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Y : “新常态”背景下,谁在消费公务机,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您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需求在过去两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吴景奎:最直接的变化是纯奢侈型的消费得到了很大抑制。但过去两年市场对公务机的使用需求并没有出现下降。通过与公务机包机公司的沟通,我们发现他们的包机业务量有很大上升,说明市场中有着很大的刚性需求。这些需求一类是来自业务发展对公务机有真正需求的企业,他们的需求仍然有,而且有很大增长;另一类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在旅游、交通等方面对公务机产生了新需求。
IFLY :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集中在北、上、广等中心城市,这些区域的市场需求是否已经挖掘充分?除了这些区域,您还看好哪些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
吴景奎:即使是在北上广这些发展集中的区域,市场需求也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中国公务机市场在最近几年才真正发展起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和方式还很有限。在过去处于消费顶层的那些人群之外,还有更大量的消费需求没有发掘出来,因为没有合适的产品去适合他们。除了北上广,在全国很多其他地方都有着很多的采购或使用需求,比如唐山、广西以及云南一些地州等,这些区域尽管在经济发展及富裕程度上不及中心城市,但也有对公务机有着强烈需求的客户和企业。
IFLY : 对照美国市场的发展经验,您对中国运营商开拓市场和研发产品,有什么建议?
吴景奎:在探索运营模式方面,国内公务机运营商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也在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国内会计准则方面的限制,像产权共享这样在国外比较成功的产品还未能在国内市场出现。但针对公务机使用权的分享,国内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小时卡等产品,而且还将服务范围延伸到了飞行之外,为客户提供涵盖工作和生活的整套服务方案。这也符合中国客户的文化习惯,相比分享一个实物,分享理念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IFLY : 在中国公务机市场,公务机消费能否走向大众 ?
吴景奎: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方面起到了很多作用,而且还会起到更大作用。互联网对推进社会加深对公务机、公务航空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但具体说能否成为发展主流和方向,现在还有待观察。从全球情况看,公务机很难成为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产品。首先消费公务机有着较高的条件和限制;其次,公务航空区别于运输航空,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非常个性化,而互联网更容易推广一些同质化较高的产品。对于公务机,网络有利于“空腿航班”等部分特定航段的销售,但能否成为主流,还有待观察。
IFLY : 中轻型公务机在中国商务航空市场的需求如何?
吴景奎: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产品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中国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过去,大型远程公务机占的比较多一些,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层面的客户得到了相对充分的满足。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客户的需求没有被引导和挖掘出来,随着行业发展逐渐成熟,如何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也是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合理的价格,寻找最适合自身需求特点的产品。这也是中轻型公务机在市场崭露头角的原因。
IFLY : 公务机制造商在向中国市场销售飞机的同时,也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帮助他们提升运营效率。这些举措对中国公务机市场成长有何帮助 ?
吴景奎:不管是制造商,还是运营商,他们都需要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对制造商来说,飞机的交易只是和客户关系的开始,还需要确保他们对产品有准确的了解,能够应用好、服务跟得上,这是一个闭环。包括制造商在内的世界知名服务提供商,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在为行业提供产品的同时,让市场能够了解产品,放心地使用产品,有利于推动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