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产品专家 吕立辉

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产品专家 吕立辉

吕立辉: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我是阿里巴巴阿里云的吕立辉,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机场数字化新基建,这个话题有点大。

前面很多嘉宾都已经讲了非常多的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理念。阿里巴巴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在过去20年,阿里巴巴发展非常迅速,如果没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数字化转型或者说数字化能力的话,远远支撑不了我们非常快速变化的业务。

这个图就是目前为止阿里巴巴现在一个基础设施五横三纵,五横就是打造基础的能力,从阿里云到高德,甚至营销平台和物流的平台,这些五横的平台支撑三大板块的业务,有商业、天猫、淘宝有本地化服务,还有大娱乐。

所有这些新的业务,都在这五个平台上跑。目前为止应该是去年所有阿里巴巴的业务,全部在阿里云平台上运行。这些东西,整个下面的底座支撑了变化当中的业务。在今年年初疫情来临的时候,浙江杭州第一个出健康码,那也是在非常迅速过程当中,业务变化或者环境变化非常快的情况下,我们会非常快地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创造新产品,为疫情带来帮助。

大概的主线是阿里巴巴沉淀20年来的基础框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框架和其他的行业一起来探讨,刚刚有南航赵总讲到双中台的概念,其实这个方法就是一个技术,用的好这是非常好,用的不好的人说我们失败,其实有技术、业务、咨询,有非常好的影响,整个项目成功因素。

第二个片子,是我们阿里巴巴创始人王坚院士2016年4月做的杭州城市大脑,当时提出这个概念要做云计算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业务价值,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是今天每个人都在谈云计算,每个人都在说,云带给业务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所以走过大概有5、6年的时候,云放在哪个业务场景里是比较适合,当时在杭州发生了整个交通拥堵,杭州称为“堵城”。是否把城市大脑或者阿里云的基础能力,包括整个交通的信号优化,这样一个想法在杭州开始落地。我们在2016年的时候,在杭州开始做试点做城市大脑,在2017年的时候走出杭州,现在陆陆续续有十几个城市都用了阿里云的城市大脑。用城市大脑这样一个理念也是因为阿里云这个支撑平台,包括上面的中台理念,一些非常好的AI技术来帮助支持整个城市的交通。

现在,延伸到了未来,不仅仅是有城市大脑,还会有工业大脑、农业大脑,所有的大脑都是基于云计算、AI、或者大数据能力。这个平台制造好了之后,你会发现上面的业务变化越来越多,刚才嘉宾们都讲了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从我的理解来讲,除非你的业务是一成不变的,你可能不需要数字化转型,可能用现在老的系统,或者支撑未来几十年业务可能没有问题。但其实现在日新月异每天的变化非常大,没有人讲我做的业务是没有变化,所以在变化的过程当中,怎么样用你的目前的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方法来迎合变化,不要在变化产生当中,说你们系统完成不了这个变化。

从城市大脑刚刚说衍生出来很多大脑,下面这个图理解机场大脑,我感觉今天来会场都是民航业信息化部门的领导,四型机场提了好几年,在平安绿色人文方面,我觉得这些都是跟业务有非常贴切的关系,但是智慧领域基本上可能是我们CRO信息部的同事可能更关注一些。如果离开了一些数字化支撑的话,我觉得上面平安、绿色、人文都会做的非常累。

业务都会变,而且变得非常快,我们如何用智慧化的方式,用机场大脑的底座来适应日新月异变化。

这张图,我们大概列了一下,机场大脑核心。还是从下面的感知,我们其实说整个大数据大家都觉得机场航司,数据并没有那么大,航班数据、旅客数据,但其实还有很多数据,包括视频类的视频,我们都没怎么把它利用起来,为了数据安全可能存放90天、120天,完了以后也就是删除或者归档,但这个数据其实都保存在那里,我们也没有经过很好的分析或者结构化,来为未来做一些大数据分析。那当中,还有后台的话,对于云来讲是一个意识层面是一个基础设施。中台理念也有数据的中台,最上面的话是一个决策部分,感觉是像人的大脑一样,第一你要感受外面的环境,第二你得会选择,第三还应该会思考,第四才会有决策。

最下面是两个基础能力,我觉得阿里云,或者阿里这一块能提供的好的能力,就是我们的技术。可能有人说,阿里巴巴怎么进入民航业?他们来干吗?第一块,我们有很强的技术能力,第二个我们有很多的生态,在阿里巴巴内部有很多,跟民航相关的像飞猪,有支付相关支付宝,这些生态都可以跟民航产生关联,除了内部的生态,我们也有民航业一个外部生态,跟我们一起来推动民航业数字化中心。

下面举两个例子,这一块偏技术,这是我们去年做的一款产品,就数字机坪对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陌生的,我们在做的里面,其实也是用了很多的感知设备,来把整个机坪进行还原,整个从粗放式的航班的运控管理到非常精细化,每个航班降落到跑道到停到停机位,甚至机位做了任何的保障节点。

现在大部分的机坪管控软件,都是有实时地包括场间雷达,关注航空器的跟踪,都是来做实时的东西,在实时过程当中,并没有把滑行的节点精细化。今天上午也有科技公司来谈整个滑行的预测,其实没有把过去一些很好的滑行的数据,我们航空器滑行轨迹,至少整个滑行20到30分钟,我们分成七到八个节点,都会记录在数据库里面。

保障节点,在右边是机位自动的分配,上午也有公司讲过,中间这一块有人员管控、车辆管控,大部分的机坪这样的功能,大部分的机坪都有,但是都是通过5、6个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在这边提倡了一个是数字机坪云控平台,把航空器、人、机、车辆,在云上来融合用一张图片来融合,会避免很多航空安全事件。这些东西从空间时间来讲,在计算环境里面来计算的话会避免碰撞的威胁。

在中间这一块人员管控、车辆管控,无动力车辆的设备监控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到,我们找到生态找到合作伙伴去做,他们已经做的很深,所以我们更愿意跟生态伙伴合作。

再说一下保障节点,包括地服,有精细化的60多个保障节点,我们分析一下可能有80%的保障节点都可以通过视频方式把它自动化采集,还有一些可以通过定位。有一些定点只能通过离港系统,只能通过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融合在一起,就会呈现出一个自动化保障节点的采集。

另外一块是安全管控。机坪安全,安全事件总有发生,虽然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低,但是我们会不仅仅是一个大事件,我们会把一些潜在或者已经犯过的安全事件,就类似于我们在马路上做的电子警察,在机坪上还是会有很多驾驶员会开车超过25迈,在车里还会用手机。这些小事件的话,平时怎么管理,还是用自动化的手段,我会帮那这些事件全部在一起,让系统来判断,让管理者来决策,是否做罚款或者管理。

这里面其实刚刚说到最重要的一点,在机坪如果融合人和车和航空器位移的数据,怎么样把这些数据融合到一张图里面。

那么数字机坪技术,大概用了这些技术,其实这些也是比较在外面来看,大家用的比较多的。但是把这些技术融合在一起,就为了打造这一个产品,我们用的视觉、语音,也用了很多机器学习优化的东西,动态资源或者活动的资源,自动化调动来分配。

实现数字机坪别人会问你们需要什么软硬件的投资,是否投资会非常大,我们在做这个,就是极大地用你现在的感知设备,几乎不需要投入新的感知设备,大部分的机场,机坪都会有上千路的摄像头,都会有很多的场间雷达和二次雷达,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来讲做这样一件事情已经够了。无非在现在在很多机坪的车辆也有定位,但是定位没有那么精准,如果要达到刚刚说到的机坪安全,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航空器之间避碰效果的话,车载定位可能需要重新改造。

所以充分利用现在设备的情况下,怎么样做成业务效果,如果对这一块产品感兴趣的话,可以会后沟通一下。

另外一个阻力,刚刚提到阿里巴巴有两个,一个可以输出自己沉淀的技术,技术其实也是跟很多的业务场景贴切出来。第二个就是生态,这一款产品是疫情过后我们大概花了5天时间,是整个航司疫情恢复完之后,大家都不知道哪里会有热点,飞哪里的航线可能会赚钱,因为大家发现疫情来了之后,有一些航班有2个人你也只能飞,有些航班可能坐满了或者根据当时的要求,已经客满。为了坐这个精准的预测,我们也跟集团内很多业务部门包括飞猪高德这样的业务部门来配合,怎么样给到航司一个很好的预测,根据出行人在网上搜索一些日志,来分析这个城市的热点,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可能会产生的出行需求。通过这样的分析,对于航司来讲,我知道这个航线上面可能会存在着这样一个需求,那我们也分析一下当前在这个航线上有多少家航司在运营,对于机场来讲也可以做到辅助决策作用。

其实这两个案例一个是讲技术,另外是用生态数据,当然这些数据合法合规经过集团法务审批的数据,来给到民航业做决策支持。

我的介绍大概就是这些,感谢大家!

【PDF】机场数字化新基建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01103_1313359_sj.html