻鱼四季均可捕获,秋冬为旺季。它是高档鱼种,海鲜补品。不但是宴席上的佳肴,又是老少病弱者、妇女产后的最佳补品之一。

生猛海鲜之五

海胆:又叫海刺猬,是一种棘皮动物,呈圆形、半球形或心形。文昌县龙楼所产的海胆比较有名。海胆虽然其貌不扬,但它的生殖腺即海胆膏却是一种味道极鲜美的食物,营养价值很高。它可生食,也可加工成酒精海胆、盐渍海胆、冰鲜海胆和蒸熟食用。我国早在清朝已利用海胆膏加工成“云丹”,列为风格别致的宴席佳品。

生猛海鲜之六

龙虾:龙虾是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浅水海域的海洋动物,是虾中佼佼者。它披盔带甲,还有两条长长的触鞭,美丽威武。海南产好几种龙虾,在文昌东郊椰林等地,游人可在养殖的网中自选鲜活龙虾,即时品尝美味。龙虾是名贵的食品,其肉软滑,鲜腴可口。在海南,多是生吃龙虾(蘸上芥末和调料),并以虾头、尾、足等熬粥;也有炸、爆炒、清蒸的吃法。龙虾、对虾、基围虾构成海南美食中的主菜。

风味美食之一

临高乳猪:是全国特有的猪种,体小腰直,皮薄肉瘦。烧烤后,色泽油红,皮酥肉香。此猪畅销港澳,久享盛名,是海南传统的出口产品。

风味美食之二

石山壅羊:产于琼山市,圈养,饲以石山(属于死火山)地区经过挑选的“羊草”,使之皮细肉嫩,不腻不膻。最佳的壅羊是出生半月至20日羊羔或是圈养两个月左右、重约15公斤的中羊。壅羊的食法有汤涮、白切、红焖扣羊和药炖,以羊肉火锅为有名。

风味美食之三

温泉鹅: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有架子阶段野外散养以食百草为生,育肥阶段入笼填养,以糠等粗饲料填食,具有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清淡原味,淳香可口的特点,鹅血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铁、钙、锌、铜等10余种对体有益有微量元素,多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

风味美食之四

万泉鲤:产于琼海市万泉河中,有溪鲤、镜鲤、倩鲤和凤尾鲤。前三种约同于普通鲤鱼,而凤尾鲤身及尾鳍料长,呈桔红色,鳞色鲜艳。溪鲤、镜鲤、凤尾鲤多生活在万泉河中下游的深湾和急水滩处。倩鲤生长在万泉河出海口的半咸淡水中,是万泉鲤中最为佳美的。此乃万泉河出海口食料丰富,河水咸淡适度的缘故。万泉鲤营养丰富,一般重1至2公斤,大者达10至15公斤。秋天,万泉鲤蓄脂肪过冬,此时最肥美。 万泉河鲤吃法多种,通常吃法有甜酸鲤鱼、清蒸鲤鱼、姜炖鲤鱼。万泉河畔的琼海市加积镇人的吃法经常是鱼片打边炉。

特产美食之一

沙虫:海南特产,长两寸左右,状若芦芽,爆炒煮汤下火皆宜,入口脆嫩味鲜。沙虫干可熬粥。沙虫是高蛋白的补品,据说在月圆的晚上,沙虫就会浮到浅海水面交配,这时所捕捞最佳,特具补肾壮阳之效。

特产美食之二

大洲燕窝:产于万宁县的大洲岛,是海鸟金丝燕用唾液与海藻等柔软植物混和胶合所筑的巢。海南省东南至西部沿海地区一些岛屿的悬崖绝壁上出产燕窝,但以大洲岛出产的燕窝最为著名,被人们视为东方珍品。燕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极其珍贵的海味滋补品。

特产美食之三

山牛肉:主产于五指山市和保亭县。山牛是一种小黄牛,体形稍小,成群野放于热带山林之中,任其自由自在。此牛在纯自然的环境中长大,近似野生,食用前往往需猎杀。山牛肉肉质特佳,香鲜兼俱,在海南有五指山、保亭山牛肉赛鹿肉之说。

特产美食之四

红鱼粽:又称红鱼筒,是一种酶香鱼,是儋州著名的风味腌制品,是深受东南亚消费者和广大游客喜爱的佐餐上品。红鱼粽制作工艺精巧,一般选每条4公斤以内的新鲜红鱼,海水洗净,再用小木棍从鱼口直插到内脏加盐,至鱼肚饱涨止。再将红鱼平排放在鱼池或鱼桶里,层层码盐,最上层以大石堆压。“淡口红鱼粽”腌制5-7天,“咸口红鱼粽”腌9-10天后取鱼,抽出鱼腮和内脏,并去鱼鳞,用清水洗三次,将草纸塞进鱼口中,用白纸薄片装盘,加少许猪肉片、姜丝下锅蒸熟。吃时脆、松、滑、香妙不可言。

风味小吃之一

椰子船:又称椰子饭。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的传统小吃。是将新鲜椰子的硬壳剥除,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开口装入糯米、再加入白糖、鲜椰汁,淡鲜奶等,将封口缚紧,放进锅中急火煮沸,然后慢火闷约3-4小时即成。吃时,如同切西瓜似的将肉瓢切成若干块,每块都是两头尖、中间宽,形如船形,故名椰子船。该食品形、香、味、色俱佳,具有浓厚、质朴的椰乡气息。

风味小吃之二

椰香高粱粑:流行于琼海、万宁一带。做法是将高粱米、糯米混和洗净,浸泡后配清水磨成浆,装入布袋压干,取出搓成圆形小坯。装入蒸笼猛火蒸熟后,趁热粘上糖拌椰丝即成 。

风味小吃之三

清补凉:将鲜椰肉,芋头、红枣、绿豆、鹌鹑蛋等煮熟,然后加冰、加椰子水或糖水食用。该食品清凉可口,消暑健胃,在海南炎热的夜晚喝上一碗,清爽彻肺。

风味小吃之四

菜包饭:定安定城人爱吃菜包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全家聚集着吃菜包饭,有“齐心协力,拢住家财不流失”之意。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

风味小吃之五

海南粉:米粉类小吃在海南非常普遍,海南各地有售,是特别有吸引力地方小吃。发源远溯福建省,近推海南澄迈县。海南粉有汤粉、腌粉、炒粉等。吃法:腌粉以特殊佐料,配上葱花、香菜,味道首推澄迈,海口腌粉亦有名气。汤粉放在佐料汤中,以兼具清甜、淡酸、微辣的陵水县酸粉为最。炒粉以琼海市塔洋镇最为出色。 汤粉贵在汤好,汤用多种原料熬成,冲调粉条,配上牛肉干、花生、竹笋等配料和佐料,“味道好极了”! 腌粉以腌技见长,一碗粉要用10余种佐料腌制,这些腌料往往是各店摊自制,据说配方密不告人。 炒粉妙在火候,炒时加猪肝、瘦肉、葱,并用生粉打芡,吃时再撒上胡椒,香味扑鼻。

风味小吃之六

海南鸡饭:鸡饭的主料是鸡和大米,最好的鸡饭选用“文昌鸡”。由于“文昌鸡”供不应求,一般鸡饭推档选用本地种杂色鸡,要求是刚成熟而尚未下蛋的鸡,以1至1.5公斤重为宜。大米选用上等新鲜的优质米,鸡是白切鸡,清汤中烫熟,皮色油黄,肉白且嫩,骨髓带血,吃来清甜爽口。 米饭的制法:一是猛火热锅中下鸡油、蒜茸爆香,随后倒进洗净滤干的大米翻炒,再加鸡汤调匀,加盖煮熟;一是将蒜茸或葱爆香的鸡油倒进普通方法煮熟的热饭中,加少许精盐和味摊,白切鸡佐酒,鸡饭随之,其味悠长。

风味小吃之七

海南粽:北方的粽为圆锥形,用粽叶包得小巧玲珑,内糯米,有花样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红枣。海南的粽则另有不同: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大开食者胃口。

风味小吃之八

海南火锅:俗称“打边炉”,在海南无论冬夏皆打边炉。这种火锅高档的以果子狸、蛇肉、龟肉配红枣、党参、淮山、枸杞煮汤,再加生鱼片海鲜、牛百页、鸡肉烫食,复有豆腐、粉条烫食,后有西洋菜、生菜、空心菜、小白菜等时蔬烫食,最后连汤带水吃完喝尽。吃得人人流汗,气氛热烈。中低档的打边炉以羊肉、鸡肉、猪排骨代替山珍海味,人们照样吃的兴致高涨。

风味小吃之九

鸡屎藤稞仔:鸡屎藤稞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以鸡屎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鸡屎藤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并且气味香淳,所以鸡屎藤稞仔汤一直是众喜爱的食物,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日,琼海市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鸡屎藤稞仔汤.

风味小吃之十

那大狗肉: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因为传统认为“狗肉不上席”,故“那大狗肉”没能挤进“名菜”之列。 那大狗肉产于儋州市那大镇,此处狗肉加工方法和佐料与众不同,所烹之狗,肉美骨香。狗肉吃法一般采用火锅。其汤料有红枣、党参、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补药和南国独特调料10数种,将熟狗肉切块下到汤料中烫热即可食,香味浓烈,风味自出。 游客如不到儋州,则可在海口市东湖边循着狗肉香找到狗肉店,美美地吃一顿。

风味小吃之十一

东山烙饼:是东山岭餐厅用独特方法秘制的烙饼,类似北方的千层饼,但更为香、酥、软、脆。此饼的特点是外皮酥脆,内皮软润,香深味美,人吃人赞。被誉为“海南第一饼”,有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饼”。由于制作方法没能公开,游客只能在东山才能吃到此饼。

风味小吃之十二

黎族竹筒饭:竹筒香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用山兰稻(一种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香饭素有盐巴香饭、黑豆香饭等,最好吃的是野味香饭。适合作香饭的野味是山鹧鸪肉、鹿肉、山鸡肉,蝻蛇肉、山猪肉等。

风味小吃之十三

黎族甜糟:用黎族特产山兰糯米发酵制成。黎家人将山兰糯米饭,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的酵母,装到竹篮里用新鲜干净的芭蕉叶盖好,让其自行发酵几天后再密封进坛里,经过半个月时间便成为甜糟。甜糟营养价值很高,用来煮鸡蛋则更香美。如果将甜糟装在坛里深埋地下,经三、五年挖出,则甜糟已全部化为浆液而变成“山兰米酒”。

风味小吃之十四

黎家酸菜:黎族招待上宾的一种制作方法独特的菜叫“南杀”。其腌法:一是将黎语叫做“里嫩”(剥去叶子取其幼茎)或“芝温”(取其幼茎和叶子)的野菜,用冷饭和水冲调 ,入坛密封一个月,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和其他小动物切碎,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加进量食盐或盐水,入坛封存,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风味小吃之十五

苗族五色饭:是海南省苗族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饭,在农历“三月三”民间节庆之时,几乎苗寨家家制作。 五色饭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五色饭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是开胃去火的清凉佳食。如今苗家五色饭已改为三色饭,有红、黄、黑三色,分别取色于新鲜植物红葵、黄姜和三角枫。

风味小吃之十六

椰丝糯米粑: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在三亚,常可见到当地妇女头戴斗笠、担挑着椰丝糯米粑,三三两两地沿街兜售。

风味小吃之十七

锦山煎堆:煎堆在海南俗称“珍袋”。海南各地制做的煎堆种类很多,有馅料实心煎堆,有夹心馅料煎堆块,还有没馅料的炸空心煎堆。 文昌县锦山镇的煎堆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种名小吃。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馅有十多种料和素荤、甜、淡各种口味以及块状、丝状各种。锦山煎堆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有些还粘芝麻),用花生油炸熟。不论果皮、果馅都有浓郁的香味。

风味小吃之十八

海南早茶:海南的大宾馆、小酒店以及茶坊皆有早茶。每天早上,海南各市县大街小巷的宾馆、饭店、茶坊、酒肆,挤挤挨挨坐满了茶客,或细喝慢饮,或洽谈生意,或应答酬谢,或情侣约会,大家在互斟互让之中传递感情,交流信息。 有人总结海南早茶为“穷茶富点”。茶无名茶,点则花样繁多,有小、中、大点和顶点、特点之分。

特色美酒之一

海南鹿龟酒:是由于海南著名的中医贡献秘方,以海南特产鹿和海龟为主要原料 ,加多种中药精制而成的低度补酒。色泽红亮、味美醇香。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其物美价廉颇得海南人民和广大旅游者喜爱。

特色美酒之二

槟榔酒:槟榔酒是一种新型的低度保健酒,以优质槟榔、黎族特产山兰糯及人参等多味名贵中药、优质矿泉水,经科学方法酿制而成,口味芳香醇厚,具有驱虫固齿、提神醒脑、理经通脉、益精壮阳、行水下气等功能。此酒为专利产品,在国内多次获奖。

特色美酒之三

山兰酒(山兰玉液):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称之为“biang”系采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 -- 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山兰酒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还有延年益寿、补气养颜和滋阴补阳的功效。消食去滞,数饮愈伤生肌,常饮驻颜长寿。黎家妇女生孩子之后,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去湿防病。近年,海南将科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结合,在山兰酒的基础上生产出“山兰玉液”,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山兰稻每年三至四月播种,七至八月收获。

特色美酒之四

咖啡酒:是采用海南产优质咖啡生产的低度酒,呈咖啡色,兼酒和咖啡双重香味,风味特别,可谓酒中奇品。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