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航空运输

全国最高温里迎来暑运第一天 东航机务机坪护航起落安妥

2025-07-02 15:37: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宋梦菲 报道:71日是暑运第一天,东航执行航班3041班次,运输旅客42.4万人次。就在同一天,东航主基地上海的徐家汇气象站“热”到了全国第一。高温天里,东航技术的一线机务员工,在热浪滚滚的机坪坚守岗位、守护航班安全起降。


暑期坚守机坪的东航机务

短停保障:在正午热浪中守护安全

正午时分,太阳炙烤着大地,刚踏入机坪,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仿佛走入一个巨大的蒸笼。

虹桥机场的240E桥位,从北京首都飞抵上海虹桥的“玩具总动员”彩绘飞机刚刚停靠,发动机的轰鸣声虽已停歇,但机身散发的热浪仍朝四周滚滚袭来。东航技术虹桥维修基地空客航线二分部技术经理张磊毅,带着团队快步奔向飞机,开始短停保障。

按照规章流程,飞机短停保障至少要45分钟,包括机下检查30分钟和机上检查15分钟。张磊毅拿起手电筒凑近发动机仔细检查,一股高温气流瞬间朝他扑去,就像进入了烤箱,连呼吸都变得灼热。“这一步是高温天里最难熬的,发动机吹出的热浪有两三百度,但是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凑近去看,仔细检查里面有没有小石子等异物,再热再难受都要坚持。”他一边说,一边将脸靠近发动机缝隙,不一会儿,额头慢慢被蒸出一排排茂密的汗珠。

  “夏天高温,空调系统容易故障,需要我们做好预防和排故”,张磊毅走到飞机机腹下,这里是空调出风口,巨大的热气从中喷出,机务人员们要靠汗水与双手,提前预防故障、尽快排除故障,让每位旅客踏上安全舒适的空中之旅。

烈日下,团队成员们分工协作,每个螺丝、每条线路、每个部件都得反复查看。机翼是高振动区域,上面的螺丝容易松动,因此检查螺丝是短停保障工作之重。“95维修人员顾佳乐虽然年轻,但经验可不少。他顶着刺眼的阳光、抬头眯着眼,指着机翼上一排排螺丝说:“阳光照得睁不开眼,这让检查螺丝比以往有了更大难度,但我现在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问题。如果螺丝缺失就是一个小黑点,如果螺丝松动,后面会有一条黑线。”说起维修,他打开了话匣子,言语里满是对飞机的热爱,丝毫看不出对高温环境工作的抱怨。小顾用袖管擦了把汗,接过一旁同事递上来的冰毛巾和冰饮料笑着说:“高温天气,在我们待命室里有很多冷饮和雪糕,我喜欢吃雪糕!” 


暑期坚守机坪的东航机务

数字化“接力”:让检查进度、问题记录随手可查

1429MU5566珠海—上海虹桥航班平稳降落,张磊毅结束上一段任务,驾驶机坪车赶往下一站。车辆在空旷的机坪下被太阳烤得滚烫,座椅烫得犹如一口热锅,这样的“烤”验就是张磊毅的日常。

在这架刚进场的空客320下,放行人员王曙光正半蹲着身子,手里拿着电子记录仪,仔细查看飞机起落架。他满头大汗,额头布满的汗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白色衬衣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后背上,他却干劲十足:“我不怕热,天生耐热!”

王曙光是一位80后,做机务这一行已经20多年。在他看来,如今的机务工作和以往对比起来,最大的进步和改变,就是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了。“以前我们都是拿着厚厚的纸质手册,在太阳底下翻得头晕眼花。而现在我们都拿电子记录仪,让每一步检查都精准记录、有迹可循。”

一旁的张磊毅则迅速点开手机上“掌上东航”APP,查看这架飞机的历史维修记录。APP上飞机各项参数、检查流程一目了然,“以往这些信息只能回办公区域在电脑上才能查看,现在通过数字化系统,检查进度、问题记录均实时共享,这样的数字化办公,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维修工作效率。”张磊毅介绍说。

有了数字化系统提供的大数据作支撑,东航如今的机务维修更加注重航线精细化、保障前置化;在工作前期,把需要的每一样工具、航材、设备都提前备好,把维修思路和方案都提前想好,真正在保障时做到得心应手。

“把帽子摘了,上机!”王曙光在完成机下检查后,叫上他的搭档——99年出生的机务小伙陆嘉祺往客舱走去。他指着身旁这位防晒装备齐全的小伙子说:“公司现在的防暑降温用品升级了,品种款式越来越多,防晒冰袖、渔夫帽、墨镜等防护用品,不仅更加美观,而且更加实用。”


暑期坚守机坪的东航机务(本文图片均由东航供图)

紧急抢修:烈日下“攻坚”提高飞机利用率

“暑运期间飞机利用率高,每一分钟都耽误不得!”张磊毅要去往的第三站,便是当天紧急抢修的一架飞机。

这架飞机前一天晚上进场后,发现需要停场维修。下午3点多的太阳火辣辣的,技术经理金云麟绑着安全带、站在梯子上,从机身外面检查驾驶舱的挡风玻璃。客舱里,负责这架飞机停场维修的放行人员朱斌刚刚收到从兰州运过来航材,他认真核对新航材与旧航材型号是否相符,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躺下。

暑运旺季期间,当飞机出现故障,若是要换飞机或是航班延后,都会对旅客体验、航班运行、机组排班等带来影响。因此机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抢修成功的绝不拖延。

“拿这架飞机来说,我们的停场维修工作可以放在气温不高的傍晚或晚上进行,但为了飞机能早点投入运营,我们决定一大早就开始维修。”张磊毅解释道,虽然要直面正午的高温天,但一想到航班尽早修好的那一刻,在场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着干劲。

夕阳西下,看着一架架满载旅客的飞机安全起飞,消失在天际,这些在高温下坚守的机务员工们,又开始为下一架航班的到来做准备。他们用日行2万步、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民航人的坚守。(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

0 0 0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推荐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