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田振才
中国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田振才

田振才:尊敬的杨国庆主任、汪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民航信息发展论坛主办方的邀请,有这样的宝贵机会能够与各位嘉宾、各界同仁一同研讨新时期智慧民航建设,共同展望智慧运行的发展未来。

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探索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进行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共同推进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建设》。

前面,相关领导都对智慧民航和智慧机场和华东地区的智慧民航高质量发展作了精彩发言。

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作为智慧运行的全局场景运行机制和重大工程的建设承担方之一,紧跟民航局顶层规划步伐,积极思考“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力求找出适应中国民航发展,促进航空器运行管理模式和运行效能升级的新路径。

我汇报的第一方面是近年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运行监控中心积极落实深化民航改革任务,推进运行领域数字化转型,坚持中国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业务+  数据双驱动的建设思路,聚焦民航航班正常工作,狠抓运行数据生产要素的治理与应用;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建机制、打基础、提效率、促服务,助力提升民航运行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行数据共享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年年底,签署中国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协议和中国民航运行数据共享科研应用协议的单位覆盖47家运行航空公司所有的40家年吞吐量千万级以上的机场、省级机场集团、空管局以及民航大学、管理干部学院、航科院、民航二所等130余家单位,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涵盖运行保障相关的十一大类372项数据,从以航班运行为主线的飞行计划、地面保障关键节点、多元监视航器、飞行流量管理、航空气象、航空情报、QR等数据逐步延伸至机组、旅客、货物、机场保障资源等相关保障环节,以机制建设促进运行数据共享向覆盖运输航空各运行主体,支撑民航运行全流程管理的发展。

二是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工程顺利竣工。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工程将已具有向行业提供一次接入、全网可达的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支持航司集约化、机场集团化、空管一体化的数据共享模式。民航运行大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集数据绘制、集中治理、分布存储与统一计算为一体,每日处理数据量超过一个TB。基于机场视频监控信息引接工程建设,将先行实现对10个门户枢纽机场的实时监控。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与千万级以上机场A-CDM和省级机场集团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建立了运行数据从机场端采集汇聚到运行大数据平台融合应用的高效渠道。

三是对协同运行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加快实现航权、时刻、预先飞行计划三网融合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工具在全部千万级以上机场和32家主要航空公司相继完成部署,为航空公司、机场搭建应对不利天气、空域用户活动等影响因素,通过预先调整航班计划,初步实现保障能力比如容量与运行需求动态平衡的统一平台。针对今年5月份雷雨季节较早、航班正常率下滑至74.51%的情况,研究实施临时航班正在调整管理措施,对重点航线、重点机场航班进行精准调控,6-9月份,航班正常率达到86.54%。用数据说话,研究编制《中国民航运行品质分析报告》,对涉及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运行效率的40余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系统性地提出影响运行品质的瓶颈问题,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协同运行效率为牵引,不断深化共享数据的挖掘应用。

四是积极拓展共享数据服务领域。我们不但要数据共享共治,目的还是为了要用要服务好。向民航局相关司局提供疫情防控、民航碳排放、航班执行精细化监管等统计数据支持;向民航局机关、地区管理局及监管局提供民航运行态势APP服务;向民航大学、航科院等科研院所提供示范验证、科研项目所需的历史数据资源,以更好地服务政策制定、行业监管为目标,促进多领域发挥共享数据价值。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近年来,民航各运行单位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实践,智慧机场建设快速发展,航司智慧大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空管全国流量管理等系统正式投运,民航安全记录连创新高,行业正常率连续四年保持在8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携手共建民航智慧运行的未来场景,促进各运行单位间高效协调,满足航班量增长和旅客出行需要,机遇与挑战并存,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随着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工作的推进,各运行单位从四年前不愿共享到现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思想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从共享数据范围来看,距离各方实际需求、实现协同运行各类必要数据的充分共享仍存在着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合数据应用场景的实现。

二是推进运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单位信息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新技术应用逐步推广。但仍存在重项目建设轻数据治理的情况,治理体系仍待完善、治理能力尚需提高,以数据为驱动促进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的动能还需进一步激发和增强。

三是目前千万级以上机场均已建立了机场运管委,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我们初步统计1-10月份,各机场运管委组织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14余万班,为全国航班正常率的提升贡献了两个百分点左右。但各机场运管委运行数据支持会商决策的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区域级的运管委正在试点阶段,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支持区域级运管委统一平台尚未建立,跨区域运管委之间的协作机制也在探索之中。

四是为解决千万级以下中小机场信息的建设运维投入不足的问题,去年以来各省级机场集团发挥资源集约优势,推动建设数据中心和交换平台,在这方面省级机场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共享数据、提供集团化服务、通过赋能中小机场强化运行的协同性系统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是各运行单位注重内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丰富智能化应用场景,但基于自有的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决策配置相关保障资源常有偏离实际运行的情况,需基于行业的运行大数据做出全网最优、全局最优的推演评估,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国内的模拟仿真技术也希望科研机构和工业界大力关注和支持。统筹制定运行方案,组织各方共享态势,联动落实运行方案,促进实现安全、效率、效益相统一。这是全新的课题,更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未来五年,随着旅客出行人均次数的增多、飞机运力投入的增加、各地机场建设的发展,民航将面临对内在的航班量快速增长、对运行效率提升的客观要求以及外在的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带来的更大压力。例如,相较高铁允许旅客提前5分钟到站和97%以上的正常率,民航在1300公里辐射圈内的优势竞争压力比较大,通过释放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助力民航运行的高效协同是构建未来智慧运行场景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

三、共建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

按照“十四五”民航智慧运行发展规划,运行监控中心聚焦主责也就是民航局赋予我们的九项职责,做好主业也就是实现高质量的运行监控,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也就是提升全行业的协同运行能力,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搭建一个平台、创建一套机制的发展战略。其中,将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作为基础依托,将协同运行平台作为重要支撑,将运行监控机制作为重要工作抓手。目前,运行监控中心更是启动了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的建设工作。作为一个平台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作重点的汇报。

该系统定位是全国民航的核心运行生产系统,将按照全国、区域、机场三级架构设计,覆盖区域和机场级运管委,运输航空公司、空管系统等用户依托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汇集各类运行数据,与全国流量管理系统、机场ACDM系统、航空公司运控系统等互联互通,清晰界定各方职责边界。基于该系统将不断强化民航运行战略规划的职能作用,逐步实现民航运行全流程管理,支撑民航数字化智能化协同运行,初步设计系统至少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深度融合航权、航班时刻、预先飞行计划:有效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透明度,便利服务对象,支持监管能力提升。二是强化预先飞行计划管理:在优化计划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基于模拟仿真对航班换季、空域调整、新建和改扩建机场等影响民航运行效率的重大事项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反馈,形成机制。三是建立区域和机场级运管委会商决策统一平台:支持组织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在线会商、辅助决策、方案制定、计划审批、计划发布、复盘评估等功能。四是全流程实时监控:对航班空中飞行、地面保障和运力衔接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机位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状态监控,提供返航备降辅助决策信息,集成应急处置所需的告警信息、数字化预案、航班实时动态、保障资源信息、应用虚拟现实呈现,提高预警能力和处置的响应能力。五是运行品质分析:进行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开放权限管理,提供便捷的自助分析工具。

预计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的建设,从现在开始到2022年,广泛调研征集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技术方案,组织研编推出必要的规划,深化五大功能设计,率先完成航权、时刻、预先飞行计划三网融合,依托民航运行大数据中心工程并做优化完善,实现运行数据共享覆盖运输航空各运行主体,这项工作明年上半年我们能够完成,现在就差中小机场,中小机场参与共享到今年年底会完成三分之二,明年第一季度会收尾,也就是到明年上半年就会完成全部运行主体的参与共享。持续增强航班运行全流程监视能力,为试点区域级运管委提供系统平台,支撑数据信息服务,鼓励其他地区结合各自特点推广实践,促进跨区域运管委之间的协同。2023-2024年,集中精力打造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逐步建立支撑生产运行能力,分期向区域和机场两级运管委、航空公司和空管单位推广部署。2025年,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全面投产应用,民航智能化运行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应该说,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的搭建不仅仅是项目建设,更是适应“十四五”民航发展需求,服务于智慧运行全局性场景特点,集协同运行机制构建、运行大数据共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于一体的行业级系统工程。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站在“十四五”民航从单一航空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的新征程起点上,运行监控中心将怀着积极开放的心态,按照民航局的总体部署,真诚欢迎行业内外的各界朋友们共同参与建设民航运行协同系统,共同绘制智慧民航的未来。

谢谢大家!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11206_1335626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