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航空运行控制部运行管理中心荣获“2024年民航重大运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5-08-15 16:48: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佳为 通讯员张爽、周珊珊、周政、郗瑾 报道:近期,民航局对在2024年民航重大航空运输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海航航空集团旗下长安航空运行控制部运行管理中心荣获“2024年民航重大运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长安航空运行体系指挥中枢,运行管理中心承担着公司运行组织、运行品质管理等关键职能,履行着新/重开及恢复航线开发、新增过夜飞机、训练飞行、航班计划优化等项目论证及组织保障的重要职责,肩负着牵头组织重大运输保障等工作的“中枢”使命。全年保障航班2.2万余班次,航班正常率90.03%,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93%;完成新开航线论证31条,重大运输保障任务38班次;运行不正常事件同比下降40%……2024年,运行管理中心交出了一份“质效双升”的成绩单。
团结协作,“小团队”释放“大能量”
这个小团队虽仅有四名成员,但均为共产党员,个个“身手不凡”,曾获“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产业工匠”“民航重大运输先进个人”“民航春运保障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表彰和行业认可。无论是重大运输的组织保证,还是各类航线的组织论证,对这个小团队而言,团结协作至关重要。
在重大运输保障方面,运行管理中心始终冲锋在前,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担当和专业水准。2024年,运行管理中心牵头完成多批次重要军事运输保障任务。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协调环节多等复杂因素,运行管理中心迅速启动重要航班运输保障机制,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协调多部门联动配合,克服多重困难,确保运兵航班安全顺利运行。
针对春运、两会、夏秋换季、劳动节、暑运、冬春换季、国庆节、机场北二跑道投运等重要保障节点和大项工作,运行管理中心提前组织召开保障会议,制定详细保障工作单,拟写方案及纪要,形成具体事项,重点跟踪闭环,反复推敲保障细节,圆满完成各项重要保障任务。
运行管理中心员工介绍:“重大运输保障很多是临时紧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争分夺秒。”面对各种困难,运行管理中心一次次高效组织会议,全面充分考虑和评估各类运行风险、各运行保障部门准备情况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及时编写下发生产运行指令,确保航班安全正点运行。
在航线开发论证方面,运行管理中心展现出了高效的统筹组织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养。2024年,运行管理中心共牵头完成新开、重开航线论证31条,初步论证航线37条,组织保障本场训练4批次,尤其是40天内完成西安—大分、西安—鹿儿岛、西安—长崎三条国际旅游包机航线的论证工作,单月执行12班次,此外还顺利完成西安—普吉岛重开国际航线的组织论证及运行保障工作,该航线运行期间航班正常率到100%。
精益求精,推动运行质效“双提升”
运行管理中心坚持对运行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精打细算”,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持续强化航班正常率提升举措,推动航班运行品质和效率“双提升”。
在航班运行品质提升方面,长安航空2024年度执行航班22105班,运行管理中心全年下发运行不正常反馈通知单49起,事件调查报告7起,通过安全运行服务联席会下发、关闭会议布置工作228项、运行提示1540项,主要涉及运行程序优化、飞机故障、除防冰保障等导致航班关键节点不正常等运行品质事件,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避免人为可控原因导致航班延误。
此外,运行管理中心还创新建立“运行品质黄牌及红牌警告”机制,对不符合项进行分级警告,有效促进各部门运行品质提升,这种结果管控与过程管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公司整体运行效率提升提供了制度支持和保障。2024年,长安航空航班正常率提升至90.03%,位列行业第五,国际航线更是达到100%正点运行。
“只有做好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压力管理,运行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加重加厚安全,风险管理是基石,需要从政策解读、航班运行、地面保障等各个环节充分识别运行风险;做好信息管理是确保运行链条有序衔接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信息收集、过滤、加工到信息输出、串联、共享;重大运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在工作中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运行管理中心干部员工对于工作的理解。
在重要运行课题攻坚方面,运行管理中心围绕“掣肘航线正常率提升”组建“党员业务核心团队”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坚提升。该课题组制定航班运行品质提升前置预案,为席位值班员固化航班改航流程,明确航班调时策略,关注每日航班运行情况,发生不正常情况时,立即介入分析航班运行受限点,研讨解决方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持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坚守一线,全力以赴保通保畅保安全
春运、暑运期间,极端天气较多,运行环境复杂多变,航班量、客流量居高不下,给民航运行保障工作带来严峻考验,而运行管理中心全员对保通保畅保安全的坚守,致力于让千万家庭的出行更有底气。
2025年春运期间,陕西突降暴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现积雪,能见度一度降至300米以下,与此同时,长安航空计划执行航班达到最高的68班,运输旅客近万人。凌晨四时,长安航空运行中心AOC大厅灯火通明,值班员通过气象系统发现雪情有加剧趋势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公司于一小时后组织召开年度首次运行决策会,提出“保早班、调中场、控晚班”的处置策略,最大程度避免旅客滞留。上午九时,雪越下越大,机场宣布暂时关闭,此时公司已有12班出港航班延误、3班取消,候机楼内聚集大量旅客。
面对此情况,运行管理中心立即启动“三级地空支援机制”,一方面协调地面服务部做好旅客安置工作,提供餐食和住宿;另一方面通过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与空中飞行机组保持实时联系,提供气象绕飞建议。在这场持续48小时的冰雪战斗中,运行管理中心全员轮班值守,累计做出27项运行决策,协调解决15个保障难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最终保障了85%的航班执行率。多项数据表明,这次空地联动的“极限操作”也获得了广大旅客的理解和认可。
这只是运行管理中心一年中数次处置特情的一个缩影,他们始终以不分节假日的日夜坚守,全力以赴守护旅客平安顺畅出行。(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