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潮集团能源交通行业首席技术官 朱炯
云数智助力智慧民航新浪潮
朱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浪潮的朱炯,连续好几年参加这个年会,感受也非常深,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量非常大,从2015年,2016年到现在辗转了几个地方,每次我在讲年会报告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技术的发展每年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前两年我在会上讲好几个例子,包括前两年在办理转机、这两年人脸办票办手续等等,以前这些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或者是比较麻烦的,但是这两年随着新技术,随着我们谈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好,其实越来越多地给老百姓的实际出行的帮助或者是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我这里放了几页图片,前些年坐高铁坐机票基本上是人挤人,昨天我来的时候在首都机场感觉这一两年最大的变化,基本上现在在高铁站,在机场需要人工的跑来跑去的办手续流程几乎很少很少了,除了生僻字可能需要盖个章什么的。我在首都机场尝试了自助无人托运。刚才嘉宾也谈到包括今年要构建“交通强国”,构建整个交通一体化的运行。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要出差的时候,从离开家门的一瞬间到到达目的地酒店的一瞬间,过程不管经历飞机、高铁、出租车、汽车甚至是骑自行车,能不能把整体的连接起来。今年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民航局去年印发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等等,给我们提供非常好的前瞻性的指示和要求,但是对于行业的从业者和IT的服务人员来说如何把这些国家要求、部委的要求真正落地?这可能是我们重点要谈的核心内容。 反观浪潮这几年,我们在民航行业也提供了一些服务,做了一些小的帮助。我们也简要总结了一下,真正实现智慧民航从老百姓 或者出行者的角度来看,最后一公里也好、出门一瞬间也好,要达到这种诉求,那么我认为在整个行业当中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构建一个统一的中台以及创新相关的数据应用,所以这是我们提出的核心的三个诉求,今天演讲嘉宾也提到如何实现底层数据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传统数据的孤岛数据烟囱的打通?如何全面融合AI技术、大数据的技术把我们的创新应用场景结合民航真正能够落地?所以我们认为要达到智慧民航的新高度,要聚焦CBD的核心,但是这个CBD是指的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把现在不管是海量的复杂数据还是无序的数据,以及目前可能靠人工去整理的流程,进一步去优化提升他的工作效率,我想这就是我们讲如何去构建整个智慧民航的生态了。 在建设的过程中,这张图展示了三年时间,在三年前刚提出对于民航系统也好、航空公司也好,要真正实现云化,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当时我们提出三步法:第一步就是把业务上云;第二步进行横向的数据整合,就是在不改变传统业务架构的情况下去做业务的数据整合;第三步把数据互联互通之后如何真正的创新去实现新的应用的开发?这张图虽然放了三年时间,但是发现我们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和不断尝试,在座的很多客户包括业内的使用者已经初步达到了平台的整合和数据整合的能力,所以接下来我们更多是如何结合国家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把创新应用层面真正地落实下来。 浪潮这几年服务民航行业,也针对行业的特点包括数据的特点打造了基于整个云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它能够一张图或者在一个界面当中看到目前所有资源的使用状况,所有数据的分布状况,未来能够高效的管理它、使用它。 今天谈的比较多的是有云、大数据、AI,还有一个词叫边缘计算。前两天内部开会的时候探讨一个话题,把AI落地,不光是民航,短期内的场景是什么?当时老板说我这个AI不就是算法加模型加训练吧,我说不是,现在可能从老百姓的视角或者非专家视角来说,我们去找一个摄像头,哪里有摄像头这就是非常典型的AI的落地,现在交通范畴里拍违章、拍尾号限行,以前的方式是照片回传到计算中心进行分析三天之后再给你反馈违章了,还是怎么样,现在在摄像安装AI的芯片,在本地就能够实时进行处理和分析,所以这就是我们谈未来一定是边缘和中心的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民航总部,政务系统当中也实现了初步的业务数据的整合,通过云的技术,通过平台整合的能力,把民航局的政务信息系统初步地进行整合,也打造的基于民航大数据的数据平台,把数据获取、存储以及数据处理这整个数据 生命周期的过程传接起来。我想这张图是比较宽泛的逻辑框架图,但是落在每一个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台的模型当中去,都是比较适用的。 这个过程中很多公司推动自研的产品,同时我们也和航信一块,在航信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中去尝试和探讨,目前把数据的资产和管理和平台技术能力支撑这两个体系初步地串接在一块。 AI要落地第一个场景可能是要找摄像头,第二步我们要对外提供第三方服务优化的,第三个就是数据量非常大,需要数据分析和处理和挖掘的场景也是需要落地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浪潮也发布了叫云脑计划,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一块构建计算平台,构建计算能力,第二个优化模型和算法并且把自动学习和自动训练的模式从传统的人工的迭代逐步转向机器的迭代,所以我们把这个计划也发布在民航的行业,构建整个智慧民航的应用。 与此同时,刚才提到对于计算的提升很多情况下不光是靠服务器,靠存储,更多是我们有一个新的技术手段或者是新的能力。目前我们在国内和IBM成立合资公司,浪潮控股51%,共同打造基于开源的OpenPOWER的生态,会比传统的集散装备性能提升大很多倍,在此之外我们也探讨了在上海浦东机场的建设过程中参与了信息化的一览图的建设内容等等。 这几年我们对于民航的理解也可以说不是特别地深刻,虽然说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认为最终在民航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计算力一定是提升这个服务能力的核心支撑要素,所以对于浪潮来说这几年我们在服务细分行业客户的也不多说了,更多是希望基于行业应用的越来越深的理解,包括现在谈的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推动整个行业往前发展,最终还是希望能够把中国自主的核心能力、核心装备结合中国特色的行业应用的场景,最终构建智慧交通,构建交通强国。 通过每年的年会,也是把我们的理解抛砖引玉提出来和大家进行分享,最终提升智慧民航的能力提升和行业深化,我汇报的内容就这么多,感谢各位专家领导。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