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重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我就是抵御病毒的屏障”
2020-01-31 12:03: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农历2019年的最后一天,却是国航重庆分公司抗击新型肺炎工作的开始。在这危险和关键的时刻,很多党员用自己对岗位的坚守,对抗着冠状新型病毒,为旅客提供者安全的运输渠道,为社会贡把好自己的关口。
守好关口的乘务长们
对抗冠状新型病毒,国航重庆分公司的机组和乘务组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时时面对来自发热旅客和新型病毒的危险。1月24日,邱斌乘务组执行CA4561(重庆飞南昌),在平飞期间,乘务员向往发现一名小旅客在呕吐,立即报告给了乘务长邱斌,“决不能让小旅客传染给其他旅客”,这是邱斌第一个冲到脑海里的想法。因为当时机上条件有限,邱斌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旅客的真实状况和病情危害程度,邱斌能做的就是保持高度的敏感,打开卫生防疫包,建立安全屏障,保护客舱其他旅客安全。乘务员向往通过给旅客倒温水、送纸巾的服务,立即询问小旅客家长孩子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然后乘务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在飞机落地后,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虽然后来证明是虚惊一场,但乘务组的沉着冷静和快速处置能力得到了检验,作为党员的向往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邱斌的先锋作用也得到了体现。
1月30日,翁爱华乘务组执行CA4559(重庆-珠海)的航班,由于航班上开始要求旅客自行填写登记表格,在前一天航班填写的时候,由于翁爱华考虑的不够仔细,当时是旅客随填随交,造成表格收完的时候,缺少了6张。为了寻找这6张表格,翁爱华几乎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找到漏填者,漏填的旅客本身并无发热症状,但作为转机旅客,他们担心的是其他旅客如果有症状会阻断自己的行程。“我们的工作也会犯错,但我随时都会总结”,翁爱华在第二天的航班上,便向组员交代“表格填写后统一收取,并在每一排收取时直接标记排数和数字”,这样的做法,再也没有发生过旅客漏填的事情。“我要对旅客负责,也要对我带出去的组员负责”,作为经历过非典疫情的老乘务长,翁爱华说她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她自己提前购置了不少口罩和消毒水,在分公司下发文件佩戴口罩时,有个别组员还暂时没有口罩。于是翁爱华的飞行包里便装着多余的口罩,只要组员没有,她便拿出来,还在出发之前,给组员进行消毒水消毒和心理疏导,这让很多年轻的乘务员有了心理上依靠和精神上的安慰。
消失的方便面
分公司抗击冠状新型病毒最繁忙的地方,首当其冲是航医室。这里的8名医生,从大年三十开始,便开始了轮班转,特别是主管尚雯,更是连续7天都守在航医室,因为工作忙碌,无法按时按点进行正常的就餐,偶尔饿了,就凑合吃一盒方便面,同科室的张医生感叹道“这才几天功夫,放在这里的一箱方便面,硬是找不到踪影了”。让方便面消失不见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直四处奔忙的航医主管尚雯。
当笔者准备找她了解情况的时候,留守在航医办公室的张医生却说:尚主管一大早出去“抢”医用酒精啦。为了给一线的空勤人员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尚雯要做的事情太多,口罩、消毒液的需求必须要有保证,而筹集防控物资任务在此刻特别艰巨,尚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四处寻找供应商筹集物资,不论白昼疾驰在城市里将采购物资运回公司。航医室的女孩子都成了可以拎箱子扛大包的女汉子,清点、整理、记录、发放,在家休假的航医也放弃休假,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
尚雯还和组员一起,第一时间制作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宣传PPT,在出勤楼下播放,指导空勤人员科学防护、避免恐慌;设立废弃口罩专用丢弃点;航前体检工作台,监测体温、问询、检查;发热人员登记,按要求上报、隔离,每天电话追踪病情。
这只是分公司众多岗位者工作的一个缩影,从空勤岗位到地面服务岗位,从货运保障到生产指挥中心,从领导到员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对新型病毒,每个人都听从安排、冲锋在前,用自己的付出,履行着对岗位的坚守和对责任的担当,为旅客筑起了一面抵御病毒的温暖屏障,这一切,只因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共产党员”。(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毛竹)
责任编辑:xinglu_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