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机场业务部产品经理 徐冶楠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机场业务部产品经理 徐冶楠

徐治楠: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上周也在厦门参加了四型机场大会。董局长说2020年是民航发展的收官之年,也是四型机场建设,由顶层设计阶段进入超越发展阶段的年份,可以说四型机场建设舞台已经搭建起来了,方向也指明了,我们机场的信息化建设未来应该往哪里走,智慧机场建设如何助力人文建设,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相信这也是在座的领导和专家一直在思考问题,今天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航信在机场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智慧机场建设的愿景。第二方面是如何从平台到应用打造一套自下而上、内外兼修的全域解决方案。关于智慧机场的愿景,我们认为未来的机场就是协同,机场本身是场内的资源、业务、系统之间协同一体化的机场。从立刻的出行、航班的保障,旅客服务、到机场的管理……这些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目标应该是突破人为划定的系统界限和业务界限,最终形成机场全业务协同。其次,机场与机场之间、机场与航司之间都是相互依托,因此这不仅是机场内的协同,更是跨机场之间的协同、乃至全行业的协同。只有形成全国机场一张网,才能将智慧机场推向新的阶段。如果没有全国机场乃至全行业的协同,很多工作和服务都无法完成。

中转该如何服务、安检程序如何搭建、行李如何追踪,这些都成为问题。这张图在我们研发领导都有体现,提出的“五个一概念”,也正是我们得努力方向。

为了实现未来机场协同一体化的目标,航信搭建了未来机场的建设蓝图。在云基础设施、AI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之下,围绕机场中台着力在智慧出行、智慧运营、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发力,构建一套立体全面的智慧机场架构。

首先,从平台到应用是如何助力智慧机场建设,这就是刚才提到“五个一愿景”中的数字赋能平台,“五个一愿景”旨在搭建一个中台,这两天也有很多领导都提到了中台的概念,可见它也是我们近期的一个发展热点和讨论热门,那我们提出的中台有何不同呢?

我们认为机场的中台不仅仅是数字中台、业务中台,更应该是有能力提供的。航信作为民航领域的专业数据提供商,在打造业务的同时,也将为机场提供业务的赋能和服务的赋能。未来,所有旅客出行,航班保障、机场出行和航班管理等相关业务,都在这个平台上构建,所有大家一起建立的系统,又将系统产生的数据反哺到机场中来,并且将这些能力提供给其他所需要数据结果的一个系统,从而建立一个共建共享、循环互补的机场平台。

在此架构下,航信从旅客出行提供了一些创新,提供了方式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这几年,机场设备在机场大量铺开,自帮式产品更是优势明显,航信产品更是覆盖了机场所有的解决方案。既依托智慧手段又提升机场安全水平,同时又提供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所以这是在四型机场建设中的优良实践。

这里说一下ONE ID的全流程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对旅客的识别是开展旅客增值服务的前提,只有认出这个旅客是谁,才能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ONE ID这两年之所以火,更是因为ONE ID这个概念让未来的旅客和机场安全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是一个基础建设的投资。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航信最早的时候就开始探讨了安检人证合一和人脸合一的流程通关解决方案,积累了很多人脸识别应用的经验,最终形成了ONE ID解决方案,这已经不再只是聚焦在某一个节点的具体应用,而是希望能够给机场培育一个人脸识别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提供给任何一个机场以及其他系统。

所以,这也是刚才讲到中台时反复提到“赋能”。ONE ID就是在机场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赋能点,它除了可以支持旅客在本场使用,还可以在获得立刻授权,从而实现跨机场。而且,还能提供中转、备降旅客的刷脸业务,这也是搭建机场一张网的意义,也呼应在愿景介绍中提到“协同”两字。

说到协同和汇聚,这在差异化安检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基于旅客过去的行为信息和身份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经过充分打分之后,对旅客实施不同级别的安全检查。显然,要搭建一个安全、科学、可靠的旅客算法体系,全国机场的安检汇聚、旅客信息的汇聚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和模型学习,才最终有可能形成一个科学可靠的模型。所以,任何一个机场在这方面的单打独斗,都无法得到一个最优解决方案,最终要与国民的信用体系、国家安全体系和疫情防控体系等挂钩。

因此,实现差异化安检首先需要一个全国机场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其次是开放,随时接入具有更多数据源的平台,并具备学习能力的平台。航信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们一直和首都机场集团合作,完成了首都机场集团一期项目。旅客出行另一个问题,行李跟踪和行李中转的服务,这也依旧需要在跨机场的协同中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首先是航信通平台,建立中国民航行李服务标准。中转旅客服务一直是出行中的痛点难点。站在机场角度,如何为这些中转旅客提供行李直挂?这些广义的中转旅客,机场如何为他们提供产品?中转通产品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在机场运行方面,近几年航信也取得不错成绩。航信搭建了一套ACDM地面的产品线,构建数据化、可视化、数字化机场,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另外,航信还推出了集中式的ACDM系统,可以为各种类型的机场都提供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勾画这样一个愿景,就是为了实现未来机场的全域场景。这些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所以这在无形之间就形成了很多的数据壁垒。从运营管理本身来看,这些系统的资源应该是相互依托的、一体的,因此整合所有的行李数据,融合航班流、旅客流,实现空地一体化,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智慧运营的一张图,这张图应该是包括机场运营、监控和管理的图,包括场面和道面的大屏显示,也包括最近热门讨论的数字孪生。前面提到得所有系统之间的协同和数据之间的汇聚,但是未来机场构建真正是要以数字孪生为基础的。

关于智慧出行,中国航信所做的努力其实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提供智慧服务。在机场服务流域,如何有效地整合机场服务资源,如何形成机场的态势感知,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旅客服务,都是我们所面临问题。

中国航信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机场智慧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搭建一个机场旅客、服务平台,去整合旅客、航班、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商业交通天气等这些机场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然后实现机场的资源分配管理和展示,同时将机场的资源和服务以手机APP、公众号、小程序、自助终端等向旅客提供,这一套旅客服务平台是面向互联网服务平台,当前大兴机场使用的就是这套旅客服务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机场资源库存的管理,除了向旅客提供服务,也可以更好地为航站楼提供可视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管控,从而提升航站楼管理水平。

同时,为了响应机场的“一个APP走遍全国”的号召,航信也推出自己的APP——“机场行”,目前也关联机场的相关信息,未来也成为旅客授权、机场预约等服务的入口,也欢迎大家下载体验。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未来希望能够与在座的各位一起继续携手同行,中国航信也将在机场的业务发展上,继续不忘初心,奋力前行。谢谢大家!

【PDF】机场智慧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01104_1313433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