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副总裁 机场与轨道军团CEO李俊风 演讲

华为公司副总裁 机场与轨道军团CEO李俊风 演讲(记者汪洋/摄)

李俊风:各位领导和专家下午好!从大家今天上午和下午的议题,发现大家对于智慧和数据都非常关注,华为公司我们对于行业的理解肯定不如各位专家那么深刻,我们也希望华为从ICT技术包括未来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在这个行业里面看看能不能为智慧民航包括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这方面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首先给大家先汇报一下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大家对华为也比较关注,外面的信息有很多不一样的,这是官方信息,华为公司现在有将近21万人的员工,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是3100多亿,我们研发投入实际上是1615亿,马上到年底了,我们预计今年整体的收入会到6900亿左右,研发投入接近1700亿,我们研发员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5%,以前其实大家说华为很重视研发,就这两年才超过了50%,说明华为在ICT包括我们智能终端领域,我们实际上是想做一个长久的行业贡献者。

所以华为公司做一个行业,我们希望一定是做的时间很长,有时候我们华为刚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包括华为终端现在大家比较喜爱,在国内比较受欢迎,昨天我们开会,老板还鼓励华为员工先不要买华为最新出台的手机,因为供货供不上,把名额让给外面的人。但华为公司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也不好,很多的质量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坚持不懈。

刚才信息中心研发处的朱主任说智慧监管,实际上智慧监管那个项目是在底座上,整个数字化底座是我们做的,民航局对于整个民航行业这么重要的这种项目交给华为公司来做,对华为公司技术能力充分信任。

大家讲数字,数字底座就像一个树的根,这是最重要的,叶子冬天落了,第二年春天又能长出来,根是不行的,根不在了,那个树就不在了。

包括讲的总线和云平台,包括下面一朵云的基础设施,把整个数字我们叫数字底座交给了华为公司,我觉得充分说明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们整个解决方案能力的一种认可,我首先表示感谢,也跟大家宣传一下今年上半年我们刚做的。

目前我们说每一个划时代,实际上每一次全球整个人类生产力的提升都是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政治、军事没有带来整个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是技术,所以我们做技术的应该为此来自豪。

华为公司的成长也是,华为公司一开始成长的时候是做小型换机的,卖给企业的,100户、200户那种,第一次的机会是我们抓住了从模拟到数字,所以我们产生了第一代交换机,叫数字化程控交换机,当时全中国都生产不出来,买的国外的。第二个机会是从ATM到IEP,第三个就是无线技术的兴起。

所以每一次技术的更新迭代一定会催生一批新的公司,华为公司我们分析了过去将近30年,华为公司在每一次电子信息技术的转型中间,华为都选对了技术路线,所以我们目前还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现在我们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了,我们是来拒绝这种技术,还是来主动拥抱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做一些探讨,但是至少从华为公司角度来说,主动拥抱这种技术当然有很多困难,刚才黄总讲了,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包括跟欧洲GDPR的一些对接,这时候你是主动拥抱这个变革,还是找出一些理由来拒绝,太困难了,数据一旦离开我的地方,现在数据都很难出现自己的公司,从一个企业到另外一个企业都很难,但是我相信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的共享、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一定会成为一个大趋势,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所有人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你只有觉得这件事情能做成,你会找出一万个理由把它做成,你觉得这个事情做不成的时候,你就会讲困难。

同时我们在华为,在智慧机场建设里面,我们讲安全、效率和体验,安全是第一的,因为在关键基础设施行业,必须排在第一位。同时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效率,就是内部的运行效率、数据的效率,同时要把旅客的体验做好,大家最后舆论压力也很大。

另外我们讲无处不在的数据怎么去处理,这么多的数据,从空管到航司到旅客,各种系统的数据怎么去处理。

最后我们还要面对一个不断创新的技术,我们以前讲2G、3G、4G,无线的技术,我们讲人工智能大数据,刚讲完数字化,现在马上智能化又来了,怎么办,我觉得智慧机场的建设,我们得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融合带来的挑战,它不是一个问题,带来的是全行业的挑战。

华为公司在这里面,红框里面是华为公司的,我们认为最能给行业和客户带来价值的,上层的应用实际上我们都是不做的,但我们是支撑上层的应用,就是我们把自己比喻成自己的土壤或者是根技术,技术可以随便换,包括我们讲“出行一张脸”,10年前“出行一张脸”是没有的或者5年前是没有一张脸的技术,但是只要你把下面这个平台建设好,而且面向未来有生命力,对未来整个新技术的支持,你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同时我们根据数字,就是我们认为的数字底座,数字化和智能化底座,华为从感知到连接到最后开放了云平台这块,我们目前做了一些探索的项目,我跟大家汇报一下,最主要的刚才讲云平台,实际上在中国所有的机场里面,云平台里面华为做了80%,大家看到所有的机场,真正上云的机场一共32个,80%用了我们。

我觉得这里面首先感谢深圳机场,深圳机场是带我们真正进入一个航空行业的,第一个真正让我们了解这个行业的,同时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关键算法,还有主题库指标和数据库。另外我们讲安全,云网安一体,我们也是根据这块去做了。

另外我们讲中国三大云厂商,阿里、腾讯、华为,但是在私有云层面,就是私有云部署这块,我们一直连续,中国4年都是第一了,另外我们把我们的所有云平台和公有云平台是结合在一起的,后面我会讲华为对大模型的支持,也是私有云和公有云都是在一起的,所有的新技术在私有云部署上也是同样有未来的。

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个全栈的能力,因为华为特别在一个行业里面,网络不复杂的时候,统一全栈能力,现在买手机,美国的生态是不开放的,为啥,他对准的是给客户(那个用户)提供最优的体验,他不在乎封不封闭,我也不开放。

华为做全栈能力也是最后给客户的体验是极致的,当然你可以把每个厂家分割开,为了我自己不要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但实际上咱这个行业的企业,体量还没有到巨大的程度,需要去平衡那么多风险,以前中国安装电话的时候,在90年代的时候,十几个厂家,安装一个电话你还得多交钱,提前交两三千块钱,包括买个手机卡都要上万块钱,为什么?就是他把网络弄的极度复杂,最终没有瞄准,没有给客户带来最佳的体验。

华为至少是我们每一个层级都是开放的,比如我们的存储、计算、网络都是开放的,你用我们的路由器加上另外一个厂家的传输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全栈的能力,使你的客户可以聚焦在你的业务应用上,把网络和基础设施,加上ICT的这种云平台,交给华为我们这种对这块理解比较深的,交给我们,希望我们的行业聚焦你的业务,把你的业务逻辑和整个数据搞清楚,这样的话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这是华为公司整个研发的理念,我们让最懂行业的人,你最厉害的地方做你最厉害的,剩下有一部分可能有其它人更擅长就交给项目,ICT这块可以交给华为我们来做。

另外一个做了一些人工智能的尝试,特别这是和深圳机场在做的,这是我们真正的智能机位分配系统,这是前两年在深圳机场上的,上一次香港机场的CEO到我们公司,一看香港机场的靠桥率很高,但是主要是靠拖飞机,对我们的智能机位分配系统真正智能化做到实际效果,不是靠人工或者其它的手段来保障的,一方面减少的场面的冲突风险,同时安全效率体验,降低了场面的冲突风险,效率提高了靠桥率,包括周转效率,大家都不喜欢坐远机位,远机位太麻烦还冷的很,没带外套,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希望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把安全效率和体验通过一定程度表现出来。

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个跟大家有点关系的,我们做了一个机场光感围界,以前围界做了很多,不上的话可能验收不了,我们从前年开始做这个项目,当然做了很多粗研和调查研究,现在主要是在四川天府和长水做了,当时第一次见刘所长,刘所长说你过了6个月再看效果,但是至少我们从1月份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10个月了,冬天没太过,基本上漏报率下降了90%,每天每公里小于一次漏报,而且这个系统更厉害之处在于会越来越聪明,我们刚上线的时候漏报率有点高,越学越聪明,这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智慧。

刚刚大兴机场的高总也讲了,孪生机场未来也是可预测的,通过这种系统,每个月对不同场景吸收数据和能量之后,会把整个系统漏报率保证是零,误报率会越来越降低,使这个系统用的越来越聪明,我也希望各个行业里面能够尝试新技术,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力,因为现在已经有系统了,但是我们发现大量的系统实际上都没有用,不然华为也不会进入这个领域。

最后就是关于全栈智能化的能力,华为下面这层大模型这块,华为主要集中在做L0的大模型,但是我们有很多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智慧机场、航司和空管的建设里面有很多的场景,我们希望在未来,我们坐在这个屋子里面的人基本上可以定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要把中国的航空大模型推出来,当然有很多空管的数据不想共享出来,每个航司也不想共享出来,我觉得只要我们想,一定会把这个大模型建立起来。

前两天我在厦门跟王总见面,大家都希望有这种东西出来,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像气象一样,气象是每个空管要用的,航司要用的,机场要用的,每个地方都建自己一个预测分析,数据也是有限的,而且又不能共享,别人好的经验又不能共享,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建立起一个航空大模型,我们在一起,把数据集中在一起,当然数据隐私安全、法律法规都要遵从的情况下,提供接口性的共享也是可以的,我相信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提高安全,更能提供整个行业对于数据应用的效率,最后使我们的旅客体验,包括今天上午田主任说每天航班最高一万八千架,美国是三万六千架,但是美国的人口还不到我们的一半,我相信以后的航班会达到五万架/日。

这个数据会更多,我们肯定要充分准备好未来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技术性的挑战,我觉得至少是我们这代人要开始做的事情,做不成没问题,可以交给下一代,如果我们想都不想,都在讲自己的困难,可能航空大模型的建设在民航行业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推进和实践的事情。

最后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到华为公司来指导,谢谢大家!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31023_1371463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