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写在中国民航第一个博士授权单位通过之际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7-20 14:28:00

 

一园苍翠,十里湖光。

六月的千禧湖畔枝繁叶茂。时逢毕业季,身着学位服的莘莘学子伴着远端钟楼的鸣响,不时驻足合影留念,在光影交织中铭刻母校的温暖瞬间。

这座有着67年历史的民航学府,这个被行业赞誉有加的“中国民航人才摇篮”,又一次为整个民航系统迎来“零”的突破。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4次会议审议批准,中国民航大学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从这一刻起,中国民航有了自己的博士点,中国民航大学成为民航行业第一个博士授权单位。同时,填补了国内航空安全领域博士点空白。

担当新使命 完善育人新体系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民航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但另一方面,航空运输快速增长与关键资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强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我国最繁忙航路密度是国际通行标准的3倍,吞吐量排名前50位的机场中很多都处于饱和状态,加上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高高原机场、密集机场群的协同运行等,都使得中国民航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前所未有,面对的运行安全风险世所罕见。民航行业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队伍提供支撑。

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升格为国家一级学科。航空安全包括航空器本质安全(适航)、飞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民航网络信息安全等。围绕国家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国家近年来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急需结合项目培养博士层次人才。但是,目前国内开设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均带有明显的行业背景,尚无一所高校专门开展航空安全领域的博士生教育。

“在我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大系统中,唯有民航系统没有博士授权单位,民航系统迫切需要航空安全领域的博士生培养。”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景一宏说,“申报获批博士授予单位,这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赋予我校的历史使命”。

“民航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高质量人才能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助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表示,“成为博士授予单位,有利于完善民航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保持世界一流的航空安全水平保驾护航”。

本次获批博士授权单位,意味着这座已经培养了三分之一中国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的高校,成功填补了民航科教创新领域的一项空白。

奋进新起点 以申促建新作为

马航MH370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民航安全的高度重视。中航大如何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技支撑等方面支撑国家航空安全保障体系?这为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新的起点,为学校助推民航高质量发展、实现支撑民航强国战略实施的新作为,创造了广阔空间。

民航局2016年下发了《民航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民航大学要以“建设特色一流大学、构建支持行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并为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在局党组的直接指导下,中航大自2015年起,初步确立了申报安全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构想,并结合国家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和民航领域核心关切,组织校内专家,召开调研和论证会十余次,形成文字材料千余页。

学校着力构建与民航发展领域相匹配的新型学科体系,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形成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新型学科布局,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所谓‘一体两翼三支撑’,就是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体,以交通运输学科群和航空宇航学科群为两翼,以应用数学、信息工程、人文经济管理为领域支撑。”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申博工作办公室主任吴仁彪介绍,“该体系可有效支撑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满足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这与以航空宇航学科群为主体的航空航天类高校又有着本质区别”。

理念转变,观念变新。沿着这个思路,中航大开启了建校以来空前力度的学科建设,专门设立学科建设办公室,成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部,开展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深入凝炼特色学科内涵,全面规划新型学科布局,大力整合优化相关学科力量和资源,各项工作焕然一新。

近年来,中航大明确了学科建设目标,系统设计申博学科建设规划,不断凝练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与方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与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各项工作捷报频传。继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单位后,学校又成为民航局、天津市、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这在民航教育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申博工作适逢其会、恰逢其时。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开展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这既是对中航大以申促建重在建设的集中检阅,也是对民航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极大促进。

在本次博士授予单位申报中,竞争异常激烈,学校博士点申报材料凝练撰写也无比艰辛,民航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推荐了中国民航大学。自2016年8月以来,民航局党组成员均来校调研指导相关工作。局长冯正霖曾两次到民航大考察指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申博过程中,学校得到了民航局的悉心指导和天津市的大力支持。本次申博,民航局更是将其不单纯看作是学校的事情,而是视为全国民航行业的代表,作为打造民航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景一宏充满深情地说,“成绩取得实属不易,这是民航局党组高度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民航人努力了十几年的结果。”

开启新征程 科教创新新步伐

中国民航大学增列为博士授予权单位,标志着中国民航人才培养形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布局。但是,毋庸讳言,学校与博士授予单位的基本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中国民航大学虽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待其办学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能力达到相应要求,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后,再开展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工作。

“我们正在抓紧制订实施博士授予单位建设方案及重难点任务分解细化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大力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在尽短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董健康掷地有声。

目前,学校正在致力于为民航量身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明确顶层定位。紧紧围绕航空运输不间断运行,在安全风险、运行态势和管理效能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动态感知、探测和实时分析、控制、评估等方向开展人才培养。二是深化内涵建设。对标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的需要,带动行业原创性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创新产学研用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将企业的产业链与高校创新链相连接,打造人才培养的价值链。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导师的遴选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核心作用,提升教学和指导的质量。四是加强制度创新。积极营造跨学科和领域的交流环境,深化校内综合改革,优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激发内部驱动力,为培养新时代民航强国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随着行业快速壮大,发展与资源、安全与能力、要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并存。中国民航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行业纵向发展经验和他山之石供借鉴,浓雾探路、创新前行将成为常态。高水平人才培养必须通过重构培养模式,确保为行业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董健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强烈,“面向未来的民航教育,应让行业在雾中探路中有导航相伴。这里没有坐轿的,也没有敲锣打鼓的,是需要我们每个民航人为自己打造未来的,是需要底蕴来科学筹划的,干不好没有借口,干不好没有退路,决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花褪残红,苍翠欲滴。盛夏,已经降临在这座民航的象牙塔。(《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仲超)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南宁机场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
民航厦门监管局对厦门航飞行签派员定期...
东航助力第135届广交会举办
东航江苏公司飞行员代表清明凭吊抗日航...
丰富家庭旅客出行体验!海口美兰国际机...
延吉机场新增延吉—潍坊—长沙航线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